读《海瑞评传》
2016-11-21张晓阳
□张晓阳
读《海瑞评传》
□张晓阳
第一次接触海瑞,是在高中历史课本上,讲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讲到吴晗写的《海瑞罢官》。当时对海瑞这个人物一无所知,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能够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现在读完《海瑞评传》,再去回想,海瑞这样一个敢说真话、刚直不阿的气节之人却在文革期间被误解,被标榜成一个政治事件的开端,而且以这种形象留在大部分90后的印象中,实在有些可悲。《海瑞评传》对海瑞的定位是他是明朝有名的清官和政治实干家。其实我们可以给海瑞很多标签:忠贞耿介、刚直不阿、敢说真话、实事求是等。在那样一个政治黑暗的年代,海瑞能保持这种气节实属不易,可海瑞却用一生诠释了作为一个臣子,一个父母官的真正含义。海瑞一身清廉为民,直到七十岁高龄仍重新出关,并最终病死于南京任上。历史上不乏清官,即使在海瑞同时代也有为民请命的清官存在。但我仍觉得海瑞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
和海瑞同时代的张居正,是一个很厉害,比海瑞名气要大,但也颇具争议的人物。同样作为政治实干家,二人虽官位不同,但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立功自不必说,二人都沿袭孔孟思想的经世致用,虽各有千秋,但都有所建树。最大的不同在于立德,这也是普遍认为海瑞高于张居正的地方。海瑞除政治功绩外一身清廉,刚直不阿,但张居正则表现出更多人性的弱点,收受贿络,任人唯亲等。这使我想到稍早于他们的朝廷首辅徐阶,徐阶为了扳倒严嵩,隐忍不发,两面三刀,处事圆滑。张居正在和高拱以及其他政治事件的斗争中,也懂得收其锋芒,积蓄力量,善耍两面派,最后一刀致命,铲除异己,成为首辅,执政长达十年。其实很多官场老手,包括徐阶,张居正,海瑞在初入仕途中都曾保持着清廉做事,忠君为民的初衷,可在仕途的浪潮中难免妥协和改变。如徐阶、张居正他们变得圆滑世故,善于谋算,只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有时我会想他们这种人格上的折中和妥协到底值不值得,为什么海瑞可以一直保持他的赤子之心,不屈服于权势和黑暗。就如他以必死之心谏争嘉靖皇帝,以求其励精图治。那么换到现在,我们委曲求全,有违本心地生活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该不该向现实和生活妥协?
其实《海瑞评传》有很大部分是把海瑞作为一个思想家去评价的,海瑞的思想继承了儒家孔孟和陆王心学。从哲学上看,他是一个主观唯心者,但现实生活中的海瑞却是一个政治实干家。包括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实在政治黑暗的时代,很多人由于害怕政治迫害,研究一些无益于用世的学问。如竹林七贤的“谈玄”、清朝文人的“修史”,有些人的确做出了不凡的成就,可有些士人也难免陷入空论其道的泥淖。海瑞非但没有,而且在立功,立德,立言方面都有建树。我其实不太能理解他们这种思想上的矛盾,而且巧合的是,王阳明和海瑞都曾在少年时期便立下“必为圣贤”的志向,这或许是伟人的共同之处吧。
有句话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其实读史真的带给我很多触动和惊喜。让我懂得大局观,也让我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孩子尤其是我们这些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孩子,眼界和思想都太狭隘,我们接受知识都只是从课本上,这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缺乏对一个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全面了解,因为我们没有时间读课外书,没有辩证的思维模式(真的是这样吗?)所以很容易犯对一个人缺乏全面了解而妄加评论的错误。如对李鸿章,我们在历史课上学到的是,他代表中国和日本谈判,但最后签订了《马关条约》,他禁止北洋舰队出战最后导致其全军覆灭。很大程度上我们这些学生是把李鸿章当作卖国贼去看待的,可历史上的李鸿章真的是这样么?作为晚清的股肱大臣,他就真的不曾救国救民吗?所以我才会产生我们有没有权利对前人前事加以评价的想法。我们纪实无可厚非,可我们没有处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没有那样的立场,凭什么评判他人的错对?法国作家加缪的作品《局外人》,里面有一句话说:“我知道这世界我无法容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我觉得这句话特别符合我当时的想法和心境,后来老师告诉我,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就要追本溯源,读史料,不要读太多的评论,因为有些评论是没有意义的,我才慢慢理解和走出误区。就像刘心武先生说的,他读《红楼梦》就读得非常细,他关注得更多是文本本身。
其实现在看来,我对“愚忠”一词的理解一直不深刻,我们说岳飞是愚忠的,说海瑞是愚忠的,说很多人不懂变通,是愚忠的。愚忠,愚忠,愚昧的忠心。说到底我们还是站在我们现在的立场上去评价他人。“愚忠”一词本就是后人加诸在前人身上的。可是在他们的时代,岳飞、海瑞的思想真的就是愚忠吗?他们的时代,他们所受的教育,他们自身的性格,都是教他们要忠君爱民,这是他们时代的要求。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这就是忠心,我们凭什么说他们这种忠心就是愚昧的呢?海瑞的确是封建纲常的卫道士,他的忠心的确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可用一个带有贬义的“愚忠”去形容他们,这真的公平呢?其实包括孔孟这些大儒也是不主张无条件地忠君的,他们提倡的是“有道则已,无道则隐”,要懂得明哲保身。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理性的,我们常说“无故的牺牲是没有意义的”,可是为何“无故”呢?“戊戌六君子”的死是无故的?还是有故的?但谭嗣同“变法流血自嗣同始”带给国人极大的震动。在东林党和严嵩的斗争中,杨涟、左光斗即使身受酷刑也不渝其志,那他们的死是有故还是无故呢?我觉得更多的是受年龄的限制,现在的我们很年轻,很热血,很激情澎湃,凡事爱出头,不是为了什么,只是觉得在我们这个年纪应该做这样的事,因为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可能经历一些世事之后,我们也许会改变我们的看法。
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我的一些想法很不成熟,缺乏深度。但《海瑞评传》的确带给了我一些新的视角和体会,让我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我想只有我们冷静下来,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才能看到被掩盖的真相。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