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朱自清老先生《背影》中的父爱

2016-11-21马娟

剑南文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月台流泪朱自清

□马娟

感受朱自清老先生《背影》中的父爱

□马娟

引言: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篇文章,我们每个人都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当然我们也会拥有共同的触鸣,比如朱自清老先生的《背影》,大多数的我们读罢文章后的第一触觉就是浓浓的父爱,然后我们就会想到自己的老父亲。由彼及此,触动心灵,这也许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吧。

我们每个人的父亲都像是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不被风吹雨打;有时更像一片天空,为我们倾洒雨露滋润,他伟岸、高大、让我们仰望,他的背影永远都是刚强和潇洒。但朱自清老先生笔下的老父亲却不是这样子的,文中父亲的背影是笨拙和颓唐。原来父亲也有苦的时候,他的背影也有艰难的时刻,这让我们的心为之流淌。

从作者写到的四次流泪中我们感受浓烈父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那种理解与爱。第一次流泪是伤悲之泪,作者回到徐州看到父亲,看到庭院狼藉,混乱不堪的场面就给人一种低落的感觉,又想到祖母的死、亲人的离世,更是衬上这样的狼藉,一个大男儿不禁簌簌地落泪。家庭惨淡的背景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至亲的骨肉之情。儿子与父亲间的微妙情感,我流泪为你、为整个家庭。第二次流泪是感动与疼惜眼泪,是在作者看到老父亲的背影后,顿时心酸落泪。在准备离家上京之时,由于父亲忙于家里的事情,先前已定好他忙他的,便不用去站台送儿子。虽然朱自清先生已成年,但父亲终究还是放心不下送他去了站台,丢下忙着的事情,一路上对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捧在手心里不让你受一点委屈,让人心酸、让人感动。这是传统亲情观的完美体现,只顾孩子不顾自己。他像一个市井小民在忙着讲价,忙着替儿子照看行李,还要送我到车上,为我拣了一把椅子。嘱咐我的关心,并嘱咐茶房给个照应,种种的小细节让我们也想到自己的父亲。简单的行为、唠叨的话语就像对全世界宣告:这是我的儿子,请让他一路顺风、一切平安。先生内心早已湿润。后来,父亲又去爬过月台要给他买橘子,父亲背向着他,它可以看到父亲的一步一行。高高的月台,肥胖而蹒跚的父亲的身躯在那个月台上格外显眼,尤其是爬上和爬下月台更让人心疼和感动。父亲努力地攀爬,这种努力更让朱自清先生内心久不能平息。作者通过慢动作、全方位的描写父亲爬上月台的身影,让我们感受到一位儿子对父亲的那种疼惜以及对父亲来自身心肺腑的尊敬与爱。第三次流泪是父亲的送别结束,渐行渐远,当背影淹没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作者已经找不到的时候,他坐了下来,眼泪流了下来。父亲的送别让作者的心不能平静。我们总是分开了才能回味到彼此的好。自己独自上京,留父亲在家,惆怅与不舍的心情涌上心头。文中最后一次流泪是在文章结尾的时候,作者已到京,父亲给他来信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及感觉要离世的简短的信让作者瞬间泪满眼眶。父亲对他说:“忘却我的不好。”这是一位父亲来自内心的是痛彻心灵的呼唤,让儿子原谅他的不好。他之前的不好我们不深究,诚恳的语气让自己的儿子原谅自己,从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的自尊与渴望被儿子理解和信任,对儿子深深的爱。此刻,他的脑海中只有父亲笨拙的爬上月台为自己买橘子的场景、只有内心渴望见到父亲的感动,已别无其他。

虽然现在对于《背影》情感的解读有诸多的版本,有从作者本身角度出发,作者自身的对父亲的爱以及内心的愧疚与辛酸。还有的解读的是世间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亲人的离世,以及对于生命无常的感慨。在我看来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体味到父爱的伟大以及那种心酸不易,能让他们接受一次关于亲情的情感教育就已经足够。在写本篇文章之前,我又重新翻开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虽然写的是他的父亲,但我也能深切感受日常生活里我的父亲的无微不至以及谆谆教诲。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是能让我们每一个读者都引起共鸣,然后得到思考。朱自清先生父亲的背影,亦是我们每个父亲的背影,那种深沉的爱我们永远都体味不完。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月台流泪朱自清
所有的……
清芬正气朱自清
感动得流泪
所有的……
流泪的红舞鞋
朱自清的蝉声
朱自清自轻不失重
画面太美,哭到流泪
月台(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