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子情深苦亦深
——读评《牛虻》

2016-11-21林桂红

剑南文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牛虻亚瑟神父

□林桂红

父子情深苦亦深
——读评《牛虻》

□林桂红

小时候不知在哪儿看到这样一句话,描写一个人前后判若两人说:“他离去时就像阿瑟,归来时却似牛虻了”,就特想知道这句话的真正涵义,不过那时候的我读书向来是手头有什么读什么,是没有经济能力自己去选择的。所以当我把这本全英版《牛虻》收入囊中,已是多年以后的事了。

故事描述的是十九世纪初期的意大利,在拿破仑帝国覆灭后又处于奥地利的统治之下,教会是奥地利公开的同盟。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专制的革命活动此起彼伏。蒙太尼里是一个神父,属于教会。他的私生子亚瑟(后改名为牛虻),是意大利秘密革命团体成员,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蒙太尼里以神父的身份关爱亚瑟生活,但亚瑟在得知自己的私生子身份后,离家出走,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家,一个无神论者,与蒙太尼里渐行渐远。

这本书,在革命年代被看作是红宝书,人们总是赞美亚瑟的革命精神,鞭笞以蒙太尼里为代表的反动教会。然慢慢读来,不觉被父子悲情吸引,读到情深处,竟潸然泪下。许是为人父母的原因,我竟深深地同情起这位神父,为动荡年代父子的悲惨命运唏嘘不已。下面从四个方面谈下我对这本书的感受。

一、书名寓义提纲挈领

“牛虻”一词源出希腊神话,天后赫拉嫉妒丈夫宙斯爱上了少女安娥,放出牛虻来日夜追逐已化为牛的安娥,使得她几乎发疯,这是寓意一。另外,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把自己比喻为牛虻,说自己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当时社会的弊端实行针贬,即使自己为此而死也在所不惜,这是寓意二。

这本书,从家庭层面上讲,寓意一暗示了亚瑟与父亲的情感纠葛。牛虻为了得到父亲的社会承认,为了与上帝争夺父亲的爱,对已修练的近乎圣人的蒙太尼里极尽攻击之能事,对其负罪不安的心灵进行折磨,使蒙太尼里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而从国家层面上讲,苏格拉底之说巧妙地帮助读者解读了主人公亚瑟的革命方式以及革命情怀,并暗示了主人公的悲惨命运。

二、谋篇布局暗藏契机

作者以亚瑟的出走与入狱为界,将小说分为三个篇章。第一篇章描写浓浓的父子之情。这部分蒙太尼里以神父的身份与儿子亲密相处,父亲关爱儿子,儿子感激、崇拜“神父”。亚瑟秘密参加了一个革命团体,而同情革命又深知其后果的蒙太尼里却无能为力。相反,不知情的亚瑟却由于蒙太尼里的原因对教会心存好感,缺乏提防,最终导致点燃亚瑟人生悲剧的泄密事件。得知真实身份后,不堪蒙羞的亚瑟报复性地制造了“自杀”假象,离家出走。第二篇章描写了父与子的情感对立。出走后的亚瑟死里逃生,遍尝人间疾苦,近乎废人。当他再次出现在公众而前,无人识得其面目,包括他的革命同志琼玛。他取名牛虻,并把父亲作为主要的攻击对象以动摇教会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然血浓与水,恨之深是因为爱之切,关健时刻,亚瑟为了不伤害无辜且不知情的蒙太尼里,自己错失逃跑良机,锒铛入狱。在第三场,父子监狱相认,却由于各自的信仰互有成见,父亲不认可儿子血腥的革命方式,担心儿子成为社会的“祸患”;儿子则认为父亲守旧,落后,将父亲的信仰与革命对立起来。最终他们为自己的信仰都付出了生命代价。

故事第一部分里,蒙太尼里明知亚瑟是自己的儿子,却以神父的身份与其相处,使得对此一无所知的亚瑟酿下大错。而第二部分亚瑟又扮作他人一次次明里暗里与父亲接触,结果两败俱伤。这种错位接触一步步地将父子命运推向悲剧,是有意还是巧合,耐人寻味。

三、父子形象鲜活饱满

先说亚瑟,他出身高贵,思想进步,乖巧孝顺,体谅他人。母亲的柔弱多病,哥嫂的刻薄刁难使他性格孤僻,生性敏感,但在蒙太尼里慈父般的关怀以及琼玛友情激励下,他感觉到了人生的美好,对未来充满幻想。蒙太尼里的博学儒雅让他敬畏甚至是膜拜,琼玛的聪明美貌使他蒙生爱情。

然当发现自己最信任的人欺骗了他,最爱的人误会了他,他愤然出走,不成想却导致了更严重的身体与精神的摧残。父子情深苦亦深,他将自己所有的苦难都归于父亲,归于父亲身后的教会,变家仇为国恨,对父亲进行着任性的、恶意的攻击。然而当蒙太尼里真正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他又是那么渴望他的抚摸与呼唤。就连他的情人也不无嫉妒地指出,他最爱的人是“蒙太尼里”。此情此景,孩子对父母又怨又恋的纠结情感跃然纸上,震撼心灵。而对琼玛无私的爱,又表现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浪漫的革命情怀,可歌可泣。

再说作为父亲的蒙太尼里,作为一个神父,他是很优秀的:他博学善良,儒雅俊朗,同情革命,爱护教民。书中尤其多次提到他有一幅优美动听的嗓子。作为父亲,除了那个公开的父亲头衔,他给予了亚瑟他所能给的。儿子“死”后,他“苍白的容颜,雨中一动不动的身躯,背对琼玛的喃喃自责”,让人动容。但他也是坚强的。儿子的‘死’让他变得更加虔诚,更加‘克己奉公’,散钱财于贫穷的人,关心教民的疾苦,处处维护民众利益,真正成为一个为大众服务的“儒子牛”。因此在革命运动日益高涨,教会愈来愈使人反感的状况下,蒙太尼里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民众的爱戴,使得牛虻对他的攻击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在别的读者眼里,他也许只是一个完美的神父,而我却从这“完美”里读出了一个为父者的痛苦,一个失去儿子以后椎心悔过、改过的神父,一个将爱儿之心转移到民众之身的真正意义上的神父。他有多完美就有多痛苦。

监狱里,儿子失而复得,神父还未来得及品尝再次得到儿子的喜悦,儿子就又真正地永远地离他而去了。这次神父终于“疯”了,儿子以自己的生命对抗父亲的的信仰,使他彻底崩溃了。他开始质疑上帝,质疑他牺牲儿子的意义。他疯言疯语地对那些伪宗教者进行倒戈攻击,试图去理解儿子,靠近儿子,不惜陪送了性命。这里又将一个为父者失去儿子的切肤之痛描绘的淋漓尽致,使人感同身受。

四、故事结局发人深省

掩卷而思,父与子,两个同样优秀的人,何至于如此悲惨结局!是因为神父的失德吗?神父固然有错,不该与有夫之妇产生不伦之情,生下不伦之子,然而他何尝不是受害者,食色,性也,禁止神父结婚本身就是对人性的摧残。每一个父母都不是完人。父母给了你生命,可能给不了姣好的容颜;给了姣好的容颜,可能给不了长情的陪伴;给了长情陪伴,也可能给不了气质如兰。人,终久还得自己长大。蒙太尼里给了孩子慈父的爱和陪伴,我们还能责备他什么呢!那么是因为蒙太尼里反动吗?通篇读下来,我们没有看到蒙太尼里的反动,我们看到的都是他的悔过与真心为民。相信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他们认为蒙太尼里与“其他教会人员是不同的”,是为大众谋利的,是站在“我们”立场上的。

那么谁应该为这个悲剧负责呢?我认为,父子悲剧是个人悲剧也是社会悲剧。首先,父子的不良沟通是导火索,在前两部里父子若能坦承相见,充分沟通,就不会相爱又相杀,悲剧或能避免。其次,亚瑟的青涩是助燃剂,童年亲情缺失造就其脆弱偏激的个性,并且对革命方法也缺乏科学认识与引导。革命不是制造几起血案,这一点上,蒙太尼里有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亚瑟无法争取到蒙太尼里加盟的根本原因。第三,国家的动荡是推手。倾巢之下安有完卵,孩子的成长不但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本身还需要付出这样那样的代价,这对父子生不逢时,动荡的社会将这个代价暗暗地加了法码。最后我想说,真正的刽子手应该是那些为安一隅卖国求荣的教会决策者;是那些披着宗教外衣却做着违背宗教教义的告密者“卡尔迪”神父,是那些公报私仇、草菅人命的执法者“费拉里”上校,和那些唯利是图,麻木不仁的芸芸众生。

(中州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牛虻亚瑟神父
生气的亚瑟
亚瑟,收拾房间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死于蛛网的牛虻
摔跟头
亚瑟的孝刑
好奇的神父
秃尾巴的牛
好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