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文学教育创新
2016-11-21叶蓉
叶蓉
内容摘要:新世纪以来新媒体席卷全球,对教育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文学教育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催化剂,创新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辟教育新天地。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 文学教育
新世纪以来,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以互联网络、智能手机和数字电视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席卷全球,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各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学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文学为媒介的教育,它使受教育者获取文化知识,获得审美愉悦,训练艺术思维,建构精神世界,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堪称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思维活跃,最容易接受也最频繁使用新媒体,大学文学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直面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方式方法,开辟教育新天地。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文学教育增厚大学生的文化底蕴。新媒体时代世界扁平化,在西学东渐的汹涌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呈式微之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强调实施文化强国战略,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学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母语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传世文学作品中集萃着中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品格。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加强大学文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学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当代中国技术和市场强力介入文化领域,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思潮盛行,导致文化泛化和审美泛化,追求感官刺激和欲望狂欢的审美趣味侵扰了大学生活,大学生的审美取向趋于平面化、娱乐化、低俗化,其审美素养亟待提升。[1]文学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形态,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根源在于满足人们审美追求。文学教育是鉴赏乃至创作文学作品的实践过程,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受教育者通过感知和想象观照文学文本,唤起审美体验,获得审美判断,形成审美意向,把握作品意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成熟期,文学教育发展他们的感性和理性,使其徜徉于美的境界,在感受作品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的同时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三)文学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人类正处消费时代,享受着物质的极大丰裕,却遭遇着空前的精神危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颇受推崇,信仰缺失、价值颠覆、心灵空茫、情感淡漠、精神荒芜乃至生存虚无感甚嚣尘上。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也呈现着时代病症,缺失的自我意识、泛化的功利意识、动摇的理想信念、层出不穷的自杀事件、令人发指的暴力事件就是这一危机的典型症候。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文学是人学,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古往今来人类在文学天地里感悟着生命伟大、抒写着人性美好、品尝着创造甘甜、建构着精神家园,这恰是文学超越性价值所在。因此,文学教育具有培养情感、陶冶性灵、塑造人格、雕塑灵魂、提升精神境界等价值,恰是“医治”大学生精神缺氧的一剂良方。
二、新媒体给大学文学教育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媒体形态。[2]它与教育联姻必将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对文学教育而言,新媒体并非灭火剂,而是催化剂。
(一)新媒体的数字化带来文学接受泛在化。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借助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开始全面数字化,文字、图像、声音都可以在数字状态下采集、存储、加工和检索,并通过有线无线进行空中地面的全方位同步传输,由此带来海量的数字化音频、视频及图文信息通过新媒体即时传送,极大地拓宽了文学教育的平台和空间,巨量的文学作品被创作和传播,加之移动互联网络覆盖几乎无处不在,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全面普及,大学生文学接受的时间和空间泛在化,学习文学课程、阅读文学作品成了无人不可、无时不能、无处不有的行为。
(二)新媒体的共享性带来文学阅读多元化。新媒体实现了互联网、电视网、移动通信网三网融合,这种特殊的连接结构致使信息可以传递给节点上的任何一个接收者,任何受众都可以获取原来难以获得或较为昂贵的信息资源,能够免费或低成本享用海量信息资源和无数软件资源,信息高度共享。新媒体承载的文学作品琳琅满目,給了大学生宽阔的选择空间,他们的文学阅读也就多姿多彩,既有“阳春白雪”的雅文学,又有“下里巴人”的俗文学,尤其是数量庞大的网络文学;既有关注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的严肃题材作品,又有玄幻、武侠、言情、恐怖等各种消遣娱乐性作品;既喜欢传统纸媒阅读,又青睐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超文本阅读;既浏览文本,又欣赏以直观质感取胜的图像、音频、视频。新媒体使得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空间移动化、阅读时间片段化、阅读设备多元化、阅读内容多样化、阅读方式碎片化。
(三)新媒体的交互性带来文学教育互动性。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核心特征,与传统媒体采取直线型单向度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是双向或多向性信息传播,是传播者和受众相互传递、交换和分享信息的动态过程,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不断变化,受众不再居于被动接受地位,其对信息的接收和反馈可以同时进行,信息接受者和发送者可以合二为一。新媒体的交互性特质为大学生主动参与文学教育提供了双向通道,他们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发布者,在接受文学信息的同时与他人保持对话,自由即时地发表见解,与他人分享观点,接受他人评判,文学教育也就成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创设的对话与交流过程,这种合作和沟通促成受教育者深层理解与合理建构文学知识。
三、大学文学教育利用新媒体的创新策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7月21日发布的《第 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6.32亿网民中,近 3000 万在校大学生是最活跃的新媒体用户群。大学文学教育应该有效利用新媒体这一利器,创新教育内容、方法与途径,提升教育质效。
(一)创新学习环境,现实和虚拟并联。学校教育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前者无疑是实施文学教育的主渠道。告别饱受诟病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文学教育提升质效的必然选择,新媒体为之提供了无限可能。由于文学作品具有主题多义性和模糊性特点,文学教育很适合采取“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下预先自学在线视频,接受信息传递,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促使知识吸收内化。与这一崭新教学模式相匹配,文学教育需要创设无时不可、无处不能的泛在学习环境。首先是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要整合开发数字化网络课程资源,通过文本、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适应学生碎片化学习需要,还要格外注重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其次是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如手机短信息学习系统,与网络教学平台无缝链接,使学生在缺乏网络覆盖的环境下也能随时随地学习;再次是充分开发利用手机媒体的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载体。就课外学习活动而言,当务之急是通过数字图书馆实现文学信息资源适时共享,尤其是经典文学文本的大力推荐和免费推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创新学习内容,经典和流行并存。纵观我国文学教育的历史,是一部研习文学经典的历史,仅以中国文学为例,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秦汉文学、魏晋风骨、诗词曲赋、明清小说、现代诗歌……汗牛充栋的文学经典滋养着历代华夏儿女的精神和灵魂。[3]无可否认,大学文学教育如果背离经典,将失去存在的本真意义。但文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这一现实,大众文化语境下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通俗文学蔚为大观,在大学生中颇为流行,成为他们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挤占了他们阅读文学经典的时空。经典与流行并没有截然区别,其划分标准本是动态变化的,今天的流行或许就是明天的经典,《红楼梦》在清朝曾被列为禁书如今却名冠古典小说之首就是最好的例证。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洪教授认为,现代流行歌曲未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4]他大胆改革本校语文课,教材中率先出现的诗人是“华语流行乐教父”罗大佑,周杰伦的流行歌曲也在课堂上唱响,这种创新深受学生追捧,也使教学趣味盎然。因此,大学文学教育应该走出封闭的经典王国,以开放的胸襟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在堅持文学经典主导地位的同时,贴近教育对象,将优秀通俗文学作品纳入教育范畴,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契合学习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三)创新学习模式,个体和群体交互。新媒体深刻影响了教育传播中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地位更加平等,互动日益频繁,教学也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大学文学教育要适应这一新变化,借助新媒体建构互动学习模式,促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文学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基于新媒体的互动学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运用新媒体在文学课程网站上创建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讨论区,交流学习体会,展示学习成果,及时答疑解惑;另一种是使用社会性软件开展交互式学习,如通过腾讯QQ、博客、微博、微信、论坛、 Facebook中文网和Twitter中文官网等建立正式或非正式讨论区,就文学教育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开展集体行动,带来集体思维,学生还可通过社交网络迅速找到文学领域的专家和大家,求得他们的视点、见解与经验。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包括思维互动和行为互动,心智交流和情感传递,都能实现双向交互影响。
文学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们憩息心灵的港湾,是大学教育不能忽视更不能遗忘的重要学习内容。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离不开特定媒介,伴随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让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大学文学教育若能植根其中,必将盛开一朵奇葩,散发出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