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2016-11-20程玲
程玲
摘 要:儒家的“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它深刻论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文化;关系
中国封建文化发祥期的春秋战国时代,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闻名于世的诸子百家学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基础,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也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财富。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创始人孔子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其学说脱颖而出,不仅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显著,还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极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领域。[1]于今而言,我们大力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深受儒家“和”文化的影响。
儒家的“和”文化主要论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和”文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亦有消极的部分,我们要正确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具体来说:
1 人与人——“贵和”和“仁爱”
儒家“贵和、仁爱”的伦理道德思想主要涉及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植根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当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贵和”,核心在于“和”,儒家进一步提出“和为贵”(《论语·学而》)的论断,从而形成“贵和”思想。“仁爱”思想则奠定了“和”的伦理基础,也构成了“和”的价值所在。“贵和”思想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是和谐,“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一种协调平衡状态;二是合作,即“天下为公”、“克己奉公”的人生态度和“讲信修睦谓之人利”的人际关系;三是谦和,“君子无所争”“温良恭俭让”的为人处世态度。而作为“和”的伦理基础,“仁爱”思想则主张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要“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认为“仁”即“爱人”,认为“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交往愈加频繁、人际关系愈加重要的社会。要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和谐,就必须处理好人际关系。然而,伴隨人们个性化意识的觉醒和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人与人间的关系显出冷漠和淡化的境况,破坏了社会的和谐。而儒家强调“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对于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非常有益。但是它所提倡的“君子无所争”“泛爱众,而亲仁”可能只有理想中的“圣人”才可以做到。除此之外,“贵和”和“仁爱”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具体应用的“礼”,也是一种理想状态,它夸大了礼的作用,对于这种思想我们要批判继承。
2 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肯定了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强调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想。
儒家的“天人合一”学说是在遵循自然界为生命之源的前提下,对自然界的合理开发利用。如孟子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的“适时”而“有节”;《中庸》当中的“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些主张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环境保护国策、可持续发展,仍有借鉴启迪的意义。
但是,对于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我们要辩证看待。它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和谐观,它有精华,如“适时而有节”,也有较多的糟粕。儒家的“天人合一”说到底是血缘宗法家庭的伦理秩序的衍化,其实质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2]因此,对待“天人合一”正确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 人与社会——“和而不同”
儒家的“和而不同”思想允许社会有差异性、多样性的存在。“和而不同”,即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其出发点是“和”,归宿也是“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和”。它语出《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认为人与人、物与物、国与国之间有差别、有对立,这都是正常的,通过辨别是非以求“和”。在社会关系上,“和而不同”强调秩序,各安其位,和谐相处,正如《大学》当中所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和而不同”具体意蕴在“和不弃争”“和而不流”及“当仁不让”之中。首先,儒家主张“和”但不弃“争”,既注重“和”,也不排斥、不否定“争”,“争”是达到“和”的一种手段;其次,主张“和而不流”(《论语·阳货》),强调合作的原则性,在实现“和”的过程中,必须明辨是非,坚持原则,不能只顾“和”而随波逐流;再次,主张“当仁不让”,观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们不仅注重“和”,而且有着强烈的“争”的意识和表现,为了表达自己的原则立场“当仁不让”。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化,以及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明显增强,进一步研究儒家“和而不同”思想,弘扬其合理内核,对于形成人心凝聚的和谐社会氛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和而不同”所体现的宽容与共享的情怀,塑造了中华民族友善睦邻、热爱和平、刚柔得体的独特气质,也对全人类有普遍意义,成为当代国际关系准则的普世价值。[3]
参考文献:
[1]傅菊辉.儒家“和”文化及其现代意义[N].人民日报,2006-07-14.
[2]邓文平,雷涛.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和实质[J].江西社会科学,2010(4).
[3]刘阳,尹奎杰.儒家“贵和”思想对当代国际关系的价值[J].学术探索,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