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思者尚且年轻
——观“七零七零——当代中国画70后艺术家提名展”有感

2016-11-20ShaoLiang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水墨中国画心灵

邵 亮/Shao Liang

反思者尚且年轻
——观“七零七零——当代中国画70后艺术家提名展”有感

The Rethinkers Are Still Young: Impressions of “70 and 70--Nomination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Artists Born in the 1970s”

邵 亮/Shao Liang

编者按:2016年6月18日,“七零七零——当代中国画70后艺术家提名展”在中国政协文史馆开幕。本次展览是中国政协文史馆继年初“八零八零——当代中国画80后艺术家提名展”之后,再一次举办有关当代中青年艺术的重要展事。作为一位“七零后”的艺术观察者,作者很荣幸地再次作为活动的开幕式嘉宾,在这次活动上,发表了一些有关七零后艺术,尤其是水墨艺术的一些看法,并在活动后整理为此篇短文。

Editor’s note:On June 18, 2016, “70 and 70 --Nomination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Artists Born in the 1970s”opened at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 CPPCC.It is another important exhibition concerning contemporary young and middle-aged artists held in this Research Institute of Culture and History,following the “80 and 80 --Nomination 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ainting Artists Born in the 1980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As an art observer born in the “1970s”, the author had the honor of attend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as a special guest once again, and shared some opinions on the art, especially the ink painting art, of the artists born in the 1970s,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is article was written after the event.

展览链接:

七零七零——当代中国画70后艺术家提名展

策展人:杨维民

承办单位:金枪鱼集团、百嘉文化艺术传媒机构、北京雍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展览时间:2016年6月18日—23日

展览地点:北京太平桥大街23号中国政协文史馆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白联晟、毕可燕、曹远平、曹钝夫、陈川、陈晓峰、崔强、崔彤、党震、丁山、杜小同、窦良羽、方正、冯士坤、高飞、韩朝、郝孝飞、贺兰山、黄欢、李晶彬、李恩成、李东君、李志坚、李戈晔、李云涛、李中军、廖星君、刘筱静、刘永涛、罗雅莉、马兆琳、孟祥军、倪春林、丘宁、任欢、阮晓晖、石荣强、宋忠山、苏涛、谭雷鸣、王犁、王牧羽、王永利、王瑞真、魏云飞、解海辉、徐光聚、徐华、徐钢、杨怀武、杨立奇、杨运高、杨社伟、尤德民、袁玲玲、岳冬、阎盈汐、云门张岩、云门张凝、于磊、张富军、张明弘、张卫、张越、张继华、张猛、周午生、赵少俨、赵晨、赵丽娜

在这次“七零七零——当代中国画70后艺术家提名展”当中,我遇到了许多同龄的新老朋友。有的老朋友不觉间多年未见,但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再见面才发现,他的作品已经是一时之选。有的新朋友虽然从未直接当面对话,但通过各种报纸杂志和当代媒介,他/她的作品图像早已成为我和我的学生在当代水墨艺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是的,与更年轻的水墨展览相比,七零后的展览拥有同样开阔的视野和空间,但却较少烟火气的浮躁,他们/她们是经历了完整的视觉大变革时代之后,第一批开始学会沉静下来进行视觉反思的创作者。

黄欢 《万物》系列之16 68×45cm

从七零后,到八零后,再到九零后,乃至零零后,在切身经历着视觉文化变迁过程的几代中国人当中,由于历史的原因,七零后的艺术创作者和体验者对于这种新旧视野的反差,体验最为强烈。七零后的童年从高音喇叭和布告栏信息的时代开始成长,经历了黑白电视、彩电的渐次普及,经历了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的不断更新换代,经历了互联网的从无到有,直至今天智能手机和WIFI信号已无所不在。这一代人的特殊视觉经历,注定了在他们/她们当中应该产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凡的艺术面貌。

李戈晔 沉睡 110×110cm

比起那些更年长的艺术家,七零后是第一代完全在新的视觉环境和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虽然在更年长的艺术前辈当中,也有很多人致力于当下艺术的探索,并至今仍然是这个领域的权威群体,但作为一种世代群落来观察,七零后毕竟是第一批完全从改革开放的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艺术创作群体。他们每一个个体的世界从小就被各种日新月异的信息观念所包围,这注定了他们回答相关艺术问题的方式也势必有所不同。

而比起那些更年轻的艺术家,七零后又是在所有经历了新视觉生活变化的艺术创作者当中,对于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理解最深入的一代人。在他们的阅历中积累着新旧几种不同的感知方式,这些认识方式共同构成了七零后的人文血脉,因此他们会比年轻的一代更加能够拒绝某种碎片化的模仿,更可能去区分真正的艺术造物与符号的滥用式狂欢。与更年轻的几代人相比,七零后对于当下的艺术变迁和发展往往有更加充分的思考,于是,他们成为了时代历史中一种关键性的力量,此次展览的策展人杨维民,称之为“水墨中坚”的力量。

何谓“中坚”,这说明七零后中那些杰出的水墨艺术的代表者,正在拥有一种不可替代的力量。这些年龄在四十前后的艺术家正在进入自己艺术创作的盛年。他们智识不惑,而创作之力未衰。他们正逐渐获得在当代水墨创作领域的话语权,而这一代艺术家,比起他们更年长的前辈,在艺术语言和艺术规则上有着明显更强烈的开拓性和包容性,比起他们的后辈,则又有着明显更锐利的辨识能力和沉下心气的艺术功底,而这样的气质,正是力求面对当代、面对当下的中国水墨画最需要的那种禀赋。

赵丽娜 小王子的梦 85×53cm

石荣强 芳香之隅 70×46cm

云门张岩 冷月无声 98×180cm

党震 寂灭之夜 200×320cm

杨社伟 微尘7 50×100cm

与其他画种画类相比,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发展更需要在几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资源和艺术资源中同时拥有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它要求创作者深入传统,但又能够用传统联系当下;它要求创作者对于当下的艺术理念和社会文化理念足够敏感,但又拒绝对于其他形态的当代艺术进行简单模式化的移用,强调艺术价值的深化细入。换句话说,当代中国水墨画同时呼唤艺术创作者有一颗成熟的心灵,以及年轻的心灵。而这个要求,在很多时候或许是矛盾的,年轻的心灵难免不成熟,而成熟的心灵往往不再年轻。

因此七零后艺术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当下构成了水墨创作界的骨干,更是因为时代历史让他们这代人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站在了这里:现在的七零后远未老去,他们在这个年轻的时代仍然拥有一颗谋求发展的年轻心灵;而现在的七零后业已逐渐成熟,在所有的年轻心灵当中,现在他们最有可能沉淀下来,在视觉的反思和反省中逐渐发现属于自己的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从七零后当中,提名七十位有代表性的当代水墨创作者,这构成了一个颇具标志意义的事件。艺术史或会证明,一个全新水墨时代的代表者,必然有不少从这七十人中走出。

邵 亮: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

猜你喜欢

水墨中国画心灵
中国画
水墨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