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舞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2016-11-20季虹
■季虹
蒙古舞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季虹
作为蒙古族历史文化真实写照,蒙古舞凝结了蒙古族人民美化和热爱生活的智慧,利用丰富的舞蹈语言,能够使舞者风采得以展示,使人民心底宽广、豪放的情怀得以展示。在分析和研究蒙古舞发展状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蒙古舞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加以了解,并对民族文化信息进行体会,得到其传承和发展的基础,进一步使它得以更好的传播。这不但可以保障传统民族舞蹈文化的健康,还能够对多元文化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较为积极的效果。
蒙古舞 传承与发展 途径
在蒙古族文化艺术当中,舞蹈是一项重要的门类,据史书记载,一开始蒙古舞出现在元朝,加入了佛教法事和迎祥纳福等活动,由萨满主持了这场法事,所以人们将这种舞蹈称之为萨满舞。后来,萨满舞渐渐成为了一种宫廷舞蹈,与蒙古族特点和相关习俗相结合,并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进而产生了乐队。比方说:朝会时用《礼乐队》等,天寿节时用《寿星队》,另外蒙古舞还有《十六天魔舞》这项元代宫廷著名的舞蹈。舞蹈在统治阶级的相关活动当中登台,对蒙古民间舞蹈产生一定的带动效果。一开始,传统蒙古族舞蹈传承是通过民间艺人以及查玛主神的讲述和现场表演而产生的。在清朝,康熙皇帝为了招待蒙古王公大臣,请蒙古族人进行表演。而在新中国成立过后,内蒙古自治区涌现了很多舞蹈作品,展现了蒙古民族的文化、生活和相关风土人情。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蒙古族舞蹈获得了飞速的进步。在草原人民思想、生活和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将现代草原作为文化背景和创作源泉的舞蹈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表现了时代的转变。
第一、蒙古舞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蒙古舞存在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其传承和交流不便,导致蒙古族舞蹈只能在一些固定的区域进行发展,这种舞蹈文化因为蒙古族游牧数量降低,民族融合和生活改善进一步改变了蒙古族传统文化、生活以及生产习俗,特别是传统的民族舞会被现代舞蹈所影响。如今,社会人口有较大的流动性,很多蒙古舞蹈到内地演出,渐渐失去了舞蹈所具有的特征。特别是年轻的蒙古舞传承者,已经渐渐离开了发源地,有了极大的改变。在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中,蒙古舞的豪放和沉稳逐步发生了变化。
外来舞蹈对蒙古舞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很多蒙族青年对筷子舞等传统蒙古舞不再热衷,而喜欢一些外来舞蹈文化,比方说现代舞和骑马舞等,导致蒙古舞传承出现断层,传统蒙古舞蹈可能会被其他舞蹈所同化。
如今在内蒙古民族学校,蒙古舞虽然成为了一项专业课程,但是在很多民族院校也往往是独立课程,仅仅依靠这种方式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学校蒙古舞教学时间不长,内容不够全面,这也是其发展被限制的一项因素。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即使蒙古舞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比方说全民筷子舞等,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但是这种改变导致筷子舞已经失去了蒙古舞的文化内涵,其服装也不再是传统的服装,没有了筷子敲打带来的力度,而成为了一种表演模式。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这往往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
第二、蒙古舞传承与发展目标分析
蒙古舞本身是蒙古民族文化精髓,其发展目标值得人们进行探究:第一,蒙古舞有没有保持民族特有本色,保护蒙古舞天然、质朴的雄壮美感。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游牧为主,而当前的经济发展,则以畜牧业为经济支柱产业。原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会导致蒙古舞丧失了原本的感情和内涵,所以蒙古舞发展的基础在于是否守候其传统文化。笔者认为,蒙古舞的发展应当将其传统文化作为前提,只有保持了这种思想,蒙古舞才能保持原真性。
第二,如今蒙古舞发展到了国内舞台和国际舞台,这是一件比较值得高兴的事情。不过,蒙古舞在扩张的过程中,其舞蹈形式也发生了改变,已经市场化和商业化了,导致很多文化内涵缺失,而蒙古舞将很可能失去本色甚至绝迹,所以必须确保原真性,从而传承蒙古舞。第三,其发展目标应当在保证本真的同时,展开完美的融合以及提升。传承包含了改造和继承性,将继承作为前提展开改造,从而使文化艺术得以创新,使蒙古舞更进一步获得传承。
蒙古舞应当与蒙古族传统文化相结合,并结合其中的精髓和生活状况,使蒙古舞与人民生活相结合,比如万马坚措编导筷子舞《欢乐草原》本身就是融合以及创新。在表演过程中,人民利用舞蹈抒发意愿,通过筷子的敲打,可以让马蹄声音乐更加真实,且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让观者真正将自己代入其中,让音乐节奏更为明快。再如《欢乐草原》舞蹈音乐中间的时候,编导加入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抒情音乐的加入,舞者并通过曼妙的舞步与草原之夜的音乐一同婀娜起舞,感情进一步升华,同时也表达了对美丽家乡的热爱。在抒情风格体现的过程中,舞蹈又一次回归欢快,照应音乐,让观者重新来到大草原当中。这种舞蹈和音乐之间的结合,表达了有关方面的习俗,另外也表现了蒙族人民对草原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是古今舞蹈艺术之间的融合,是蒙古舞得以发展的一项目标。
第三、蒙古舞发展的途径
(一)发展蒙古舞专业教育
蒙古舞的传承和发展,应当将专业的教育作为基础,内蒙古自治区应当将蒙古专业舞蹈作为发展主题,要使学生在蒙古舞的肌醇和传统文化中培养,应当进行蒙古舞专业教育,收集、创作及挖掘民间蒙古舞,其本身来源于民间,在不断挖掘的过程中,可以使其中的传统风格得以传承。蒙古舞专业教育的发展,能够造就相对较为专业的舞蹈人才,蒙古族传承者可能会把蒙古舞带向全国各地,并进行一定的推广,甚至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推广和传播,这对蒙古舞的发展及传承带来一定的效果。而且,利用蒙古舞专业方面的教育,在舞者心中加入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的烙印,并且在蒙古舞表现的过程中,使蒙古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播。譬如中央民族大学的万马坚措创作的蒙古舞 《牧歌》《圣洁》《欢乐草原》《搏回蓝天》《出走》以及《高原》等作品,往往是来自蒙古族真实生活,其中民族文化得以深刻体现。所以,如果要使蒙古舞文化艺术得以大力发展,应当通过专业化教育路径来进行。
(二)蒙古舞要植根于群众活动
蒙古舞是在民间产生以及发展的,如果缺乏这种传承的话,蒙古舞不可能兴盛起来。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始,蒙古族就被人们称作是骁勇善战的骠骑勇士。在蒙古族的人身上,有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特点,有着别样的艺术表现特色。比方说《筷子舞》当中表现了勇敢的骠骑勇士挥舞马鞭在草原上驰骋,其中红色飘带以及筷子也是勇士马鞭的展现。通过筷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这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种艺术。这种比较特殊的道具,与民族本身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蒙古舞传承往往是掺杂在群众生活当中。在每年的七月份和八月份,牲畜比较肥壮的季节,内蒙古往往会举行“那达慕”大会,让人们获得丰收的成就感,其在蒙古族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为了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而举行的,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在活动当中,蒙古族表演和相关比赛,不仅是舞蹈艺术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而且也包含了群体性的文体活动,这对蒙古舞的创新以及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蒙古舞本身就是来自生活,之后再回归生活。通过群众活动才能让蒙古舞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以及传承。
(三)蒙古舞与现代舞的融合
在如今国际文化融合和交流的过程中,蒙古舞应当要以保障蒙古民族文化特色作为前提,结合现代舞进行发展。并且将现代舞的一些元素加入到蒙古舞当中,在保留蒙古舞本身具有的质朴及其丰富韵味的前提中,与现代舞相结合,让蒙古舞和现代舞得以共存和相互渗透。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面对与外来文化冲击的过程,其艺术风格很有可能无法得以保持,这需要获得新生和强壮的效果,并且与现代舞的音乐、舞蹈以及道具等内容相结合,展开进一步的创作以及学习,让青年人能够接受传统蒙古舞的形式,并且转变为现代舞得到更多的喜爱。如今《欢乐草原》有了很多版本,其不仅是在内蒙古自治区获得了喜爱,在全国各地甚至不同的社区当中都有了这种筷子舞的存在,这本身就是对蒙古舞所进行的传承。这种被改变的蒙古舞,在国内和国外都受到了欢迎,虽然在改变之后,这种舞蹈没有了原汁原味的体现,不过在蒙古舞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比较积极的效果。
另外,从历史上来看,蒙古舞从产生之后就是不断融合和发展的过程,并且对民族文化进一步加工和提炼,让蒙古舞与时代需要相符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蒙古舞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避免被时代浪潮淹没。
在浩瀚的民族历史场合当中,无论是蒙古舞的过去、现在或者将来,都是蒙古族文化的体现和象征,同时也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思想,可以说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蒙古舞从产生就开始进行持续的融合和发展,与外来文化相结合,提炼和加工民族传统文化,能够让蒙古舞与时代需求相符合,在这种情况下让蒙古舞得到更好的发展,避免被时代浪潮淹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舞蹈进行积极的传承,才能够让蒙古舞在时代进步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发展。
[1]巫允明,主编.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2]班玛草.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探讨[J].艺术科技.2016(02)
[3]白玉云.蒙古族盅碗舞的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3)
[4]曾婕,孟梦,夏宇航,崔博群,滕永山,黄惠民.立足区域,传承发展,放眼未来——第二届“全国区域少数民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朝鲜族)舞蹈课程展示暨课程建设研讨”[J].舞蹈.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