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
2016-11-20郁赵飞
■郁赵飞
戏曲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
■郁赵飞
中国戏曲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将富有律动的舞蹈和动听的旋律相结合,一句古话“无曲不成戏”也展示了音乐在戏曲中的地位。唱腔和伴奏是构成传统戏曲中音乐的两个主要内容,也是表现一部戏曲作品的主要形式。唱腔所发挥的作用是:推动剧情的发展,叙述角色的感情,书写人物的形象,表达作品的立场或态度。伴奏被用来丰富唱腔的韵味,起到渲染的作用。调节唱腔的韵律,渲染舞台的气氛,唱腔的情感,弥补唱腔的缺憾。伴奏和唱腔的结合,使戏曲作品不仅仅是纯粹的听觉艺术,而是一种看得见又听得到的视听艺术。剧情随着音乐而展开,这部戏曲作品可以更直接地把它的内容传达给观众,给观众更多的吸引力。总而言之,戏曲中的唱腔和伴奏,既统一,又对立,也便有了相辅相成的独特魅力。
传统戏曲中的唱腔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大多数剧种都以唱、念、做、打这四种表演方式为基础,由此可见唱在戏曲中的重要性。戏曲的唱腔包含很多种形式,如个人表演的独唱,双人表演的对唱,多人表演的合唱等。主要的唱段和大篇幅的独唱在剧中起到表达这部戏的背景、角色的身份、人物立场的作用。每种唱法的不同以及速度的不同,表述角色不同的心理和丰富的感情。在不同的地区,因其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都有着不一样的唱腔结构。依照节奏、情绪、结构、节拍的区别,唱腔可以分为多个板类,以我从事的锡剧为例,就有大陆调、簧调、簧调开篇、玲玲调、南方调等。从唱腔的表达形式上,又可分为三类,抒情型、叙事型和戏剧型。抒情性唱腔是强化故事背景、抒发人物情感、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且特别的艺术方式,有着清晰的形象性和戏剧性。叙事型唱腔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有着朗诵的旋律,并赋予口语化的声调。戏剧型唱腔大多是节拍自由的散板,可以很灵活的处理节奏的对比变化,多被用来表达角色跌宕起伏的内心戏。不过,这三种唱腔的存在并不是独立的,将三者在一场戏中有效的结合,可以更好的达到戏剧的效果并丰富了感情的传达。
传统戏曲中的伴奏
伴奏是传统戏曲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它的表达主要是通过各种乐器。常见的乐器有以笛子为主的管乐器、以二胡为主的弦乐器、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每一类乐器都有其特色和意义,结合在一起之后,让音乐古风十足又不乏现代的气息。这些乐器的不同组合方式,可以彰显不同的风格和氛围;乐器组合中,一种乐器突出且独特的风韵可以展现不同的层次感。
具体划分,伴奏有三个主要形式:一,清唱结合打击乐伴奏;二,笛、箫为主辅以弹拨乐器;三,弓弦乐器加上笛、管、弹拨乐器的辅助。这些乐器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统戏曲伴奏的表现力。在对戏曲进行伴奏时,首先要把握好伴奏的节奏,不同的戏曲有不同的节奏,也正是通过节奏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情感。这强调的也就是节奏的掌控,力度的调节。节奏和唱腔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唱”与“伴”是统一整体的两个组成部分,没有唱腔,何谈伴奏,没有伴奏的辅助,唱腔也会失去韵味。伴奏是为“唱腔”所服务的,但是这也不是一个消极的过程,而是要积极地融入到唱腔之中,唱腔激昂嘹亮的时候,伴奏也要加强节奏,唱腔放缓的地方,伴奏就要轻快婉转。只有这样,才能让伴奏真正地做到为唱腔服务。
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唱腔伴奏
中国戏曲的唱腔和伴奏,是有规律和原则可依据的,并不是胡乱地拼凑。因为规律和原则的存在,才可以更好地表述情感、烘托氛围、刻画场景。但是,有原则规律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而是要灵活、机动地去实际运用。
1.伴奏者要熟悉剧本,切实把握剧中人物的性格与情感特征。因为这是作曲者给演员唱腔定调定边的根本依据。伴奏者只有了解了剧本,明白了作曲者的意图,才能以相应的激情,更好地配合演员的唱腔。简单地说,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是演员吊嗓通过唱腔来表演的,伴奏者必须有同样的喜怒哀乐,才能和唱腔达到和谐的统一。如若不然,伴奏者,该喜不喜,该怒不怒,没有准确地轻、重、缓、急之变化,或者是变化不当,那么这伴奏就会使唱腔变得一塌糊涂,直至无法演出。
2.伴奏者要准确掌握剧种唱腔点。众所周知,同一段唱腔,不同的戏曲演员通过咬字、节奏、力度的把握,唱出来的感觉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伴奏人员与之配合。首先就是要把握整体戏曲的节奏,如果节奏感不强,那么很难演奏好一个乐曲。同时,在把握节奏的时候要统筹力度,根据剧情的起落,甚至是演员的念白调整伴奏时音符、乐句的强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角色之间有对白时,这时候乐队的伴奏就要突出演员的对白,把演奏力度放弱,演奏时就要“缓”,演奏时根据剧情需要加强声音的强弱对比,伴奏中“抑”、“扬”、“顿”、“挫”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
3.伴奏者要充分了解演员。前辈们常说:三分唱,七分奏,任何一段经典的唱腔都离不开伴奏,演员在舞台上,一唱一念,一举一动,都离不开伴奏。”各个剧种流派众多,每个流派都有其精髓,就锡剧而言唱腔中流派也是很多的,例如“彬彬腔”的唱腔特点是:起板稳、起腔亮、落腔厚、刚柔相济,干净利落润腔丰富,小腔频频。梅兰珍的“梅派”,唱腔百转千回,唱腔中的小转腔虽然任意性比较强,但是却又有迹可循,那就要求演奏员在平时要多听多看,多了解戏曲演员的唱腔方式,可以在休息时间和演员研究演唱的技巧和发声方式,通过与演员的多多接触,从而了解他们的唱腔特色以及对某些演奏方面的要求,这种沟通可以促进戏曲和伴奏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对此演奏员不光要对曲谱研究透彻,对剧情也是要十分了解,伴奏一场戏不是应付了事,演奏时没有强弱之分,没有缓急变化,就像“温吞开水”,剧情有“起”、“承”、“转”、“合”,伴奏中也要有“抑”、“扬”、“顿”、“挫”的转换。乐曲要和剧情融为一体,这样才能为观众呈现一部完整的作品。
唱腔和伴奏是构成传统戏曲中的两个主要因素,他们相互独立却又相互统一。相辅相成便是对唱奏关系的最好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