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教育是戏曲传承的力量所在

2016-11-20王馗

中国戏剧年鉴 2016年0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院团戏曲

王馗

戏曲院校是戏曲在现代社会进行传承的重要方式,它以系统的专业教学与学演兼备的方式,突破了传统社会依靠口传心授的法则,以体系化的教育实现了中国戏曲传承的现代转化。戏曲界至今仍然津津乐道的富连成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等等,以及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传承作用的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等等,都是中国现代戏曲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标识和成就所在。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中国戏曲在当代社会娱乐审美中渐趋边缘,戏曲学校教育也渐趋萎缩:办学规模急剧减少,教学基础设施不全,教育经费短缺,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学生实践力锐减,戏曲学历教育体系不完善,学校教育与师徒传授、团带班的关系模糊,等等,严重掣肘着戏曲学校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不少戏曲学校转向艺术学校的建设过程,更加加剧了戏曲教育的衰落。例如福建省艺术职业学院莆田分校,一直是莆仙戏传承的重要阵地,但是在近年的发展中,狭小的校区、残破的教学环境、不到十人的教学编制等现实困境,以及莆田市财政每年只有20万元的拨款和该校每年资金缺口90万元,建校之初的五年制蜕变到三年制,这些成为莆仙戏传统艺术走向衰微的缩影。传统的科介训练无法夯实基础,数量极少的剧目教授无法实现莆仙戏经典剧目的传承,而大量的演出水平粗陋的民营剧团在经济收入的诱惑,直接导致了戏校学生在学习一年后就锐减一半,而剩余的学生在技艺方面亦难精进。莆田戏校的状况可以作为当前学校教育的普遍状态,极需要引起戏曲界的高度重视。

作为戏曲艺术文化的重要内容,戏曲学校教育既是戏曲传承的手段,也是戏曲发展的方法;既在戏曲传承中拓展着“口传心授”的传统经验,也在戏曲发展中展现着学术创新的现代理念。作为一门传统艺术教育,戏曲教育具有特殊性,即在于:以系统的“童子功”作为开蒙基础,以“口传心授”作为艺术进阶途径,以师徒传授作为经典剧目的传承方式,以团体舞台演出作为实践形式,以文化教育作为艺术提升辅助。可以说,现代戏曲学校教育实际鲜明地体现着中国戏曲累代相积而有代有创造的特征,是戏曲艺术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的力量所在。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号)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精神的重要文件。文件明确了中国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戏曲学校教育无益提供了一副强心之剂、一艘顺风之舟。

《通知》明确了戏曲传承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包括“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很显然,人才是戏曲传承发展的关键,而戏曲保护传承工作体系的核心即在于人才的代际传续,保护传承工作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实际成为表里相关的两项重大艺术工程。人才的培养与传习,贯穿于学校教育(特别是戏曲学校教育)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传习,这就需要将戏曲学校教育与戏曲团体的传承机制顺利衔接,院团传承是学校教育的终端,学校教育是院团传习工作不断推进的保障;院团优秀的戏曲艺术工作者是学校教育的师资来源,戏曲学校教育的优秀生源是戏曲院团传习的新鲜血液,二者相互结合是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通知》从政策高度将戏曲学校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题中之义,实际纠正了目前对于戏曲学校教育自信不足、重视不足、投入不足的诸多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教育困境,显示了对戏曲学校教育现状的充分把握。

《通知》特别将“实行差别化的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政策”,作为改善戏曲生产条件的重要举措,支持现有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改造建设,并允许其在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可以兼容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办公等其他用途。同时,《通知》也明确要严格戏曲教学排练演出设施用地供后监管,并规范相关责权。这种差别化的用地政策,实际是改善现在戏曲学校基础建设的有益形式,对于稳定维持和持续保障戏曲学校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在改善戏曲学校物质条件的基础上,《通知》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表演专业学生实现学费全免政策,并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落实大中专戏曲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将教育优惠普及到戏曲其他专业,这显然照顾到了戏曲作为团体艺术的艺术特征,对于提高戏曲各专业招生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解决戏曲学校师资方面,《通知》鼓励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与戏曲职业教育教学的“三通”,肯定了有着丰厚演出经验的民间艺人、有着精深造诣的非遗传人对于戏曲传承发展的作用,实际解决的是戏曲基础教育与艺术提高的关系。在解决戏曲学校的创作发展方面,《通知》鼓励建立非遗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戏曲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这既实现了非遗传承人有人可传的现实需要,也实现了戏曲院校以更高标准进行艺术提升的教学目标,最终实现的是戏曲院校的后继人才在技与艺的双向提高。在解决戏曲院校与表演团体的关系方面,《通知》支持戏曲院校与表演团体的合作,建立学生学习(实践)基地及人才培养基地,让表演院团为戏校人才提供实践机会,让戏曲院校为表演院团提供学习机会,人才在获得教育与实践的同时,也能够自信而有保障地接受戏曲艺术、爱好戏曲艺术、并将其作为终生职业。同时,在解决戏校师资与后继人才艺术提高方面,《通知》也明确了戏曲学校的青年教师与表演院团青年骨干的“双向交流”机制,让有着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青年人拥有广阔的教学相长的机制,同享“名家收徒传戏”计划的利好,进一步为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面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各级戏曲院校,《通知》实际将中国戏曲传承发展的利好政策,扩展到各地方剧种及其后继人才的扶持上。这也意味着戏曲院校需要、而且是必须要获得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政策倾斜。只有解决了戏曲院校实际存在的困境,解决了戏曲院校面临的招生、培养、就业的困境,解决了戏曲后继人才学习与实践的矛盾,解决了教学体系与学历培养的要求,中国戏曲的各剧种才能在人才的保障上,获得稳定的来源,获得技艺的提高,戏曲从业者才能更加自信而光荣地担当起戏曲的传承发展的重任。国发《通知》推动各省地方戏曲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必然带来对戏曲学校教育的大繁荣、大发展。只有戏曲学校教育的春天永驻,中国戏曲才能艳阳高照、天高海阔!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院团戏曲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体制改革对艺术表演团体财政补贴效率的影响*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