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效果研究

2016-11-19李丽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兰索拉唑反流性食管炎多潘立酮

李丽

摘要: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接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疗法,研究组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兰索拉唑;多潘立酮;效果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常见疾病,主要因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发食管黏膜糜烂与溃疡。促胃动力药对无食管黏膜组织学损伤且仅有症状的患者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该类药物能增强胃肠动力,提高抗反流作用[1],其中常见的药物为多潘立酮。同时,兰索拉唑作为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在本病中也有比较良好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反流性食管炎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我院实施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计入选对象80例,全部为我院接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入选时间为2013年1月~2015年7月。入选患者均确诊符合全国反流性食管炎研讨会制定的有关于本病的诊断及分级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烧心、胸骨后疼痛及反酸等,排除手术史、器质性病变及3个月内应用制酸药与促胃动力药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2~74岁,均值(47.6±5.2)岁;病程4个月~7年,均值(3.7±0.8)年。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8岁,均值(47.9±5.3)岁;病程5个月~6年,均值(3.5±0.9)年。两组患者在前述资料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患者采取传统疗法,即雷尼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其中雷尼替丁150mg,2次/d,早晚餐前30min口服;多潘立酮10mg,2次/d,同样于早晚餐前服用。

1.2.2研究组 本组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其中多潘立酮用法用量同对照组,而兰索拉唑30mg,1次/d,早餐前30min口服。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加用50mg硫酸铝处理,3次/d,于早中晚三餐前嚼服,均以连续治疗8w为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

1.4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采取的疗效评价标准[2]为:①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如烧心、胸骨后疼痛及反酸等完全消失;②有效:治疗后前述症状有明显改善;③无效:治疗后前述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以有效率+显效率计。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将P<0.05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临床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则为82.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对比 研究组发生1例转氨酶升高,对照组则有1例转氨酶升高及4例不同程度头晕、头痛及乏力等,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则为12.5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属于消化道常见疾病,引发因素较多,比如胃连区高压带抗反酸功能失调、局部机械性反流机制障碍引发贲门收缩与关闭功能不全、胃酸及胃蛋白酶等损伤食管黏膜等,导致溃疡与炎症糜烂等[3]。本病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及吞咽困难等,症状的缓解与损伤黏膜愈合在于胃酸的控制效果,为此加强胃酸控制,避免病情迁延,及时予以治疗,成为关键环节。临床抑酸药主要有H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两类,目前最常用的疗法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动力药及抗生素等处理,而我院近几年采取多潘立酮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兰索拉唑属于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对各种因素引发的胃酸分泌均有效果。该药物进入人体后,作用时间很长,可达到24h及以上,为此该药物有很强的抑酸效果,可有效缓解反酸、烧心等症状。雷尼替丁属于H2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作用在胃壁细胞H2受体,但对其他受体基本无任何作用,尽管可抑制基础胃酸分泌、食物等刺激引发的胃酸分泌,但抑酸效果、持续时间等均远不及兰索拉唑,而且其不良反应更多,如恶心、乏力、头晕等[4]。此外,研究显示在酸性条件下,兰索拉唑还具有局部抗炎的效果,可有效阻止螺旋幽门菌繁殖,相比雷尼替丁的抑菌作用更强。多潘立酮属于常用促胃动力药物,也是多巴胺拮抗剂,可特异性作用在上消化道,并有效解除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增强消化道动力,减轻反流,有效缓解症状。尽管兰索拉唑与雷尼替丁均能与多潘立酮联合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但从前述分析可知,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抑胃酸分泌效果更佳,而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多潘立酮联合兰索拉唑可借助兰素拉唑强力与持久的抑制作用,同时兰索拉唑可借助多潘立酮促进胃肠蠕动,使得胃酸与肠炎排泄更快,减少反流,对胃黏膜起到更好的保护效果[5]。

综上所述,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广军.兰索拉唑联合用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32例临床分析[J].北方药学,2014,13(2):23.

[2]黄宗杰.兰索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56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9):284.

[3]李义涛.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4,26(4):234-235.

[4]陈妙辉.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9例[J].中国药业,2014,09(11):79-79,80.

[5]赵叶芳,沈哲,厉挺,等.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4(6):992-993.

编辑/周芸霏

猜你喜欢

兰索拉唑反流性食管炎多潘立酮
雷尼替丁与多潘立酮联合用药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柴枳理中汤联合多潘立酮片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
艾普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0例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常规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配合西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埃索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用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研究
兰索拉唑、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临床观察
奥美拉唑和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成本—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