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探讨

2016-11-19朱小玲

医学信息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

朱小玲

摘要:目的 探究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引入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从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依照自愿原则将其分别编入干预组与对照组中,各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干预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治疗,并比较两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 干预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P<0.05);随访3个月内,干预组(2.9%)的复发率要低于对照组(22.9%),其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8.6%)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28.5%),两组间的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葛根素结合异乐定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心肌供血能力,控制心绞痛的发生几率,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药治疗

咳嗽变异性哮喘(英文简称CVA)是哮喘病的潜在形式,其主要特征为反复咳嗽或持续咳嗽,以夜间和晨间为高发期,运动后可见明显加重[1]。本文从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进行随机干预研究,以探究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中引入中医药治疗方案的效果和价值。现围绕研究过程和重点结论作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从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作为重点干预对象,入选患儿均满足中华医学会中儿科哮喘组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慢性鼻窦炎;结核感染;气道异物堵塞患者等。依照自愿原则将其分别编入干预组与对照组中,各组35例。干预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10个月~8岁,平均年龄为(4.37±3.02)岁;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为(4.05±2.82)岁。将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病因和年龄等一般资料作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确诊后均使用抗炎药物和抗过敏药物。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予以孟鲁司特钠片口服治疗,按照患儿年龄给予不同剂量:①低于3周岁者,给予3mg;②3~6周岁者给予4mg;③6周岁以上者给予5mg。观察患儿的症状改善情况,及时调整给药方案,总共治疗12w。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药治疗,给予射干麻黄汤随症加减,基础方组成:紫菀15g、款冬花15g、炙麻黄10g、射干10g、干地龙10g、生姜10g、蝉蜕10g、半夏10g、大枣6g、细辛3g。咽痒患儿加用僵蚕;鼻痒、打喷嚏患儿加用苍耳子和辛夷花;咽痛患儿加用连翘和牛蒡子;胸闷患儿加用瓜蒌皮;口舌干燥、咽部不适患儿加用沙参;痉咳患儿加用钩藤;痰稠、排痰不畅患儿加用鱼腥草。上述用药剂量结合患儿的年龄适当调整,取水煎煮成汁,1剂/d,于早晚分2次服用,以4w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情况以及随访3个月的复发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上述基础性数据,运用SPSS 16.0软件包作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运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 t 检验及χ2检验为主要的统计学方法,对比以P<0.05为存在显著差异及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作比较,具体情况如下:干预组的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7.10±1.05)d,对照组为(9.48±1.21)d,干预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t=8.03,P<0.05);随访3个月内,干预组中复发1例(2.9%),对照组复发8例(22.9%),其复发率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见表1。

3 讨论

CVA是支气管哮喘疾病中较为特殊的一类,临床观察发现,在该病的发病人群构成中,儿童病例数明显多于成人,这与儿童的机体免疫能力较差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在祖国医学领域,CVA属于"哮咳、风咳以及肺痹"范畴,但关于该病的病机目前尚未得到完全阐明,大部分中医学者认为,小儿肺脏娇弱,易外感风邪,痰滞纳于肺内,长期咳嗽或反复咳嗽导致肺气外散,同时,体内气阴不足也是致病因素之一[2-3]。因此,本文拟用射干麻黄汤进行中医药治疗,该方温润平和,久用不会伤及患儿娇嫩的肺脏。基础方以祛风宣肺为原则,麻黄可宣肺散寒、止喘,与麻黄合用可起到温肺散寒、平喘止咳的作用;半夏与射干合用能够降气化痰;五味子具有收敛肺气、抑制肺气外散之效;细辛和生姜有助于温肺化软,大枣主安中,多药合用能够清肺、止咳、平喘。同时,在用药加减方面,注意结合患儿的主诉特点进行对症施治,对于缓解患儿的症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显示,干预组的咳嗽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咳嗽为CVA患儿的主诉症状,该结果提示中医药治疗有利于促进CVA主诉症状缓解,缩短疗程,可显著减轻患儿的痛苦。同时,干预组的复发率、主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说明该中医药治疗方案的长期疗效好,在改善患儿病情的同时,还有效降低了不良用药反应。

综合上述研究和讨论,射干麻黄汤随症加减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确切,且该方本身不寒不热,比较温和,患儿少有不良反应出现,治愈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应用。

参考文献:

[1]陶迪,司振阳,张骠.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13(04): 485-486.

[2]张哲,舒兰.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导报,2011,17(10): 94-96.

[3]袁斌,赵长江.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08(12): 1444-1446.

编辑/哈涛

猜你喜欢

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中医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概况
中西医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病研究进展
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
辨证论治小儿慢性咳嗽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