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2016-11-19何丽张九进梁宇峰
何丽 张九进 梁宇峰
【摘要】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分别使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的治疗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使用氨茶碱治疗,试验组患者则接受多索茶碱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评价。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4/47),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5.5%(12/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氨茶碱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展开多索茶碱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多索茶碱; 氨茶碱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138-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4.077
作为临床一项常见的疾病,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慢性变态反应性气道炎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气促、喘息、咳嗽、胸闷等。现阶段,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及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并且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如果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情况严重时可能会发展成为肺气肿或者肺心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以往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时,通常采用氨茶碱的治疗方法。但经研究发现,氨茶碱的药效比较慢,且存在比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难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找寻出一种高效、可靠、安全的支气管哮喘治疗方法,已成为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2]。基于此,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例,就多索茶碱与氨茶碱这两种药物的疗效展开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24~73岁,平均(42.6±3.7)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7±1.1)年;16例并发气胸,10例并发纵隔气肿,9例并发肺不张,5例并发支气管扩张,5例并发支气管炎,2例并发间质性肺炎。试验组患者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24~79岁,平均(43.8±4.2)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3±0.9)年;15例并发气胸,11例并发纵隔气肿,8例并发肺不张,6例并发支气管扩张,4例并发支气管炎,3例并发间质性肺炎。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均呈阳性,其肺功能情况: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超过200 ml;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超过20%。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以及哺乳期、妊娠期等患者。
1.2 治疗方法
在所有患者入院后,对其及时展开常规综合治疗,具体包括吸氧、抗炎、止咳、抗感染、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内容。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氨茶碱治疗,具体操作为:在25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250 mg氨茶碱(河南润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2 ml:250 mg),随后对患者展开静脉滴注,滴速为20~25滴/min,2次/d。试验组患者接受多索茶碱治疗,具体操作为:在100 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300 mg的多索茶碱(云南永安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 ml:100 mg),随后对患者展开静脉滴注,滴速为20~30滴/min,1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 d,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药物治疗效果以及心律失常、失眠、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如咳嗽、喘息等完全消失,肺部喘鸣音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包括咳嗽与喘息等症状改善显著,肺部喘鸣音明显减少;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的现象[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8.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5.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此种环境下,人们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概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对其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4]。对支气管哮喘展开分析,其为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高反应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对患者肺功能的损害尤为严重,临床一旦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极有可能导致肺气肿的发生,进而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5]。
支气管哮喘疾病作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主要为支气管平滑肌出现明显痉挛,支气管黏液明显增加以及支气管黏膜异常肿大等,进而使得患者机体气管出现变态性反应以及炎性反应,最终引起该病的发生[6]。在治疗方面,主要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对组织与器官缺氧状态进行改善,同时消除慢性炎症,促进气道高反应性的降低。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得知,茶碱类药物对呼吸道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并且广泛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中。但是,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其治疗比较狭窄,容易出现静脉途径的不良反应。文献[7]显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展开氨茶碱药物治疗时,在早期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失眠、易激动、惊觉等不良反应。此外,当患者的血清浓度超过20 mg/L的时候,容易出现心动过速以及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症状;当血清浓度超过的程度达到40 mg/L时,容易出现高热、脱水、惊厥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心脏停止等现象。
另外,有不少研究者将多索茶碱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多索茶碱是一种新研制出来的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其结构主要是在氨茶碱分子结构的N-7位增加了一个3-二氧戊环结构。多索茶碱能够利用多种途径来有效的缓解支气管痉挛症状,以便降低高反应性,逐渐缓解呼吸道平滑肌痉挛,同时,还具有增强呼吸道收缩功能的效果。分析多索茶碱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对细胞因子以及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进行有效抑制,从而达到控制呼吸道慢性炎症进一步发展的目的;其二,通过对呼吸道平滑肌细胞中的磷酸二酯酶激活蛋白酶A与G进行充分抑制,进而有效降低患者呼吸道的张力以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此外,经大量试验研究发现,与氨茶碱的治疗效果相比,多索茶碱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为其10~15倍,且在半小时内便可见效,待起效后,药效的持续时间更是高达12 h。
本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37/47);在不良反应方面,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5/4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12/47),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罗永红[8]的相关研究结果相吻合,表明在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多索茶碱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氨茶碱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相比于氨茶碱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展开多索茶碱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充分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童国强,熊小明,罗于琳.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J].江西医药,2014,49(2):142-143.
[2]许世申,陈达明.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2):1-3.
[3]卢彩作.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2015,8(6C):45-46.
[4]王涛,裴复阳,宋晓萍,等.小剂量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NO浓度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9):122-124.
[5]肖震.布地奈德鼻喷剂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142-143.
[6]孔庆平,陈建稚.甘草甜素和多索茶碱联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7):27-28.
[7]邹同祥.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9):254-255.
[8]罗永红.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3,25(12):102-103.
(收稿日期: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