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理论成果现状分析

2016-11-19李丹丹

体育师友 2016年4期

李丹丹

摘 要:基于知网目前有关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文献期刊整理得出:各界一致认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打破传统体育课、符合身心发展、激发兴趣、利于健康、对教师具有很大的挑战。研究路径通过现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了解现状的维度:师资、场地器材、课程实施、课程设置、评价。存在的问题:师资既有数量的缺口也有专项和质量的跟不上、场地器材不足、管理系统未合理分配、理论研究缺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标准和教学评价标准没有参考依据,给出的建议是针对存在问题一一提出。

关键词:上海市教学;高中体育专项化;专项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4.012

体育课一直和“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联系到一块,学生的体质健康一直抓着国人的眼球不放。无论是我国学校体育自建国以来实施了从模仿苏联的“劳卫制”到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的“健康第一”,还是上海市教委此次的“高中体育专项化”都是一个目的:为了学生的健康,为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提高体育学科及体育教师的地位。

1 缘起

在中国知网以“高中体育专项化”为关键词搜索文章共25 篇,其中硕士论文4篇,期刊21篇。时间还在改革开放不久的1983年晏春旭就首次设想高中体育设专项课,且对设置专项课的原则、组织实施和现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计划几乎无差。而随后1988年严祯荣的《体育教育专项化初探高中及高等院校体育改革初步设想》提出实施体育专项化的教学。严祯荣是基于我国在21世纪要成为体育强国的背景提出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体育骨干和体育尖子,似乎偏离了教学。以上算是我国高中体育专项化的雏形,后续的我国其他省市出现的体育“选项课”也可以算是专项化教学的过渡。2012年上海市教委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通知》(沪委发[2011]15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本市体教结合工作的意见》(沪委发[2013]3号)背景下开始了国内先行的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目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沪教委体[2015]57号文件关于印发《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中明确了此次改革的意义:“实施“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有利于以体育课程改革引领高中体育工作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学各学段学校体育的联动建设。”文件中明确课改的主要任务、组织实施、管理保障[1]。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的改革由于开展时间较短目前学者的研究理论成果处于初步阶段。

2 高中体育专项化的概念

在调研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学生进行选项后打破传统年级、班级概念采用每周80时分钟专项化小班、分层教学形式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目的是通过三年专项学习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提升体育素养、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1]。

3 研究现状

目前的文献研究集中在专项化实施的必要性、专项化教学开展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从教师、学生、校组长、专家几个方面,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3.1 专项化实施必要性

文献中学者们对于专项化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致认为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符合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主体、满足学生对于体育理论和实践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师业务水平[2-6]。俞彪以静安区专项化开展为例提出实施改革的必要性:“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尊重青少年个性需求,提升体育课程效益;传授青少年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普及青少年体育项目,拓宽“选苗 、育苗 ”空间”[2]。苏全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张学明比较传统体育课得出专项化教学:通过专项化教学加快学校改革的步伐、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激发学生兴趣”[3]。时间最近的2016年李世宏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 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贯彻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必要措施;适应学校体育实现“三位一体”目标的客观要求;贴近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需求;体现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性的需要” [4]。

3.2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刘蓉姗调查了第一批试点的17所中学专项化教学的师资得出学校现有的体育师资配备及体育教师的各方面专业能力还不能够满足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的需求。提出建立该背景下体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必要性,以及提供了建立标准的维度,体育教师应该接受专项化的培训[5]。苏新全以复旦附中为例,从师资现状、场地设施、课程设置、教学授课情况、教学教材、学生和教师对改革的认识与态度、教学评价全面了解情况。得出影响教学改革和实施的效果的因素是高考、教师、领导、体育场地、教学评价。给出实行“高考体育”、建立师训平台、利用社区场地资源、加强教学评价标准体系开发、完善改革的理论研究[3]。刘敏从教学组织结构及专项教学规章制度、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课程管理、教学条件管理四个方面了解专项化背景下体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得出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组织管理现状:“第一,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实施方案、计划、教学大纲由上海市教委专家审议后实施,专项教学计划多数由体育教研组集体讨论制定,少数由教务处制定。 第二,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多为小班化教学、主要采用“80+40”教学模式、运用分层教学法、专项学习评价多数由体育教研室制定。 第三,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教学课程内容设置受场地设施师资条件影响多为传统体育项目、选课方法主要采用填写志愿方法、选课时间在高一下学期、每周课时为 3 节课、以综合考虑原则编排课表。 第四,师资条件及场馆设施是影响专项化教学的主要因素、专项教师的周工作量普遍较重、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有待转变” [6]。

俞彪从专项课程开展、监督规范、阶段评估展现了改革实施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发现专科课程的需求供给,体育教师、管理协调、运动风险的问题。为接下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面的推广到质的提升、学校需求转为学生需求、短期机制和长期机制并存[2]。

目前的研究成果更多的体现是基于现状的调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调查现状的维度也是:师资、场地器材、课程设置、教学效果。集中反映的问题有第一:师资数量、项目、能力上的缺乏。第二:管理体制,管理系统的统筹能力并不能满足当前的改革。

3.3 研究视角

四篇硕士论文中无论是以某校为例还是某个专项的实施,以教师(组长)、学生、学校(校长)、专家为问卷对象。文章的内容先根据调查结果来分析。林娟通过排球专项的实施展现体育专项化教学的开展现状和遇到的问题;刘蓉姗分析的师资现状;苏全新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改革效果的因素;刘敏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分析。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提及的分层教学,陈副平提出了分层的原则和实施。李世宏第一个提出对概念的界定,在师资问题和管理体系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其余期刊文献都是在书面上对课程改革实施现状的报道,理论上给出建议。

4 小结

第一,各界一致认为高中体育专项化打破传统体育课、符合身心发展、激发兴趣、利于健康、对教师具有很大的挑战。第二,研究路径通过现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第三,了解现状的维度:师资、场地器材、课程实施、课程设置、评价。存在的问题:师资既有数量的缺口也有专项和质量的跟不上、场地器材不足、管理系统未合理分配、理论研究缺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标准和教学评价标准没有参考依据,给出的建议是针对存在问题一一提出。第四,给出的建议是一带而过的“建立师训平台”、“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师资问题凸显,建立什么样的师训平台,提高教师哪些能力成为加快改革步伐的“油门”。

参考文献:

[1]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 [2015]57号文件.

[2] 俞彪. 中小学开展体育课程专项化的可行性和发展路径 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 体育科研,2015, 05:34-38.

[3] 苏新全.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 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

[4] 李世宏. 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 题与实施策略[J]. 体育学刊,2016.01:121-126.

[5] 刘蓉姗.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背景下体育教 师专业能力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

[6] 刘敏.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管理现状及建议研 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