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绰号变成新商标

2016-11-19范杰牛强张军

农家顾问 2016年4期
关键词:花生果正阳县花生仁

范杰 牛强 张军

在河南省正阳县,只要人们提“老窦家”,都知道说的是该县政协委员、退伍军人窦明顺创办的正阳县恒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老窦家”牌花生果。

年愈5旬的窦明顺,1982年退伍后被安置到县机械厂当工人,由于种种原因,1996年年底,厂子彻底垮了。面对下岗,窦明顺没有气馁, 1997年3月他带领40多名下岗职工创办了正阳县恒盛方便面厂。

创业不是一帆风顺的。到2001年底,由于方便面市场饱和,公司生产的“恒盛”方便面销售面临困境,再加上设备老化、经营粗放,企业一度处于半瘫痪状态。正在此时该县政协、县人武部、县工商局组成的“农”字号和“兵”字号企业实施品牌战略转型升级调研组走进窦明顺的车间实地调研,现场把脉,帮助老窦家转产适应国内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依靠品牌闯市场。窦明顺先后被县工商局、县人武部、县工商联选派到省、市、县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退伍军人企业家等转型升级技能管理培训,事后窦明顺大开眼界,瞄准国内花生品牌市场,结合正阳县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的优势,决定在花生产业上做深加工文章,将自家生产的“面疙瘩”转变“长生果”。

2003年窦明顺通过考察论证,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一座年产花生果5500吨、花生仁2000吨初具规模的花生分选厂,之后又把企业更名为恒盛食品有限公司。为节省资金,他借鉴别人的经验,自行设计制造花生炒货设备,凭着自己在机械制造方面的功底,他先后设计出既省电、省力、节时,好操作又翻动均匀的花生炒货和烘干池,解决了传统花生果在筛选、炒制方面的问题,实现一条龙的自动化生产。

2004年3月,县工商局商标股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如果把你的老绰号“老窦家”注册成新商标,打响花生炒货品牌,他的花生长生果市场前景会更广阔。精明的老窦一点就通,在该局商标股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过去的“恒盛”商标变为“老窦家”新商标,正式注册名为“老窦家”牌五香多味花生果、花生仁、花生油3个食品系列12个品种,形成“老窦家”商标品牌。于是,他购置一台电脑,建立了“老窦家”牌花生果网站,在北京、广州、武汉等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窗口,并在各大超市设立“老窦家”牌花生果销售专柜,终于打开了全国销售“老窦家”牌花生果市场,销售利润也翻了一番,他炒制的花生果品质好,口感好,品牌更好,可是没有注册商标前每千克最多12元钱,注册商标后,最高档的多味花生果1千克能卖40多元。

创业思源,富而思进。2010年以来,窦明顺采取了“公司+科研单位+商标+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实行“农超对接”和“农企对接”,按照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的办法,分别与该县的彭桥、熊寨、寒冻、王勿桥、油坊店5个乡镇的农民签订了优质花生远杂9102、抗黄1号、正花1号种植合同,并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予以收购,迅速在周边地区发展优质花生繁育基地近1400公顷,优质花生商品基地2万公顷,有效地推动“订单农业”发展,也拉动了农民增收,该公司成为全市花生产业化“龙头企业”。

目前,窦明顺创办的公司固定资产达到1600多万元,年创“老窦家”牌花生果、花生仁、花生油的利润达160多万元,先后安排300多名退伍军人、下岗职工、青年民兵在公司就业,与5个贫困乡镇50个贫困村结成“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帮扶对子,通过“公司+合作社+科研单位+基地+商标+农户”的经营模式,培养出500多家花生产业的精准扶贫示范户,带动80%以上的民兵产业脱贫示范户依靠“订单农业”种植花生脱贫致富。窦明顺先后被当选为正阳县工商联合会副会长、正阳县政协第六至八届委员,分别被省、市、县授予优秀民营企业家、退伍军人自主创业标兵、产业扶贫状元、光彩之星、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花生果正阳县花生仁
虎大王的皇冠
自然干燥法光照对花生果中黄曲霉毒素和酸价的影响
影响花生果安全储藏的环境因素研究进展
2021年正阳县“沃夫特”复合肥在夏花生上的肥效示范
花生仁小档案
正阳县
花生仁奇遇记
典型品种花生仁力学特性研究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设计
正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