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合唱团声乐训练探究

2016-11-19俞惠飞

艺术评鉴 2016年4期
关键词:合唱团高职学生策略

俞惠飞

[摘要]高职学生合唱团在声乐训练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声音虚、音量小、声音白、位置低、高音挤、喊、紧、低音压、撑、垮等一系列的声音问题,针对学生合唱团圆出现的声乐问题,笔者作了一些有效的训练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合唱团;声乐训练;策略

随着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飞速发展,合唱也在高职院校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合唱的美育、教育功能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这些合唱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让有音乐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有了锻炼和发展的舞台,还有效地补充了高职院校在艺术课程上的短板,通过多样的合唱活动和艺术实践,让更多的学生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这一年龄阶段学生声音上的优点是:干净、自然、音色统一;缺点是:声音虚、白、没有位置、音域窄、力度变化小等等。合唱团的日常声音训练就是要逐渐克服这些声音的缺点,让学生能更好地演唱各类合唱作品,同时又要很好地保留他们声音的优点。在多年的合唱团声乐训练中,针对学生的这些声乐问题,笔者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训练策略。

一、针对学生声音虚、音量小的训练策略

这主要是学生的演唱缺乏气息支持、找不到合适的气声比例造成的。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合唱团的基础声乐训练一般都是从呼吸练习开始的。刚开始可以用“s”来练习吐气,不仅要练长音的匀吐,还要做急吐、停顿等不同的吐气练习,让学生体会横膈膜及腰腹部的支撑感觉。为了增加训练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排练间隙或课余时间练习对墙吹纸,把一小张薄纸片贴在墙上,学生嘴巴离墙10厘米左右的距离朝纸片吹气,保持纸片不掉下来。

在呼吸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无音高的起声练习,如先用“ng”哼鸣,打开声音而不必受声音的高低限制,让学生去体会气息有比例地通过声带发音的感觉,像弦乐器的弓子碰擦琴弦一样,通过这个练习来寻找合适的气声比例。开始时用中等的力度和气息,在中间的音区练习,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找到最自然的感觉后,在无乐音哼鸣的状态上把乐音装进去,并保持好气息的状态,就能慢慢找着演唱时气息和声音的比例;另外还可通过儿时无声和有声的嘟舌练习游戏锻炼气息的控制能力和身体的放松状态。

二、针对学生声音白、没有位置的训练策略

刚进入合唱团的学生对声乐还没有任何概念,没有歌唱位置的白声是他们的自然状态。所以日常训练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心里建立一个美好声音的标准,可以让他们多听一些优秀合唱团的录音范本。我们都知道好的声音应该是畅通圆润的,应该有纯净的音色、有较高的发音位置和良好的共鸣。只有他们认可这样的声音标准,才会去模仿它、去追求它。

解决声音白首先要训练学生打开内口,用“ng-a”母音过渡方法,在张嘴哼鸣“ng”的状态下打开会厌软骨过渡向“a”母音,但要注意“a”母音别习惯性地往外唱,而是要顺着打开后的鼻咽腔通道往上走,这样内口就打开了,声音就有了基本的共鸣。如果这一阶段学生理解不当,出现压舌根的声音,则可以通过“ng-e”“ng-i”等母音过渡方式来训练咽壁肌肉群,尤其是强调上咽壁肌肉对声音的引导动作,并结合抬眉毛、保持微笑状等外部状态,加上气息的支持,让学生把声音通过立起来的咽壁送往上方,寻找上部共鸣,再结合一些相关的练声曲就能逐步解决声音白和没有位置的问题。

用哼鸣过渡到其他母音是训练声音高位置最常见的方法,不论过渡到什么母音,都要始终保持哼鸣时气息对上部集中而持续的冲击感。用闭口母音带开口母音也是训练声音高位置的好办法

日常声乐训练中,保持声音高位置的训练可以多用下行式音阶来练习。

三、针对学生高声区挤、喊、紧的训练策略

拓展高声区是每个合唱队员都会碰到的难题,进入高声区挤捏喉咙和喊叫也是学生演唱中最常见的问题。解决高音区问题:1、可以用前面讲过的非乐音哼鸣起声练习,逐渐把声音带向高声区,找到合适的气声比例后再加上音高演唱。2、也可以用“拉警报”的办法把声音滑向高声区停在某个音上,来体会唱高音时横膈膜、声带、喉部肌肉及咽壁的感觉。3、可以用生活中大笑的声音“哈”从低到高循环往复,然后可结合音高练习真假声的衔接和过度,很有效果。4、还可以用学猫叫“miao”的声音逐渐带出音高来训练高音,这个练习对女声特别有效:

拓展高声区的练声可以用跳音、断音、连音逐渐过渡的办法让学生慢慢站稳高声区:

练习时提醒学生要有积极的气息支持,声区过渡要提前换声,保持声音始终贴着咽壁吸着唱,注意声带要有相应的挡气动作才能保证喉头的稳定,随着音区上升,声带要适当打开,保持声带的适度闭合、边缘震动,才能让高音听起来不挤而且还能保持纯净明亮的音色。

男高音的高声区解决起来相对要困难些,在合唱团的声乐训练中,男高音进入高音区首先要学会假声。先唱放松,把假声唱集中,再通过气息压力逐渐往里掺适量真声来扩大音量,为避免喊着唱,要提醒学生始终保持假声感和吸着唱的状态。

四、针对学生低声区压、撑、垮的训练策略

这主要是学生(尤其是唱低声部的学生)想唱出浑厚饱满的中低音又方法不当造成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饱满的低音不是靠压和撑装出来的,因为压着唱会让声音显得僵硬和笨拙,还会影响音准;撑着唱会影响声带的闭合,使声音失去应有的音色和弹性,漏气的低音也不可能有好的位置和共鸣,肯定垮。

其实低声区的演唱方法和中高声区没有明显区别,也需要有气息的支持、喉咙的打开,咽壁的挺拔,只是需要注意随着音域走向中低声区,声带要有意识地闭合,通过适度拉紧声带,使声带能自然有效震动,发出清晰而松弛的基音,再通过打开的内口,挺拔的咽壁,让声音随着咽腔管柱体往上下两头延伸,去寻找一种整体共鸣音色。只要保证咽腔的畅通和良好的声带基音,声音进入低声区后,喉咽腔、胸腔的共鸣会自然产生,不用压不用撑就能唱出清晰、松弛、圆润而饱满的低音。需要跟学生强调的是低声区同样需要保持上部共鸣(低音高唱),保持口腔的外收内开,才能让低音清晰圆润而又不垮。

当然,学生合唱团的日常声乐训练还要坚持以下两点:1、坚持集体练声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通过个别辅导可以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有利于学生个人演唱能力的快速提高,而集体练声又可以通过相互倾听和模仿,最大程度地保持学生音色的统一。2、坚持单声部练习和多声部练习相结合,单声部练习可以解决学生演唱中共同的、基础性问题,而多声部练习则可以让不同声部在各自相对常用的音区里演唱,更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这不仅可以解决声部内的统一整齐,还可以训练和声音准、解决不同声部问的共鸣和谐,更好地为合唱作品服务。

声乐训练是学生合唱团的基础训练,声乐训练水平的高低不仅决定了学生的演唱能力,而且关系到合唱团的排练效率、曲目选择、风格把握乃至演唱自信心等等,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声乐上学生都是未经开发的宝库,只要我们肯专研、能坚持、愿意奉献,高职学生合唱团一样能唱出高水平。

猜你喜欢

合唱团高职学生策略
青蛙合唱团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Passage Four
好戏正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