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研究
2016-11-19齐晓芳
齐晓芳
[摘要]民间音乐是民间智慧和乡土知识的结晶,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河北省民间音乐发展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北省民间音乐发展面临新的形式,部分传统民间音乐形式的日渐萎缩给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论文主要针对河北省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保护问题展开研究和分析,从河北省民间音乐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河北省民间音乐传承和保护的有效措施,为促进河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音乐;传承;措施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各地文化部门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保护问题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作为民间文化资源丰富的大省,河北省民间音乐资源和艺术种类繁多,目前已经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的民间音乐已经达到26项,如承德清音会、正定常山战鼓、唐海的唐山花吹等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一直以来,河北省都非常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转型的文化改革战略目标。随着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北省民间音乐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等传统的民间音乐形式出现日渐萎缩的现象,曲种和剧种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亟待采取有效的措施和适宜的传承方式对河北民间音乐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一、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现状
河北省民间音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地域广阔和丰饶的物产为河北省民间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河北省民歌就已经在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劳动中发展形成了基本的雏形,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和不断丰富,河北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经演变成我国备受重视的文化遗产。河北民歌作为河北省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是民间智慧和乡土知识的结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北省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除此以外,宗教音乐、戏曲音乐和宫廷音乐等多种民间音乐形式也是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河北省民间音乐的发展现状来看,河北省民间音乐资源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民间音乐的传承多以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承,随着众多国外文化元素的不断流入和新的文化艺术形式的出现,现代青年人对国外文化的渴望和追求越来越高于对传统民间艺术和国粹的渴求,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适合民间音乐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日渐贫瘠,传统曲目缺乏创新和与现代音乐元素的结合,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遭遇危机。大量民间音乐形式和民歌由于缺乏整理和重视,仅在村落等小的范围内流行或仅仅在一些重大的节日才能出现,很多民歌和其他音乐形式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最终走向消亡。
首先,在通俗文化迅速崛起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的不断变化,河北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传统的河北民间音乐从动作表达和唱腔以及内容方面逐渐表现出和本时代背景下需求不相匹配的问题,从而导致其逐渐为当下年轻人所冷落。河北民间音乐多是在过去生产条件比较落后、信息沟通不畅的乡村地区创作产生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民间音乐很容易唤起劳苦大众悲愁的情绪,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间音乐所在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传统民间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和变化的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小,难以激起现代年轻人的兴趣,造成河北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些已经流传数千年的民间音乐形式濒临失传。
其次,随着人们传统观念的不断变化,河北民间音乐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传统民俗活动日渐减少。河北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乡土特征和浓厚的民风民俗,常见于民间较大型的民俗、祭祀和庆典活动中,如廊坊霸州胜芳音乐会、邯郸永年吹歌等等,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为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舞台和生存的文化氛围。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传统观点受到来自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乡土氛围逐渐发生改变,传统的民俗活动和环境场所越来越少,尤其是乡村地区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导致传统的原生态艺术失去了施展的空间和环境,民间音乐形式发展举步维艰。
再次,传统传承模式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从目前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体制来看,家族传承和师徒制一直是多数民间艺术形式的主流传承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多为口传心授,缺乏相应曲谱的文字记录,口口相传的方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给艺术作品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一方面,狭窄的传承渠道造成接受民间音乐的受众群体小,传授对象缺乏主动意识,从而导致民间音乐的传播受到限制,不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使人们对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热情逐渐消散。此外,从经济角度来看,由于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撑,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河北民间音乐艺术抵御现代文化冲击的能力越来越小,民间音乐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缺乏有力的经济推动。同时,经济支持力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河北民间音乐艺术的保护行动的开展,无法满足传统民间音乐的开发和利用的要求。
二、河北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对策分析
河北民间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非常饱满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是传承河北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化,西方文化的元素不断涌入,导致国内传统文化的传承遭遇危机,河北民间音乐的发展受到严重的挑战。随着老一代民间音乐艺人的不断离世,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国粹接受意愿不强,导致传统的河北民间音乐有逐渐走向消亡的趋势。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河北民间音乐发展加以保护,并探寻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传承方式以保证传统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民间音乐作品搜集和挖掘工作,加大民间音乐保护力度
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发展起步较晚,最近几十年文化部门才陆续开始对民间音乐文化形式和音乐作品的搜集和挖掘整理工作,限于工作人员能力水平较低,民间音乐作品搜集整理工作进展缓慢,导致很多优秀的饱含传统文化民间音乐作品没有被及时发现和保存。从政府和文化部门角度,应不断加强对民间音乐的搜集和挖掘整理工作,使珍贵的民间音乐作品能够被及时保存。同时,对一些已经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河北民间音乐项目如鼓吹乐、笙管乐、船工号子等,应从政府层面加大保护和扶持力度,在经济上、政策上以及精神上采取相应措施对这些传统艺术项目进行鼓励和帮助,以推动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
2、积极营造良好的民间音乐生存环境,提高群众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
民间音乐的发展需要植根于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生存环境,在现代文化环境下,传统民间音乐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西方文化元素的冲击更给民间音乐的传承造成了困难。在此背景下,必须以创新的思维意识重新审视河北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立足实际,积极营造适宜传统音乐艺术发展的生存空间和文化氛围,尤其是农村传统艺术活动的开展对于保护传统民间音乐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促进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应适当结合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以传统文化带动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利用经济发展形成对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有力支撑,为传统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密不可分,在营造民间音乐良好文化氛围和生存环境的同时应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民间音乐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激起民众对民间音乐形式的追求和渴望,唤起民众对传统国粹的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改变河北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
3、依托高校音乐教育促进传统民间音乐传承,培育传承人才
从目前河北省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现状来看,在文化传承方面正处于“青黄不接”的阶段,究其原因除了思想方面认识不足以外,传承者生活保障困难也是造成其无心发扬传统国粹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制定优惠的人才培养政策的同时应加强地方高校和中小学音乐教育,通过传统音乐教学的熏陶和影响,使新一代青年熟悉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精选部分优秀的民间音乐作品在高校和中小学音乐课堂进行赏析,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通过一系列活动唤起学生和老师对于传统民间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形式,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喜爱,使学生在接受民间音乐熏陶的情况下能够深刻的了解河北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间音乐的博大精深,从而为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基础。
三、结束语
河北民间音乐经过漫长时期的文化积淀,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瑰宝。随着民间音乐生存环境的变化和西方文化因素的冲击,河北省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遭遇危机。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多方面力量和资源,从政府到社会各个阶层都应积极参与民间传统音乐的保护,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民间音乐的保护力度,优化河北省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并从高校和中小学音乐角度,加强在校学生民间音乐欣赏能力建设。总而言之,河北省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任重道远,采取积极有效的民间音乐保护措施,制定正确的符合地方民间音乐发展趋势的科学发展路径,有助于推动河北民间音乐艺术科学、良性和持久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河北民间音乐发展的困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