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屈原》唱段《离别之歌》演唱常见问题之我见
2016-11-19易雪林
易雪林
[摘要]歌剧《屈原》是施光南先生创作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其中女主角婵娟唱段《离别之歌》是女高音的主要唱段。作者在演唱《离别之歌》这一唱段时,借鉴了众多歌剧演员和参赛选手的演唱,结合自身的演唱总结经验并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唱段《离别之歌》;演唱;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唱段《离别之歌》是歌剧《屈原》中婵娟重要的唱段之一,也是很多音乐会和参赛备选曲目中,常以女高音独唱的形式来演唱。笔者在学习和演唱《离别之歌》时,参考了王静、雷佳的演唱,从中吸收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在观摩一些大型赛事选手们演唱的《离别之歌》后有了颇多感受,现就本人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见解。
一、呈示部分的节奏问题与解决方法
呈示部容易唱成散板。呈示部演唱时,很多歌唱者为了表现柔板的速度和婵娟虚弱的状态,将速度唱的特别慢,从而唱成了散板,没有了节奏,丢失了音乐形象。
根据笔者演唱《离别之歌》的总结,在演唱这个部分时应该要做到在正确运用气息的基础上有节奏、有情感的演唱。首先要朗读歌词,这个部分的歌唱节奏与歌词语感是一致的,要像诉说一样来表达婵娟气如游丝的状态。要求歌唱者对声乐技巧和情感表达都要有很好的驾驭能力。将音乐节奏感和语感充分的结合起来,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二、中间部分结束句的音准问题与解决方法
中间部分最后一句容易跑调。(谱例1)很多演唱者在演唱这一句时会在找不到音准。
本乐段宣叙性较强,这一乐句进入歌唱性较强的乐句,在歌唱中最直接的办法是钢琴声部进入G宫系统调的时候,这一句有一点离调的感觉。同时右手声部的和弦中已经给出了声乐声部的第一个音,只要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内心有钢琴声部的音乐也能很准确的找到音高。
三、尾声部分与钢琴伴奏的配合问题与解决方法
尾声部分中钢琴伴奏主题旋律往往容易被忽略(见谱例2)。该女高音独唱作品,钢琴伴奏非常的重要,时刻烘托、渲染着音乐的发展。这里我要提出的问题是,尾声部分最后两句“我真幸福,我多快乐!真幸福,多快乐!”,很多选手在演唱时钢琴声部的主旋律没有弹奏出来,导致处于二声部的声乐声部显得特别强。与婵娟即将离去的人物形象不符,破坏了作曲家想要表达的音乐形象。
其实这个部分音乐的主旋律是在钢琴声部,声乐声部是婵娟喃喃自语的辅助二声部,钢琴声部弹奏的是婵娟人物形象的主题性音乐。钢琴伴奏声部要很流畅,将音乐旋律连贯的大线条弹奏出来,歌唱者也要在主旋律中演唱这最后的两句。声乐声部和钢琴声部缺一不可,这是对婵娟人物形象的最后演绎,声乐声部在主旋律中结束,婵娟的生命也在这主题旋律中得到升华。所以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与钢琴伴奏有高度默契,演唱时心中时刻要有钢琴声部的旋律。
四、整首作品的音色变化问题与解决方法
演唱歌剧要区别于一般创作型歌曲和艺术歌曲,要求演唱者拥有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适当地调节声音的能力,使作品每个部分更具有戏剧性的对比,所以在音色上应该是多变的。
就《离别之歌》而言,整首作品音色不宜过亮。作曲家在创作歌剧《屈原》时试图将民族音乐素材,与西洋发声法、西洋歌剧形式结合进行创作,使宣叙调和咏叹调灵活的连接与转换。因此在内心深处将婵娟角色的定位并不是戏剧女高音,从施光南先生钦点王静扮演婵娟一角就可以看出,整体来说该作品在演唱上需要假声多一些的混合声音色。
呈示部分根据《离别之歌》的特定故事背景,在音色的处理上更加贴近人物的心理状态,在演唱的时候要运用假声多一些的混合声来塑造人物形象。
中间部分第一展开乐段,间奏出来以后“我是穷人家的女儿……”婵娟内心充满了回忆和感激,一个少女的形象就传神般地突显出来了。根据婵娟人物的内心变化,这个乐段在音色上较之前相比,在真假混声的基础上,真声的比例要相对多一些。用较明亮的音色来塑造婵娟活泼向上、积极可爱充满回忆的少女形象。那么这就要求演唱者在演唱时将头腔共鸣集中,气息送到头腔的共鸣点,将共鸣点唱亮,使声音轻快、流畅且明亮的演唱出来。声音的支点要放在中支点(中山装第二颗扣子处),在咬字上,着力点要靠前,使字唱得清晰亲近。
中间乐段第三、四展开段,这个部分音域较高,表现的是婵娟较成熟的英雄形象,在演唱时音色上假声多一些的音色来演唱,共鸣腔体充分打开,气息扎实沉在腰腹问,共鸣点唱块状。声音支点用下支点(中山装第四颗扣子处)来演唱,用厚实有力的声音来表现婵娟英雄性的一面。
再现部分,在音乐上要处理得比第一段更加细腻,这个部分也是婵娟最后的告别。这一部分在上音色与引子部分应相似,用假声多一些的混合声演唱。避开高位置的亮点,较中间部分相比,歌唱状态唱厚实一点。尾声部分较呈示部分来说音色上更加虚弱,演唱时音色处理得柔和暗淡些。只有处理好了这些音色上的变化,才能将婵娟形象鲜活生动的表现出来。
结语:歌剧作品的演唱是民族声乐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只有充分了解的歌剧作品的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拥有娴熟的声乐发生技术,才能塑造好婵娟生动而饱满的艺术形象。本文主要是笔者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演唱,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均已在论文中阐述。对演唱《离别之歌》时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离别之歌》的演唱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