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有效讨论的实践与探索
2016-11-19汪洁
汪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与深入,探究讨论这一教学形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所谓讨论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讨论释疑,从而得出结论,理解并掌握知识,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本文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讨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改;讨论;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49-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与深入,探究讨论这一教学形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运用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一形式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更因为这是一种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知识的教学方式,是完全符合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的。
所谓讨论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就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讨论释疑,从而得出结论,理解并掌握知识,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嘴,使他们能谈”,而讨论就是一种谈的方式。那么是不是任何课堂,任何时间,任何内容都可以展开讨论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些无组织无目的无要求的讨论只能使教学变得拖沓乏味,课堂乱而无章;相反的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不仅能够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得巩固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众所周知,我们的语文是一门集听、说、读、写于一体的基础性课程,说的训练在语文课堂上是非常频繁的。因此,讨论作为一种说的形式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展开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讨论呢?
一、有效讨论的课堂要求
首先由于讨论至少需要两个人,因此决定了个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其次讨论是需要达到共识的,它不是简单的你和我的观点叠加,他需要每个人都能积极发言、抗衡、融合,因此他需要个体之间的差异和认同,此外讨论还需要相对民主和谐的环境,学生才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那么,在这些要求之下,小组合作的课堂学习模式似乎更能为讨论学习提供肥沃的土壤,培育出五彩缤纷的思想之花。事实也确实如此,由于每个小组的建立需要兼顾公平和互补原则,使不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点以及性别的学生组合到一起,以达到学习互帮互助,取长补短的目的。因此小组学习模式的课堂更能够使讨论趋向多元化完整化,得到更综合更有创造性的见解。具体的操作就是以4到6人为一小组,由小组长来主持讨论,先在组内轮流发言,然后选出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班级交流。各组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由一组负责展示,其他各组在认真倾听以后提出质疑和评价以达成班级共识,也可以就不同的但有联系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每两个小组完成同一个讨论题,再进行组间的对抗碰撞。这样的讨论既摆脱了一堂课就那么几个学生唱独角戏的沉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发言表达的机会,又使得知识得以迁移,组内成员得以沟通合作,增进了解。当然,传统课堂也可以在进行讨论的时候组成临时讨论小组,但由于成员之间的熟悉与默契程度直接影响讨论的效率,因此建议临时小组可以进行课前分配并保证相对稳定。
二、有效讨论的时机安排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讲的是一个教学的时机问题,那么讨论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它的展开也应讲究时机问题。课堂讨论的安排一般在教师备课时就已经明确了的,这是由教学内容、重难点以及教学的流程决定的。但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不同的个体对文本的理解也会不同,他们是不能被提前设置的,课堂实况千变万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作为一个观察者,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活动,在适当的时机组织讨论。比如在学习《藤野先生》这篇课文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认为鲁迅先生所说的,在仙台受到的“优待”是对当时日本歧视中国人的讽刺,但是也有人认为是鲁迅先生对于自己在异国能够受到了如此礼遇以后的肺腑感激。但是这个时候如果由教师简单说教来统一思想显然是难以服众的,这个时候就是讨论的最佳时机,如果能够及时组织学生来探讨一下这个“优待”的潜台词,那么我想不管是对知识的主动接受还是对错误认识的及时纠正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在对文本理解出现普遍性偏差的时候,或者学生在展示讨论结果时出现了模糊认识的时候,甚至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一时无法解答时,都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的最佳时机。时机把握得当能够促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讨论的内容原则
我们有时候会发现,讨论虽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如果盲目使用,学生的能力非但得不到提高,甚至还会养成说闲话的坏习惯。因此,在我看来,课堂讨论的有效开展还应遵循以下三个内容原则:
1.针对性原则。该原则要求讨论的内容必须体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能够围绕中心来讨论,做到有的放矢。一些与教学重点内容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无须进行讨论。比如《紫藤萝瀑布》这一课,文章虽以“紫藤萝瀑布”为题,但其中心主题却远远不止紫藤萝本身。作者在面对盛开的紫藤萝花,深受启示,抚今追昔,感悟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这种“托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的志和情才是应该深入理解体悟的内容。所以单纯的讨论紫藤萝显然是无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和解决这一重难点的,那我们可以设置诸如“作者在面对紫藤萝瀑布,他的感情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对生命有了怎样的感悟?”等等的讨论话题,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有清晰的了解,还能使他们对文本的把握更全面、更深刻,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探讨性原则。此原则要求讨论的内容必须是有可探讨性
的,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那么什么是可探讨性的呢?那些具有启发性,争议性和两难性的内容都具备可探讨性,简单说来,就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些能够引起人反思的,并非只有一个答案的,需要从多角度加以分析才能获得理性认识的内容都是符合探讨性原则的。例如在《窗》这一课的学习中,我并没有把对靠窗病人的人物分析作为讨论的重点,因为他心地的善良美好是没有争议的,任谁都会为他的崇高无私动容。但是这样的人虽完美却不真实,只能作为榜样来推崇和赞美。相反的,另外一个不靠窗的病人,他的自私冷酷看似也是没有争议的,但却成为了我那堂课上的主角。因为这是一个可探讨的人物,在他身上同样可以看到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影子,只是他却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同伴的死亡之上,他心中的那点善良也因为私欲倏忽即逝,而这恰恰就体现了人性的复杂。若简单地将其贴上自私、冷酷、无情等标签,显然是违背了作者塑造这一人物的初衷的。那么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对这一人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他们就会获得较为客观的理解,也会对人在面对私欲时应该做出的抉择有更深刻的启示和反省。
3.趣味性原则。即讨论的内容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让学生有兴趣来讨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容易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也能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所以不管是讨论的话题还是启发讨论的内容都应该尽量照顾到他们的兴趣爱好。比如在专题《狼》的教学中,我考虑到初一的孩子还比较天真幼稚,对于狼容易产生恐惧抵触的情绪,面对大量的生物学知识易产生厌烦感而缺乏兴趣,影响讨论的有效展开。于是我采用了孩子们都较为熟悉的灰太狼这一动画形象的口吻,设计了一个替灰太狼撰写个人履历应聘保安的环节,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对狼的综合性认识,那一节课,孩子们讨论的热情高涨,争相发言,妙语连珠。
四、有效讨论的注意事项
为了更好地发挥讨论对于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讨论要有准备有规则。不打无准备的仗也不打无组织的仗,讨论前师生都必须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发言准备,制定好讨论的规则,如讨论时的发言权,语气语调,以及用词态度,杜绝人身攻击。
2.讨论要有教师的及时干预。学生在讨论时,需要教师轮流在各组听取学生发言,当发现学生由于讨论一些问题而转移了中心的时候,应及时指导学生回归正题,确保讨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讨论完毕要及时总结。讨论一旦展开,必须进行总结,没有总结的讨论是无效的讨论,因为总结能让学生的认知完整化、系统化、条理化。总结既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教师点拨评价。
总之,讨论和阅读、笔记一样都是一种教学的方式,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而讨论又隐含着表达与倾听、奉献与索取的过程。因此有效地讨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态度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够高效地开展讨论这一种教学活动的话,一定能让语文课堂焕发新生,让学生爱上能“说话”的语文课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徐春华.略谈教学方法——讨论法的正确运用[J].才智,2008(12).
[3]郭碧华.浅谈课堂讨论的误区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23).
[4]汤华.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讨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03).
[5]任文硕.讨论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运用[J].教育与管理,2001(17).
[6]崔岐恩.教师新课程教学方法应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