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的实施需要过程性发展性评价
2016-11-19白云霞
白云霞
摘要: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评价对象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合作探究准备阶段的评价,是促进小组合作探究有序进行的向导;实践阶段的评价,是激发小组合作探究主动进行的标尺;成果阶段的评价,是拓展小组合作探究深化进行的强生针。我们要注重评价的开放性:参与评价人员开放、评价时间上开放,使每个组员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关键词:合作探究;评价;评价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47-2
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评价,评价对象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因为,在信息社会里,知识的数量已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知识更新又是如此之快,人们不得不终生学习。已经掌握的知识会很快地过时,自己需要的知识,不仅可以通过听教师讲课,更可以跨跃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己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挑选甚至挖掘。搜集、整理数据;提取出有用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才是立足于高科技信息时代的根本。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学生合作的意识不强,而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是十分必要的。在评价小组时,教师要一定注意学生合作的意识与态度表现,渐渐让学生形成很好的合作态度。让其积极参与,并认为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可以按照学生参与讨论与发言的积极性来打分、鼓励,一定要使学生入“合作学习”这个门。
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和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这样既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体作用,又能将学习纳入一个开放性的环境中;并通过对课前搜集处理信息和课后解决相关问题的充分关注,使学习的视野不再局限在课堂这个封闭狭小的圈子,而是放眼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在掌控好课堂的同时,注意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我们可以专门设计表格,用来记录学生的参与情况。这个参与情况应该既有量的表现,更要有质的衡量标准。每一节课都要记录,学期结束的时候汇总,放到学生的总成绩里面。
小组合作探究(简称小组合作)是化学课中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活动方式。它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但能否实现小组合作探究的有效性,突出小组合作探究的优越性,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主动性,就必须借助于评价这一催化手段。
长期以来,考试一直是学科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这种形式在学科教学以双基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是完全适应的,也是十分有效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最近一二十年来学科教学的目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继续要向学生传授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关注更多的领域,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学科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直至行为、习惯的改变与养成等,这些因素的拓展使得原来以考试为主的学科评价方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唤醒小组合作探究的真正意义。小组合作探究的评价应以“三维目标”为依据,对小组合作探究的准备阶段、实践阶段、成果阶段进行评价,贯穿于整个探究过程之中。其中准备阶段评价参照下表:
组员分工:实验者:,观察者:,协助者:,记录者:
4.材料准备充分
5.明确探究目标
探究目标是:
6.预计本次探究的结果
原因:
操作说明:上表为每次小组合作探究前,进行分工时由各小组填写。
对小组合作探究的实践阶段、成果阶段进行评价,帮助教师及时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索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适当方法,并有效地调整课程。这样通过开发多元化的评价,鼓励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评价和自我评价,老师也逐步转变角色,从“考官”的角色逐渐转变到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评价的角色。
化学学科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评价需要注意评价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受、对科学探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以及探究的结果等,宜采取多样化的方式,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表现评价。
以案例研讨1和案例研讨2为例:
是否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常独立提出问题,具有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已有信息提出化学问题,能否补充问题的必须条件。
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即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是否新颖。
提出解决
问题的假
设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化学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获取和加
工信息的
能力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否宽泛、内容是否丰富且有效、整理和加工的信息是否简约、有条理。
探究方法
的了解与
运用是否能运用文献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科学抽象方法、假说方法等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能否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能否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是否具有独立思考与反思的习惯和质疑意识。
能否与他人团结合作解决化学问题。
表达、交流
探究成果
能否条理清晰、完整地表达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否将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得出基本合理的解释。
能否用语言、文字、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学习成果。
评价反思
的能力
是否有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意识;
是否发现自己与他人的长处和不足;
是否能提出改进后续学习的具体建议。
教师评定
注:评价等级采用A、B、C、D、E五级制,其中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中等,D为合格,E为不合格。
案例研讨2——化学实验活动表现评价表(表3)
活动阶段评价项目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实验准备1.实验探究目标明确;
2.实验探究方案(a.自己独立提出的;b.与同学讨论研究的;c.教师提供的);
3.对实验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实验过程1.设计的实验方案(a.合理、简单;b.合理、复杂;c.不合理);
2.实验操作(a.实验操作规范;b.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实验;c.盲目尝试;d.基本不做,主要观看别人做);
3.实验记录(a.能够把观察结果及时准确地记录下来;b.没有做记录);
4.遇到疑惑的问题时(a.自己思考并设法解决;b.向老师请教;c.不了了之);
5.对待他人的建议时的态度(a.思考后有选择地改进;b.全部采纳;c.不愿听取)。
实验态度1.实验表现(a.积极参与;b.一般;c.应付);
2.节约(a.注意节约;b.一般;c.浪费严重);
3.实验清洁(a.保持清洁;b.一般;c.实验不清洁);
4.书写实验报告(a.认真;b.一般;c.不认真)。
实验结果1.对于未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质疑;
2.思考本次探究的改进及收获,并作了记录;
3.采用恰当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4.积极参与班级小组的讨论、交流。
教师评定
综合等级
注:评价等级采用A、B、C、D、E五级制,其中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中等,D为合格,E为不合格。
有人说:“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蕴藏丰富,价值连城。”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潜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应坚信学生有属于自己的发展潜力,要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发掘自己的潜能。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具有导向性。
总之,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进行全面检查,并予以价值上的判断。它的目的不在于区分学生学业成绩的等级差别,而在于测评每个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除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判断外,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因此要注重评价的开放性:参与评价人员开放,彻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现象,多采取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别组他评的形式,形成人人参与评价的互动局面;从时间上开放,各小组之间本身有一定差距存在,可延迟评价的时间,让其再讨论、再请教、再互助,每个组员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因而有利于社会、家庭、学校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克服目前存在的只重智育,片面追求卷面成绩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当然,如果我们的新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体系研究计划得以实施,并尽早研制出“评价体系”软件系统,将是既有理论研究价值,又有商品市场的远大前景的方案,必将推动合作探究教学活动朝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