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思考

2016-11-19赵毅清

体育教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思考策略

赵毅清

摘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实现有效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是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四个主要因素提出了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策略、强化体育教师教学设计策略、优化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策略、激励学生自主参与的策略,力求能够帮助体育教师实现有效教学提供可操作的策略支撑。

关键词:有效;体育教学;策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4-0032-02

有效体育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使得学生得到发展的教学。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手段,构建适宜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将“有效”作为体育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将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体育教学最终目的。

一、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1.教学主体

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品质是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基础与保障。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够帮助教师读懂教材,构建科学、合理、适当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是实现有效教学的讲解、组织、反馈、评价等教学行为的保障。体育教师的专业品质体现在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爱。因此,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基础。

2.教学过程

体育教师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是实现互动与生成的途径。师生的互动往往通过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来实现。生生的互动与合作需要通过小组的合作与探究、讨论与评价来实现。因此,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当地使用合作与探究的形式,实现师生与生生的互动与合作。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有效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在容量上是适量的,在内容上是与教学对象认知水平相适宜的。教师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依据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水平,构建适宜的教学内容是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

4.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气氛。良好的学习气氛能够实现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推动的作用。“教育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这句话也说明了教育的互推性。因此,构建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能够帮助学习者投入到学习中。

二、实现有效体育教学的策略

1.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观念的策略

体育教师如何看待教学活动与学生个体,决定了体育教师使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由于教学理念不同,就会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1)体育教师建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专业品质

帮助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教师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在正确的学生观指导下,教师才能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与站位,才能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领者的角色完成教学设计,构建适宜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如:江苏省南通市顾晓尉老师执教的小学四年级篮球“原地运球”课,教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与学习特点,安排了原地单手持球;行进间单手持球;正面、胯下、腿后三种姿势拨地滚球;坐姿运球;跪姿运球;模仿站姿运球;听不同节奏音乐站姿运球;体验合作运球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快乐。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以生为重”的学生观。教师以“假如我是学生,假如我是学习暂困生”的理念进行课的设计,通过逐步推进技术,学生练习感知,教师适当引导,发展学生能力四个教学环节引导与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教材内部,才能创设适宜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运动技术;才能确保学生快乐而幸福地完成学习任务。

(2)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价值观,丰富教学目标

正确地理解体育教学应以学习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载体,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增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生体能,实现育体与育人的融合。深度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整体的三个侧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规避目标缺失、目标越位、目标错位的现象,才能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丰富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

如:湖北省武汉市赵晨老师在执教八年级双杠,跳上成支撑,前摆成外侧坐,越两杠下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遵循着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同时,采用引导启发法,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学生思考教师的问题,掌握外侧坐,外侧坐越两杠下的关键技术环节。学生通过思考如何解决收腹举腿高度不够;怎样克服对双杠的畏惧心理;为什么越两杠下时,臀部会蹭到杠面等问题。知晓了这些知识与方法就可以利用皮筋斜拉,在同伴保护与帮助下完成收腹举腿,移重心两手换握双杠。这些知识、技能与方法的掌握,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强化体育教师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的站位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路径与学习形式;决定了教师对教学的构想与设计。当教师以“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站位进行设计时,势必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教学路径与适当的教学环节。因此,强化教师教学设计意识与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如:浙江省金华市陈京来老师在执教高中跨栏跑第一次课时,以跨栏跑易犯错误动作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跨栏时学生容易出现直腿攻栏与跳栏的错误动作。因此,该教师将摆动腿提膝伸腿与异侧手臂前伸协调配合作为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创设了“导在先,启铺垫,帮为主,评诊断”的教学过程。“导在先”是教师连续跨过5个栏架的示范动作为导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这样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启铺垫”是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获得摆动腿攻栏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初步感知动作,掌握动作的关键技术环节。“帮为主”体现在教师创设适宜的教学内容与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用皮筋替代栏板,学生通过完成摆动腿提膝前伸跨过皮筋的练习,掌握“提、伸、压”的动作。又通过用标志线控制起跨点的距离,帮助学生体会起跨腿充分蹬直,摆动腿提膝前伸下压,异侧臂前伸,上体前倾的动作。再通过在栏架两侧加软杆,学生完成上步攻栏的练习,提高动作质量与身体协调能力。最后,由走动中过渡到慢跑中完成5个攻栏动作练习,进一步巩固与提升摆动腿攻栏动作。这些学练内容能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评诊断”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即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通过调整皮筋的高度,在栏侧增加软棒等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自我诊断。这些诊断都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生的自我监督,自我诊断的能力。

3.优化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策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指导者、帮助者、引领者的角色。教师的讲授、提问、组织、反馈等行为都能够影响、启发、指导学生的学习。

(1)有效体育教学的导入策略

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和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必需环节。恰当的导入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唤起求知欲,为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基础。

如:辽宁省大连市姜伟老师在执教跨栏跑教学中,利用刘翔跨栏动作的图片,导入了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清晰地了解跨栏的动作。以刘翔夺得110米跨栏跑金牌的现场录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2)有效体育教学的讲解策略

教师的讲解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讲解要富有激情,声情并茂;内容精当,具有启发性。重要的知识需加重语气或重复进行强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记忆知识。

如:赵晨老师在双杠教学中,利用动作挂图,讲解动作要领。同时,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启发式的讲解与点拨,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双杠外侧坐越两杠下的动作要领。对于关键的技术环节,教师通过加重语气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3)有效体育教学的提问策略

学习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提问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答案获得教学反馈,调整教学节奏与进度。

如:上海市郑旭忠老师在执教弯道跑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获得跑速与身体倾斜角度的关系;圆周直径的大小与身体倾斜角度的关系;直道进入弯道跑的动作要领等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技术动作,优化了教学过程。

(4)有效体育教学的组织教学策略

有效的教学组织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方式。三种学习方式是相互关联的,合作学习中包括了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在合作学习组织中教师是合作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调控者,通过观察、指导、提问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弯道跑教学中,教师通过螺旋跑,切圆跑,旋风跑等练习内容,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通过小组成员合作与探究,掌握弯道跑的技术动作。教师以跳高杆为练习中介,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仰卧举腿、仰卧起坐、俯卧撑握手等发展体能的练习。这样的组织,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发挥了学生间的相互激励与影响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练习潜力。

4.激励学生自主参与的策略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动的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策略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对于师生关系而言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与融洽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积极地情感投入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乐于与教师沟通、交流。如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鞭策的话语,学生都会心领神会,感受到教师情感的关怀和沐浴。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激发,民主、自由、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2)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策略

教师要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在教学设计时要制定基础目标与发展目标。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递进性,确保全体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锻炼与发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快乐。“一刀切”的教学容易致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学习的旁观者。

实现有效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追求。体育教师只有自觉提升专业水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与积累,自觉提高教学领导力,将实现有效体育教学作为成长与成熟的目标。常此以往,势必在追求有效教学之路上收获幸福与快乐。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思考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