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16-11-19温东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有效应用

温东华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推动了技师学院《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从而提高了《植物保护技术》教学的质量。众所周知,技师学院主要是面向社会直接为社会输送人才,人才的专业技能直接决定了市场竞争力及未来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植物保护技术》教学质量,使学生快速的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增强学生发展的动力。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目前《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能有效的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本文主要对该教学方法在《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植物保护技术;有效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应用较为实用,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另外一方面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快速的掌握植物保护的相关技术,确保《植物保护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质量。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技师院校主要是培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而人才的实践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决定了人才发展的广度。就任务驱动教学法而言,通过合理化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执行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所谓的任务驱动主要就是指,教师结合《植物保护技术》这门课程实际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任务,学生紧密围绕教师设计的任务,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一方面,能使学生快速的掌握专业技能,另外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

二、任务驱动法在《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任务

在《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设计任务,并坚持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①趣味性原则。教师应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任务,以调动学生参与任务的积极性。②实用性原则。教师所设计的任务要贴合实际,通过实施任务,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及素质,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③难易适宜原则。由于学生学习能力、专业基础等存在着较大差异,任务难度过大,导致部分学生看不懂、无法操作,影响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任务难度过低,也将失去任务驱动的价值,因此,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非常关键。

例如,在讲授昆虫分类的知识时,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昆虫的捕捉与昆虫标本的制作。学生可以自由组合,按3-5人一组,实行组长负责制,领取捕虫网、塑料瓶等工具。教师通过设计如上任务,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另外一方面较为适应,且难度适中,有助于学生更加顺利的开展和实施。

2.任务开展前对学生提出相关要求

在开展任务前,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由于任务具有系统性及规范化,学生只有按照教师的要求实施,才能确保学生更加顺利的完成任务。

例如,在“昆虫捕捉与昆虫标本制作”任务开展之前,教师提出如下要求:学生在本学期内在学校周围捕捉常见的昆虫,根据当地昆虫种类,规定每组学生必须采集一定数量的目、科与种类,平时采集到昆虫后每组先自行进行分类,确定昆虫的种名,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学会如何鉴别昆虫,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协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3.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诸多的困难,影响到学生任务完成的质量,同时也会影响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最终无法实现最佳的效果。因此,在进行任务驱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确保学生完成任务的重要基础。

例如,在捕捉昆虫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无法识别的昆虫,教师可及时解答,各组平时可定期上交采集的昆虫,由负责实验的老师按组各自存放好,在期末结束前上交所有采集成果。

4.任务成果展示

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应组织一场成果展示会,对学生这学期收集的成果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呈现,学生可以将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对自己采集的昆虫进行分类介绍,在介绍的过程中,其他同学可以就自己的疑问向介绍的学生进行提问,通过此种方式,学生顺利的完成了任务,同时也在任务中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任务成果评价

待学生展示完自己小组的成果之后,教师应对任务成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并且进行评分,使学生了解到任务完成的质量,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通过科学的实施,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多年教学实践证明,利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出的采集昆虫的任务一贯都受到学生的欢迎,既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又锻炼了学生团队合作的学习意识,让学生了解到不同昆虫的生活习性,提高学生对各种昆虫的鉴别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启示

在技师学院《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及激发了学生对《植物保护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任务的积极性更高,并获得了更多的学习体验,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推动了技师学院《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的优化。此外,在日后的《植物保护技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发展需求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形式、实施内容进行不断的创新。例如,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教师可利用每位学生都有手机的特点,布置拍摄任务给全班学生,要求学生平时仔细观察,拍摄一定数量的昆虫或者病害的症状相片上传到本班QQ群或微信群供全班同学分享,并且指出昆虫的种名或病害的名称,同学可以就图片发表不同的看法,老师及时补充纠正,最终由全班同学投票评选出本学期最佳作品若干。通过多样化的任务形式,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和调动出来,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学习效果也更佳。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专业技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三、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植物保护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其不仅能使学生快速的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思维能力,而上述能力恰好是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通过科学的实施,夯实了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孟繁清.谈植物保护技术课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2)

[2]刘丽云,李慧敏,周显忠.高职植物保护概论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7(12)

[3]马国胜,周英,吴雪芬,陈娟,钱兰华.高职院校《园林植物保护》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7(34)

[4]朱朝华,郑服丛,崔昌华,郭少贞,胡晓惠.植物保护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03)

[5]黄彦芳.高职植物保护课教学改革刍议[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4(01)

[6]齐慧霞.提高园林植物保护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01)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法有效应用
探讨影视表演中肢体语言的有效应用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法在土木工程测量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法在车工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