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分析

2016-11-19马欢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初中

马欢

【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初中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其主要是对初中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的规范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处在青春期,存在叛逆心理,有网络痴迷、早恋现象等,强化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非常关键。传统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是采用教师理论灌输的方式,实践教学相对缺失,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少,课堂教学质量下降。面对以上问题,本文就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

新时期,社会的发展与建设,对新一代学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其不仅仅停留在文化素养、专业素养方面,而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初中阶段,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必要性,而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实施变得更为重要,借助课堂来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规范初中生的思想与行为。为了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应强化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运用更具创新性的方式来优化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背景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非常重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更具价值意义[1]。新时期,为了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应转变传统初中政治死板、单一的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方法,仅仅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以此为突破点,应强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制定更为优质的实践教学策略,将更具趣味性、个性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应用其中,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思想品德教学之中,从中自发性的吸收诸多的知识点与思想道德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必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通过参与实践教学,学生可在实践的过程中吸收足够的养分,及时将更具正义性的观点融入其中,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缺乏实践性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教学缺乏实效性,实践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仅仅是停留在课本教材上,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并未得到创新与优化,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很多理论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成为当前思想品德课面临的重要话题。纯理论灌输模式的应用,不具有说服力,学生很难了解知识点的真谛,成为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

2.教学理念相对传统

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提出,强调学生在具备足够文化意识的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道德素质,强化思想品德教学具有必要性[4]。新课改要求课堂应注重生本理念的体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全面参与其中,在参与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与素质是关键。然而,现阶段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学理念相对传统,教学方法选择缺乏实效性,课堂仍旧以传统的知识教学理念为主,在教学理念上未做到及时的更新。

3.教学评价模式单一

众所周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评价模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主要是根据学生最终的书面成绩为基准,该教学评价模式的选择缺乏公平性与合理性。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会让学生产生懒惰心理,认为只要注重最终的总成绩即可,学生大都会选择抄袭或考试前几天进行紧急备战,只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教学质量不高,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若仅仅是使用终结性评价的方式,若在终结性评价时,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此次未发挥出自身的正常水平,若以此作为学生水平与能力的定论是不合理的。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策略分析

1.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实践兴趣

通过对注重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分析,应注重实践性教学的应用,打造更具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创设课堂情境,能在课堂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参与其中,实践性课堂的吸引力更强,创设课堂情境,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同时,相较于传统的理论性教学,实践性教学更具优势性。作为现代实践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情境式教学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5],其使得课堂更具趣味性,将课本中纯理论的知识点利用更具趣味性、立体性的方式进行呈现,实践教学质量更高,教学效果更强。

例如,在学习初中思想品德课时,涉及到《珍爱生命》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打造实践性的课堂,将常见的生活情境进行再现,师生共同进行演绎。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自杀、犯罪现象非常常见,当年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为社会敲响了警钟。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排练一个短剧,让学生们重新审视“马加爵事件”,对整个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再现。在学生参与演绎的过程中,学生可从中吸收足够的元素,能从中捕捉重要的知识点,对学生会产生启示与教育意义,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2.注重角色扮演,吸收思想品德知识

为了将思想政治的实践性教学体现的淋漓尽致,应注重角色的合理化设计,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教学形式不同以往,教学工作更具灵活性与趣味性,会为学生带来诸多的快乐元素,能在更为和谐、融洽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观点的全面渗透。教师应精心选择合理的角色扮演素材,能在学生扮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性格、道德素质等,让学生身临其境,以了解社会的黑与白,进而实现对重要知识点的吸收,提高思想品德实践教学水平是重要内容。

例如,在学习初中思想品德中关于“法律护我成长”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就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搬到课堂,会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注重教学元素选择的多元化与规范性。2014年央视春晚上,由开心麻花团队中沈腾、马丽等主演的小品《扶不扶》一经播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就老年人跌倒后扶不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根据此小品,教师应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角色,分别对该小品进行情节重现,在营造快乐课堂氛围的同时,引发学生内心的考量,同时,教育学生应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

3.以多媒体为载体,丰富课堂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的开展,应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为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以多媒体为载体,利用多媒体中图片、视频、动画等重要素材来丰富课堂教学,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资源,是课堂开展的丰富调料。多媒体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多种优势,其能将抽象的思想品德理论观点转变为实际的案例,再加之学生对信息技术与电子产品的需求量大,强化多媒体教学是关键。

例如,在学习《亲子之间》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来演示日常生活学生的一系列叛逆心理,模拟学生反抗父母、伤害父母的语言与行为,让学生对这些行为进行反思,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在反思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能让学生正视自己的态度与言行。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纯理论灌输为主,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面对以上问题,思想品德教学必应只是纸上谈兵,而要注重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具体化,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点用实际的方式予以呈现,能为政治课堂增添兴趣,可极大的吸引学生的目光,在参与趣味性教学的过程中吸收足够的知识点,进而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海冰.浅谈初中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培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2,01:85-86.

[2]马文军.努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实践[J].德州学院学报,2012,S1:70-71.

[3]朱春林.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提问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123.

[4]侯雁芳.浅析初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J].新西部(理论版),2015,16:132+130.

[5]包煜华.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S2:81-82.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实践教学初中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