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们的课堂闪亮起来

2016-11-19郎建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乐教乐学

郎建明

【摘 要】在初中社会学科不被重视的现状下,教材内容又缺乏新意,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社会课堂闪亮起来。而要使社会课堂更精彩,个人以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教师要能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师要能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教师能逻辑分明语言生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劣势为优势。

【关键词】乐教;乐学;变劣势为优势;严密的逻辑

初中阶段的学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责任,也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但目前,应试教育还大行其道,教材内容也缺乏新意,教师配备也不齐全,使得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就如何让初中社会与思想品德课堂闪亮起来,使学生爱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我们的社会思品课是塑造学生灵魂的课程,值得我们付出心血及激情。而且教师对学科的态度会在第一时间内传递给学生,这决定了学生对学科的态度及他们的学习方式。我从目前对本校的七八年级的社会教学的调查中看到,七八年级除了两个专业教师之外,其余的都是兼职教社会课。由于条件的限制,七八年级的社会课除了期中和期末,其他时间从来没有统一的检测考试。然,这并不是最严重的,问题严重在教师对这社会学科的认识不够,缺乏热情和激情。种种状况导致学生对于社会学科的认识——这只是一门副科!不值得一谈,也没什么好值得学。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只有乐教才能有乐学,有了乐教的情感,怎会没有乐学的激情!作为一位社会与思品教师自己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有一颗为国家教育事业做贡献的精神,要能够抵御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的能力,有一颗乐于教学、勤于教学、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这样教师才会去发挥自己的一切聪明才智,才能不断钻研和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能力。同时教师用自信的乐观的情感面对学生,感染学生,这样学生怎会对社会课缺乏兴趣。学生对上课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了他自身的一种渴求,学生乐学。如此,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二、正确把握时代的脉搏

历史与社会课的章节内容,在这几年里没有做非常大的改变。甚至,有很多内容是稍显陈旧的,比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第三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中关于政府价格决策听证会的例子仍然采用了2001年4月10日的。又如第六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我们都是‘当家人”中探究题,“现在我每月工资超出2000元的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如今已不在适用。再如第七单元第一课的第二框“学习改变命运”仍采用了海伦凯勒的例子,就更显得无新意,与当前的实际有较大距离。作为一名社会思品课教师要能捕捉到时代的脉搏,要日日新,时时新,不断刷新自己的知识库,以弥补教材内容的陈旧与呆板,这样就会使社会与思品课堂有新意,学生听起来也就生动有趣。

三、变劣势为优势,让学生主动学习

七八年级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无论历史与社会还是思想品德课,老师把课念完了,这一课也就上完了。学生学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甚少!更甚者,老师上面再讲课,下面学生在做其他学科作业,要问他学到什么,没有!!这样也就甭提对社会学科的兴趣了。

联想到近段时间的一个惨剧,湖南某县某镇突发一起特大命案,一名12岁的小男孩用水果刀将姑妈一家三口杀害。该男孩肖某2000年2月19日出生,某某县某乡某村人,现为该县城某中学初一寄宿学生,假期寄居姑姑家。9年前,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对姑姑管教甚严产生抵触情绪。今年4月13日下午,其放假后回到姑姑家,因姑姑不在家,晚餐无着落,肖某顿生怨恨,将放学回家的表弟表妹杀害,未等离开,又将接着回家的姑姑杀害,草率清理现场后逃离。这是一个令人感到心酸的案例,但是也是值得世人深思的典例。为何我们的青少年现在如此的冷漠无情,为什么现在的90后00后变得如此的无良呢?!这不自觉地更让我想到,我们的教育是否缺失了什么呢?

在我们的学科设置中,文科都有关于思想道德情操的教育,却唯有社会学科是全套系地教育当前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我觉得我们社会学科的教师对于学科的把握上更应该精益求精,使社会课堂教学有所升华。

通过这堂课几个环节的学习,不仅仅落实课本中的知识点,更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珍惜学会做人学会感恩。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好的方面可以转化为坏的方面,坏的方面也可以转化为好的方面,同样劣势也可以转化为优势。从表面看,当前社会与思品课教学好有很多困难,其实,正因为如此,教师只要发挥社会与思品课的本身特点和优势,故事性强,师生互动,用严密的逻辑将知识整合起来,反而使社会与思品课具有的生动,贴近生活,具有逻辑美和雄辩的魅力展示出来,让学生豁然开朗,让劣势学科变为优势学科。我的学生经常在课后围绕着议论“原来社会课也是可以如此开心有趣的啊!”。更有的学生每每碰见我会问:老师,社会课怎么这么少啊?这使我更坚定了自己要上好每一堂社会课的决心。我也将以更大的热情与信心上出我们社会课堂的精彩与闪亮!

参考文献:

[1]改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意见.2005年5月修订

[2]刘定一.传统课程八弊.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9789期

猜你喜欢

乐教乐学
闫春平:在信息技术课中践行教学生“乐学善学”
巧用语音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乐学英语单词
声音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苦读”还是“乐学”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课堂的乐教与乐学
“四乐教学法”初探
论孔子的乐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