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导数题的三种模式
2016-11-19华冉宇冉光
华冉宇 冉光
模式,有形的直观,又有较为固定的套路,因此教学中宜提倡模式教学.数学解题模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记忆,有利于解题方法与策略的形成,特别是对常考重点考试的题型,加强解题模式归纳与提炼,应该是高三数学考试复习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这里介绍导数解题的三种模式.
模式一判别单调性的宏观模式:在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时,面对含参量t的导函数,首先应该观察出(求)使f ′(x)≥0(或f ′(x)≤0)恒成立的t的取值范围,对该范围进行单调描述或解答,其次,对上一步的t的取值的反面再进行单调性描述或解答.
学生解单调区间时,习惯上是先求导函数f ′(x)后立即令f ′(x)>0(或f ′(x)<0),解之.在含参量的导函数情况下,这样很容易造成混乱而难以自拔.本模式关键是引导学生求了导函数f ′(x)后能宏观着眼,从f ′(x)≥0(或f ′(x)≤0)恒成立与不恒成立两个对立方面去求解.
例1设函数f(x)=x+1-aln(x+1),a∈R且a≠0,(1)求f(x)的单调区间;(2)比较x+1与ln(x+1)的大小,并证明.
解(1) f ′(x)=12x+1-ax+1=x+1-2a2(x+1),
f(x)的定义域为(-1,+∞).
当a<0时,恒有f ′(x)>0,f(x)在定义域(-1,+∞)上递增.
当a>0时,令f ′(x)>0,即x+1-2a>0,
解之x>4a2-1,所以,f(x)的增区间为[4a2-1,+∞),
减区间为(-1,4a2-1).
练习已知函数f(x)=x3+ax2+x+1,a ∈R.(1)讨论f(x)的单调区间;(2)设函数f(x)在区间(-23,-13)内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模式二恒成立问题的推理淘汰型模式:对于求解含参量恒成立问题中的参量的取值范围,除常规的最值转化、自然的解不等式等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把参量进行特征分类,对各类进行自然的推理验证,合符恒成立的保留,不能恒成立的淘汰,保留下来的就是所求的.
例2(2007年全国Ⅰ高考题改编)设函数f(x)=ex-e-x,若对所有x≥0都有f(x)≥ax,求a的取值范围.
解记h(x)=f(x)-ax=ex-e-x-ax,
h′(x)=ex+e-x-a.
因为ex+e-x≥2,
当a≤2时,恒有h′(x)≥0,h(x)在x≥0上递增,于是对所有x≥0,恒有h(x)≥h(0)=0,即f(x)≥ax.
当a>2时,令h′(x)>0,即ex+e-x-a>0.(*)
设ex=t,t>0,解t+1t-a>0,
得t
于是不等式(*)的解为
x
所以,h(x)在[0,lna+a2-42]上递减,
在(lna+a2-42,+∞)上递增.
由于h(0)=0,则当x∈(0,lna+a-4a)时,恒有h(x)<0,即f(x) 这就是说,a>2时,对所有x≥0,f(x)≥ax不成立. 综上,所求a的取值范围是a≤2. 通过观察,大多数学生解恒成立问题的习惯做法就是最值转化,高考复习显然不应该局限于此.模式二就是一种与传统方法有别的解题模式,逻辑性强,并常常伴随有模式一的影子. 练习已知函数f(x)=1+x1-xe-ax. (1)设a>0,讨论y=f(x)的单调性; (2)若对任意x∈(0,1)恒有f(x)>1,求a的取值范围. 模式三对于二问或多于二问的题目,大多数情况都会有前对后的衔接——或前对后交接,或前对后的运用,或前对后的启示. 例3已知f(x)=lnx,(1)求函数g(x)=f(x+1)-x的最大值;(2)当02a(b-a)a2+b2. 本题(1)对(2)的衔接比较隐含,需借助最大值得到一个不等式,再运用于(2). 解(1)略.g(x)的最大值为g(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