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训练提升美劳教学效果
2016-11-19张蕊
张蕊
摘要:美劳活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发现世界、表现自我的方式。孩子进行美劳创作的过程,应当是快乐的、充满激情的。
关键词:美劳 创造 构思 制作
孩子进行美劳创作的过程,应当是快乐的、充满激情的。如果是教师告诉孩子怎样去做,示范给孩子如何去做,就等于让孩子变成了创意美劳的复印机,使孩子失去了创新的能力。为此,我们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一、意图阶段的指导
幼儿早期的手工制作多为自发型,就是玩耍。如幼儿开始手中有一张白纸,他的潜意识之中并没有想拿这张白纸做什么,而在撕或者折纸的过程中发现了纸的变化,因而产生活动的兴趣,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目的性不强,因此需要我们老师加以引导,明确活动制作的意图。
1.激发创作激情
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能,但长期以来,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着不少妨碍幼儿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它使幼儿在画画时产生消极,被动,乏味的情绪,阻碍幼儿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然而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改变这一状况就要从环境入手,把孩子从被动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让他们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地对美劳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
2.充分接触材料
幼儿的手工制作意图大多是在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而要多为他们提供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需要,可以准备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孩子们依照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感受自由选择活动材料,在遵守活动规则的情况下,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材料。
3.明确制作意图
幼儿美劳的意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产生的,因而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渐明确制作的意图。直截了当的提问和成品展示能够直接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幼儿拿了一张纸,在无目的地玩耍,教师可以启发他们:“你觉得这张纸能折成什么呢?老师和你比一比看谁折的好,行么?”幼儿会很自然地和老师融入一起,明确活动的意图。
二、构思阶段的指导
当幼儿有了明确的目的,他们的美劳活动就将进入构思和实施阶段。比如纸工折叠作品的颜色使用、添画内容以及整个画面的布置,幼儿都将进行全面计划与思考。由于幼儿的思维是直觉的半逻辑思维特点,根据幼儿这一特点,在构思阶段教师的指导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积累多种表象
幼儿由于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充分发展,存储的记忆表象不会达到随时使用的阶段,因此创作出来的作品内容会相对单一,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帮助幼儿丰富表象的积累。
2.丰富活动材料
美劳活动是通过对各种材料的加工,制作出富有美感的物品的过程,所以活动前,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至关重要。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想象力,构思出多种制作方案。
三、制作阶段的指导
要想使幼儿作品完美的展现,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和训练。
1.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
教师首先要注意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有选择地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只有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各种工具和材料的基本使用方法,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2.帮助幼儿独立制作
因为美劳活动涉及许多的技能及方法的问题,所以在活动中幼儿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一些细节的处理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这时教师的指导就非常的重要。
3.将美劳活动融入游戏元素
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其他活动紧密相连,把美劳活动富趣味教育于游戏之中,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在玩中学、玩中玩、寓教于乐,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目的。
4.重视幼儿作品展示
往往教师在幼儿进行完操作活动时,就认为幼儿已经完成了任务,达到了教育目标,而忽视了展示交流环节的重要意义。在展示交流活动环节中,我们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充分地展示给别人,并引导幼儿个性化的表达。
我们相信轻松的美劳活动就是美育的过程,是发挥想象力、培养良好性格和习惯的过程,更是对孩子感悟力、鉴赏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智慧潜能的过程。有了这样阶梯式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能力及思维能力都会有所增强,手眼协调,左右脑得到开发和启智。
(江苏省徐州市第二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