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阅读

2016-11-19王帆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王帆

【摘 要】短短的一个寒假,和孩子们一起完成课外阅读,我感悟到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必须做到:给他们推荐好的读物,教师要以身示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授其阅读方法,同时学校要保证阅读时间、规定阅读进程,最后学校、教师、家长要及时对学生阅读进行评价反馈。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短短的一个寒假,和孩子们一起完成课外阅读,让我有所感悟:教师博览群书,不仅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修养,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师哪怕是儿童读物,也应积蓄在脑库里,到教学时才能根据需要打开闸门,让源源不断的知识泉水流进学生的心田,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孩子们爱上阅读。这里就课外阅读话题抛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同仁。

一、推荐好的读物

我是三年级语文老师,假期和孩子们共读了三本书(《天方夜谭》、《列那狐的故事》、《我们的母亲叫中国》),孩子们非常喜欢,我也感受到正如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说道:“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比较感兴趣,到了中、高年级,对于这类读物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转而对战争题材的小说、英雄模范人物以及惊险神秘的故事感到很大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喜好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选择好的读物也可以从思想健康、因人而异、有趣味性、阅读的广度四方面入手给学生推荐。

大量阅读益处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时下出版物众多,鱼目混珠,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非常重要。

二、教师以身示范

我深感作为语文教师,除了读教材教参之外,只看看报纸杂志、言情武侠小说或是文化快餐之类的印刷品,他根本就不算读书,他的知识积累已从停滞不前走向残缺陈旧,因为不进则退是万古不易的铁律,人只有在不断提升的高品位阅读中才能发展自己。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无独有偶,《台湾国文教师基本能力养成教育自我能力检查表》也有9条是要求语文教师读书的(共包括八大方面92条要求),如:至少读毕一种以上中国的诗文集,读毕中国古典小说五本,读毕世界名著十本,读毕中国现代著名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各五本,等等。对照这些要求,我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师“既要重教书,也要重读书。”

三、激发阅读兴趣

本学期开学第一天,我在班上开展“假期阅读交流会”。孩子们在交流会上讲得滔滔不绝,听得津津有味。这次交流不但增长了他们的知识,而且大大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我还借助讲故事来诱读,借助评选优秀读书笔记来促读,借助角色表演、操作表演让孩子们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孩子们读书兴趣自然而生。

小学课文都是精心编写的,每篇课文思想教育内容丰富,语言文字训练扎实,都能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更能激发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诗人,但要让他们心中的琴弦响起来,这根弦就要靠学生从课本书延深到课外读物,才会让他们在广泛的读物里找到指路灯,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四、教授阅读方法

很多老师认为,课外阅读指导应是读书方法的指导,于是在课中花了大量的时间给予学生一些读书方法的传授。然而课外阅读的方法因人而异,课外阅读不同于课内阅读,他是一种自由轻松的精神生活,是一种享受活动。

我在传授阅读方法时根据读物的不同题材,因材施教。如:读古诗采用知诗人、明题意、想意境、悟诗情;读童话采用读准字音、了解大意、提出问题、懂得道理;读寓言采用知大意、解疑问、悟寓意、善联想。我们授之以法,为孩子“搭桥铺路”,促使他们逐步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形成主动阅读的心态。

五、保证时间、规定进程

习惯的养成与事物的发展变化一样,需要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的力量。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只是促进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所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必须保证课外阅读时间。上海市多数学校把课外阅读列入课表。如:其中某校把每周一下午2点至4点定为全校性课外阅读活动时间,学校用早自习、午休时间让学生自由课外阅读。

只保证阅读时间是不够的,还应规定阅读进程。上海某校根据小学生读报素质的5个要素,规定阅读进程:一年级主要增强学生读报意识;二年级主要培养其读报兴趣;三年级主要指导学生掌握读报方法;四年级主要培养其读报能力;五、六年级主要培养其读报习惯。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才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更多的思考,在思考中更多的阅读。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吧!”

六、评价及时反馈

让每个孩子都爱上阅读和学校开展评比激励活动密不可分。学校、家庭给予学生以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更加强化。进行阅读评价,我们不妨借鉴某校每年举行一次“我爱读书月”的传统读书评比活动。评比分两个层面进行:评“作品”。开展读书笔记评比,自编、自绘小报评比以及“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作品竞赛活动,分别予以奖励,强化学生的阅读热情。评“个人”。在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积极分子,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人生中最深切的禀质,乃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在学生身上,这种渴望赏识和表扬的心理尤为明显。所以不管是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都要及时反馈,在评价中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建立一种发展性,激励性的阅读评价机制。

总之,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让我们与生同读,与书为伴,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阅读,这就是我们小学教师永恒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教育学考试大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3]张艳铭.《山东师范大学》.《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2015年.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