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自”模式下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的探析与培养

2016-11-19何晖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生干部模式

何晖

【摘 要】“三自”即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这三个方面能力的提升可谓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内容,是其未来健康发展的根基及核心。三自是基于自我教育能力,以自我管理能力为核心,最终的目的为自我服务,这三种能力构筑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体系。采用坚定地自信及适宜的学业规划和实际交往与团队引领式发展属于学生三自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不仅是应具备高素质专职政工干部队伍,更应建立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可以说是育人效果受益者,同时也是育人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他们是学校及青年学生群体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贯穿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是倡导者、组织者,可以充分活跃校园文化且提升优良校风,亦可充分发扬学校的学风并提升育人效果。

【关键词】“三自”模式;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

着眼于教育工作实际而将学校“三育”及“三自”充分结合,以增强学生干部培养而提升学生干部自身素质,这样才可有效提升高校育人工作效率,亦能确保高校可持续发展以培养更多适应于国家发展的人才。社会对学生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学校人才培养应注重全面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同时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国家不断加强高等教育方面的策略,提出高等教育任务应注重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促使国家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最终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本文分析了“三自”模式下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并提出实用性应用策略。

一、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对高校育人的重要性

将学生干部培养与高校育人过程相结合,可充分贯彻上级部门的各项指示及重要内容,同时增强高校学生干部培养也是党中央对现代化高校育人工作的关键要求。高校育人过程应注重坚持教育及自我教育的完美结合,以发挥教师及党团组织教育的引导意义,亦可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学生属于具体实践的主要对象,因此应对其施以实践教学及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等主题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不断加强表彰力度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将学生干部培养和高校育人过程的融合也是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教育的主题永远都是育人,社会的飞速发展及环境的变化而使得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这时的高等教育逐渐转为大众化教育,学校规模的扩大及学生数量的增多给高等教育带来最直接的挑战,这主要是学生工作的对象及内容与方式的转变,这也是现代化高校育人工作的关键内容。这时高校管理工作部门应紧扣时代发展,持续更新各项教学制度内容及管理方式,以便确保学生干部资源,推进学校育人工作的有序开展,深层挖掘学生干部的潜力以保障学校的健康发展。学生干部往往均是学生骨干,可有效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充分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异且具备较强自律性,同时综合素质高,学生里非常有威信感,能够对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干部也是学生,所以更能贴近于学生,这样可帮助教学者深层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反应出学生内心真实的期望,同时亦可充分疏导学生不良情绪。高等学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可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来确保高校的健康发展;学生干部培养与高校育人过程的结合,可充分提升高校教育水平及质量,高素质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可谓是现代化高校育人工作的关键。育人工作并不是简单的知识及技能传授,它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品德养成及体力和智力的提升。因此培养及铸造德才兼备的人才应注重育人,这也是国家对德才兼备人才的主要要求,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下的现实要求。学生干部可谓是校园中各项活动及管理工作的积极组织者和参与者,更是学校育人工作及文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学生干部自身综合素质及能力关乎着人才培养质量及效果。学生干部属于教师的助手及学生表率,他们可将教师及学生充分连接,是青年学生中的骨干,关乎着学校建设及发展,更关乎着学生群体发展及健康成长。

二、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缺失问题探析

目前,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缺失主要是学生干部自身目标不明确,且自我规划不清晰,加上行为独立且不擅长团队协作。具体来讲,执行力的关键就是目标的明确,但是许多学生干部学习及工作时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这时则实际工作中缺乏公路,长此以往则极易出现抵触情绪,这样也极易导致学生干部出现工作及学习重要性混乱,影响学生干部的各个方面成长,所以学生干部工作目标的确定非常重要。再加上高校学生群体组织多样化,诸多学生干部兴趣广泛,导致个人具体规划模糊,同时会参与多种竞选,这主要是学生干部并未深刻认识到自身优劣势,并未注重本质上的能力提升。这时则学生干部工作执行不够积极,没有完成任务的意识及精神,办事往往拖拖拉拉,不求上进。再者是现今高校中学生均是90后,其个性显著且复杂多变,成熟且狂躁。往往给人成熟且独立工作能力的假象,处事不愿被计划制约,往往喜欢根据自己的意愿及喜好展开工作,不善于协作且团队精神缺失,这样在工作中不易形成合力,这时则严重制约了工作进展及执行效果。

三、“三自”模式下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

1.“三自”模式下学生干部各项工作的有效性

学生干部可谓是学生群体的指导者,教师应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将事情放手给学生干部,不过放手并不是撒手,应充分掌握这其间的度,让学生干部担责任及做事情,并且提出明确且严格的要求及最终应实现的目的与效果。学生干部自我管理环境方面则要求教师应注重某些关键环节,同时给予对应提示及指导,教师务必要掌控其间关键。这样学生干部工作时更加如鱼得水,也能找到一种成就感,教师这时也可以说是实现了角色转换,这可充分提升学生干部执行力。

2.“三自”模式下责任的强化及分工的明确

学生工作时教师应给予良好的诱导,着眼于自我服务促使学生干部自身优势的发挥,从而明确实际工作责任以实现分工合理,这样单兵则就是合力。各项工作均具备其对应要求,且给予严格监督以确保其成效,严格杜绝人都在干,实际上是人人都没干,这种不良现象严格杜绝,从而使得学生干部在工作上不敢滥竽充数。

3.“三自”模式下学生干部执行力优势提升

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干部工作的展开,其硬件上应于“三自”模式下突出学生干部工作主体性,这同时也是学生各项工作展开的外部环境,应创设良好适宜的工作氛围。软件上则应于“三自”模式下注重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作用及意义,充分激发学生干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性,这样也能使得学生干部忽视各方面顾忌而将工作任务高质量、高效率贯彻及执行。

四、结束语

“三自”模式下学生干部执行力的培养,可充分减缓学生工作人员的各类负担,亦可节约管理成本,同时锻炼学生干部各项工作能力以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科学合理的“三自”模式对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可充分提升学生干部自身综合能力,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着眼于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对高校育人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就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缺失问题进行深层探析,并提出实用性“三自”模式下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的策略,以期提升高校学生干部执行力培养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奇.“三自”模式下学生干部执行力的培养研究[J].才智,2015(18).

[2]张金,念金波.学生干部培养融入高校育人过程的探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5).

[3]李宏刚,石祥.浅谈大学生的“三自”能力培育[J].教育探索,2014(2).

[4]蔡义津.独立学院学生干部培养方式的探究——以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5).

猜你喜欢

学生干部模式
谈高职院校中学生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学生干部成长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软实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