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疑展评”有为课堂的内涵解读

2016-11-19梁世安许之安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4期
关键词:创造力评价课堂

梁世安 许之安

“疑展评”有为课堂是石门实验中学打造高品质课堂教学、追求卓越课堂文化的一种实践。本文对“疑”“展”“评”三大元素进行了详细的解读,阐述其内在的构成、含义和作用,揭示出“疑展评”有为课堂动静结合、孕育成功和分享幸福的教学艺术。

“疑展评”有为课堂是动与静完美结合的艺术。动从“疑”“展”“评”三大元素的字面意义已经体现出来,主要是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静则是开展各种学习活动的氛围,一切诱发学习的条件和因素。动生自信,静生智慧。“疑展评”有为课堂中的“疑”以静为主,“展”以动为主,“评”则是动静结合。

“疑展评”有为课堂结构上划分为三大元素:疑、展、评(如图)。元素内设基本组件,通过调用不同组件动态生成自主开放的有为课堂。在此基础上,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构建“疑展评”学科教学模式,教师根据个性特点打造特色教学模式,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发展局面,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致力于使学生成为拥有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未来人才。

一、疑元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心理学家认为,“疑”是引起注意的一种重要策略。罗斯科夫和柏克(J.BOHER)都曾做过研究,他们的实验结果显示:有问题的实验组,进行有意学习,其即时测验成绩、延时测验成绩均优于无问题阅读组的成绩。

“疑”是指设疑、质疑和解疑,核心在质疑,旨在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石门实验中学在课堂教学中提倡“质疑文化”,要求充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对学生提出质疑作到敢于接受、乐于支持和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对教材置疑,对教师置疑,对“司空见惯”置疑,对“完美无缺”置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能提出新的见解、新的发现,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不学无以质疑,不问无以解疑”,课堂上要善于为学生开一扇“天窗”,留一点“空白”,“疑”是所有学习的基础,是研究发现和实践创新的基石。

1. 预习生疑。老师巧妙设疑,学生自学存疑。教师根据知识内容及新的备课体验,动态生成新的“疑问”:核心概念的思考,重难点分拆为子问题,动手操作的实践体验等。学生课前通过预习课本,完成有为学案的自学部分和老师动态预设的疑问,并在疑学笔记上做好记录,带着自学成果、疑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

2. 课堂质疑。学案质疑,主动质疑,点拨质疑,讨论质疑。学案质疑是指学生提前对学案中的知识进行探究,与小组内的同伴交流研讨,发现存在的疑难问题,记录在释疑本上,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主动质疑是指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动态地提出问题,寻求更深层次的学习;点拨质疑则是对学习的关键处、问题的难点处进行点化,主要是要点中要害、分清主次;讨论质疑是指利用自由的讨论场域进行广泛的质疑问难,深化对知识的系统理解。

3. 课后思疑。复习巩固,关联解疑,延伸思考。课后思疑是对课堂上学习的整理和完善。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网络,主要包括:对所学知识进行常规性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和能力,这里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检查原有疑难问题是否得到解决,有没有产生新的问题,学生能否运用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关联性的实际问题;必要的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完成有为学案上的高阶练习,或者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课外阅读和撰写小论文的形式开展探究学习。

“疑”主要引发认知学习,涉及的学习方法包括听说、阅读、记忆、思考等。

二、展元素

现代汉语对展示下的定义为: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表现出来。展是施展、发挥;示是给人看。根据创造成果的新颖程度和价值大小,美国心理学家泰勒把创造力划分为五个层次,即表达式创造力、生产式创造力、发明式创造力、革新式创造力和高深式创造力。表达式创造力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它是后述四种创造力的根基。课堂变革应将学生展示作为突破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展示的体验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在展示的感悟中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展”有双重含义:一是展示,二是发展。展示的核心是建构主义教育观下的“对话”,这是一种实践性对话。展示的方法和形式多样,既包括教师师德的展示,也包括学生精神风貌的展示;既包括教师学科素养的展示,也包括学生学习习惯的展示;既包括学习小组、学生个人的精彩展示,也包括老师的精要点拨……其中,个人的展示是基础,学生间、小组间的竞争是是源动力,师生间的合作是最终目的。可以说有效课堂就是一种“展示文化”。缺少了展示的课堂是远离了人性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发展”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自我完善和成长,在知识、能力、智力、情商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体现教育的价值。

1. 探究实践。包括当堂练习,实验操作,小组活动等。这一部分可以是展示前的准备阶段,也可以是展示后的再实践。目的是学生通过个体或团队的探究实践获取真实的学习体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做好示范。不能过分依赖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而忽略利用黑板的板书示范作用。教师的例题板书(学生在黑板上的展示)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2. 展示交流。展示主要由口头、书面、肢体构成,有诵读、默写、作品、演讲、辩论、模仿、课本剧、诗歌、歌唱、舞蹈、绘画等形式。展示形式的创新打通了学习的快乐通道,学生的智慧得以启迪,能力得到培养,自信得以升华。按照展示培养过程划分,有模仿性、创新性展示;按照展示内容划分,有知识性、能力性展示;按照展示目的划分,有预习性、拓展性和反馈性展示;按照展示参与范围划分,有个体、小组和合作展示;按照展示地点划分,有课堂、课外展示;按照展示特征划分,有动态、静态展示。

3. 迁移拓展。包括知识拓展,方法迁移,情感陶冶,创新能力等。前三者是三维目标的跟踪,创新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迸发。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对“展”之后内容进行设计,起到提炼、归纳、升华的作用。要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继续生成结构,生成规律,生成方法,从而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领域。

“展”主要引发创造性(实践)学习和交往学习,涉及的学习方法包括练习、参观、演讲、写作、模仿、暗示、讨论、访问等。

三、评元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国家宏观教育政策从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的角度对课程和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从教育学视域来看,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培养能力的过程,而且更需要通过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唤醒他们的求知需要,给予厚望,鼓励进取,以成功鞭策和鼓舞他们保持学习的持久性。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智力上的好坏高低之分,只有各种智力不同组合形成的差异”。群体中个体成员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认可,延伸到学习中,学生特别关注同学、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老师的评价。因此教师必须公正对待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评”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测评,二是评价,三是评比。测评是通过一定量精心设计的习题,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反馈和矫正。评价包括师生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旨在拓宽评价的对象和范围,从不同层面更公平的评价学生。评比是教师采取的激励手段,通过小组竞争、评优评先等手段科学地评价和激励学习对象,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长都有获得表扬和荣誉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1. 评价主体多元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要灵活运用多种评价形式开展教学评价,不拘泥于环境条件的限制。

2. 激励性评价常规化。美国教育家William Arthur Ward 有一句名言:“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好的老师解释知识,优秀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学习知识。”评价的原则:肯定性(闪光点),差异化(个体性),发展性(过程观)。评价的方法:语言方式,情感碰撞,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面对挫折、创造成功机会。

3. 过程性评价理性化。围绕学习能力培养的四个方面: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展开,关注能力、方法等非学业方面的评价。

4. 结果性评价多样化。课堂上为了实现学习效果的验收与评估,学生可以整理学案、疑学笔记和释疑本,一是改错修订,二是总结反思提炼。设置分层达标测试,力争“分层测评,人人达标”。设置多种评价项目:如演讲之星、辩论之星、数学博士、英语大使等,一方面学生在获得肯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学生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会更加主动的弥补自己的不足,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评”主要引发评鉴性学习,涉及的学习方法包括欣赏、创作、评论、研究等。

“疑展评”有为课堂致力于打造一种真正具有生命活力、充满情趣和智慧挑战的新型课堂文化。不难看出,“疑展评”有为课堂文化使学生能够自由的“思想漫步”,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轻松获得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认同,推动了学生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觉醒和再造。学生在“疑展评”有为课堂中不断反思、超越,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

猜你喜欢

创造力评价课堂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