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及路径选择
2016-11-19曾建辉
曾建辉
一、“岭南文化”和“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建设
1. 岭南文化
岭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岭南文化以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质:和谐、包容、开放、务实、勤奋、进取、创新、敢为天下先。
广州是岭南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从公元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2000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广州作为现阶段岭南文化的中心之一,有建城前的百越文化、建城后的汉越文化融合和中西文化交融,一直绵延不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2.“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
从2007到2015年,我校开展“成长教育”。教育即成长,成长即发展:进步,提升;成长即创造:突破,成功。学校教育其实质是学生的“成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活动与条件,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015年,我校“现代岭南人”高中特色课程通过广州市特色课程重点立项。自此,“成长教育”进入到以“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建设为载体、实现学校发展系统性突破的关键期。
“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立足于岭南文化的精神特质,融合了核心价值观、新广东精神、成长教育理念,充分考虑与反映了我校办学特色、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基于岭南文化对中学生人格素养的塑造,培养、培育学生的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传统岭南精神和现代素养,使学生成为“厚德博学、敏行致远”的“现代岭南人”。
二、“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1. 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不是简单地把学生看作受教育的产品,而是更多地把学生当作一个真实、自然和充满个性的人来看待。它充分考虑到学生作为一个真实的个体生命应有的情感体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课程、选考试等。它把人的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第一要务。
2. 追求整体性、生态性育人目标
“现代岭南人”高中特色课程强调整体育人目标。学校育人不仅要从细处创新,更需要顶层设计。学校从整体性、生态性的视角出发构建“现代岭南人”高中特色课程体系框架,打破“碎片化”的育人现象,系统实施课程育人、活动引领、文化育人等。
课程育人。“现代岭南人”高中特色课程体系框架,包括三个课程模块:厚德模块培养高中生诚信责任,健雅生长;博识模块培养高中生海纳百川,通识生成;敏行模块培养高中生创新进取,个性成长。三个课程模块的培养目标反映了“现代岭南人”的课程理念,和我校校园文化植根的土壤——岭南文化的特质相呼应,同时也是我校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整体体现。高中各个年级有普修、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选择;课程系统化、科学化的架构,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活动引领。我校定期举行文化节、科技节、经典阅读、体育节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心国家大事的优秀品质,激发他们拼搏向上的精神。
文化育人。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学校文化的服务主体也应该是学生。特色课程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载体。“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体系立足学校的定位及其发展,推动学校的人才培养走向卓越,为学生成长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感受教育的幸福、感受生活的快乐、感受生命的意义。
3. 促使学校形成独特的精神风貌
“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建设不局限于单一课程之内,而是渗透到学校的各门课程、多个领域,对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的带动下,学校正形成积极而独特的精神风貌:第一,特色课程在学校内树立了共同的价值观;第二,特色课程对各个课程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第三,特色课程提高了学校在社区中的形象;第四,特色课程重新定义与规范了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的行为,使得他们更自尊、自信;第五,参与特色课程领域的教师更愿意分享观点和召集教师发展会议,使得学校在创新方面更富自信。
三、“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建设的路径选择
1.“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定位
“现代岭南人”是我校特色课程的总称。
“厚德博学,敏行致远”是我校校训, 也是“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的核心理念。其要义可以概括为:培育具有诚信感恩、责任担当,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志存高远、幸福成长的现代岭南人。校训融合了传统岭南文化特征,汲取新时期“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的“广东精神”特质。既反映了我校的办学理念,阐明了成长教育的内容、途径,同时也明确了学生成长的方向。
在夯实文化基础、统一思想和价值共识的同时,我校对特色课程进行了再次定位,确定我校师生的核心素养是“身心健康、德行品尚、广州情怀和国际视野、多元兼容、开拓创新”,并将课程目标修订为“培育具有包容、开放、务实、创新品质和能力的现代岭南人”。
2.“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体系整体化、生态化设计
我们在坚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校的办学思想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在特色课程标准的“弹性”上下功夫,对国家课程、特色项目和综合实践活动等不断进行整合、生成和发展,完善了“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体系,充实了课程内容,凸显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与舞台。特色课程结构如图1。
3. 重点开发网络综合课程
我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发网络课程,使课程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MOODLE的学习型网站(http://121.8.98.85/moodle),开发了网络综合课程“鸟语”以及“国学”。将相关课程理论、学习资源等纳入其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需要,以课程组合的多样性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学生在课余自己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可将自己的文章、图片、感想和疑问在网站上交流,实现师生互动。
4. 科研推动
近年来,学校以广东省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名师工作室实践研究》《中华经典诵读moodle促进学生选择文化能力的发展研究》为龙头,先后开展了90项课题的研究。其中国家级子课题6项,省级规划课题3项,市级规划课题6项,区级立项课题34项,校本课题40项,有关学校特色课程的课题有14项,努力实现教育理论落地、教育实践提升,取得了丰硕的教研业绩。
5. 制定可持续性、多元化评价方案
学校制定了《“现代岭南人”特色课程学习评价方案》,通过“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个性展示与实践能力、学习方法与思维品质的养成、成功体验”四个评价指标,强调对学习和体验的过程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老师评价等,持续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激励学生幸福成长。
学校制定了特色课程考核制度,采用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纳入高中综合评价体系。学校根据特色课程内容和要求,编制评价手册,做到特色课程每生一册、每课一签、每期一评,获得学分。这种评价方式,重视了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创新了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建惠.我国高校课程价值取向与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 兰州大学,2010.
[2]王彦明.“课程超市”的构建及其意义[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08) .
[3]王梅. 差异教育的课程设计探究[D]. 山东师范大学,2010.
[4]陈珍国. 构建套餐式课程促进学生卓越发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