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结合让文言文“言”浅“文”深
2016-11-19倪莉刘娜
倪莉 刘娜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们已经有相当悠久的教学传统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文言文教学需要适应新的课程结构,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达成新的课程目标,因此,我们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文”指的是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学、文化,“言”指的是文字、词语、语法等。其中,言是基础,文是提升。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应用文言结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读懂文章,读深文章。
自主预习,在自学中实现文言结合
钱梦龙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在指导学生读文言文之前,先要树立一个观念: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本国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习文言文不必手把手地逐一落实字句,而是要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我们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把重点字词圈出,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他们就养成了自学的习惯。除此以外,我们还加强检查,进行预习提问,要求必须用原文回答。一般问题并不复杂,但是会涉及到关键词以及对全篇结构的理解,以达到文言结合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重点段的预习提问中,设计了如下的预习问题:烛之武的这段话有几层意思?这几层意思可否删减?表达时可否更换顺序?
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翻译上是不够的,必须深入理解文意,理出其间的层次,这个问题既可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可以为后面深入分析文章打下基础。
因声求气,在诵读中实现文言结合
因声求气,重视文言文诵读是很好的学习文言的方法。诵读就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非常符合文言文语言的特点。学生在朗诵时的声音负载着思想感情,也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言节律、思想内涵,受到更直接、强烈的感染。
但是诵读并不是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而是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内涵。
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击节断句,这是在诵读中理解文意的好方法。在学习课文的段落时,我们将原文的标点删除,让学生自行断句,经过几分钟的思考后,教师让学生“击节断句”,即集体诵读,在断句处击掌,哪个地方学生拍的声响不齐,说明他们对此处句读把握不准,然后大家一起分析原因,这样,慢慢地学生就会自觉关注重点实词的理解。我们在诵读中还会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诵读,在诵读中思考。
巧问深引,在思考中实现文言结合
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中,最能体现文言结合的教学策略。教师要深入理解文本,首先做到“巧问”。所谓“巧问”,就是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解决要着眼于“言”,但解决的问题是“文”。
以《游褒禅山记》的教学为例,文章的重点在于作者因游山不成而产生的感悟。针对这个教学重点,我们设计了两个问题:作者认为具备什么条件才可能“至”?怎样才能做到“无悔”?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学习,就能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其次,在解读文言词语的过程中,要做到“文言结合”,也就是不能满足于翻译,而是要深挖其中的文化内涵,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渗透传统文化。
例如,《陈情表》中“形影相吊”的“吊”本义是人用带绳子的箭射鸟。射不到令人沮丧,需他人来善言相劝、慰问。在“形影相吊”这个词中,“安慰”的意思就是这样引申而来的。再次是联系相关历史故事,如晋围郑理由之二为郑“贰于楚”(《烛之武退秦师》),插入晋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的史实,学生就易于掌握“贰”的含义了。
为了加强文言词语的落实,我们运用自制的作业本在课后帮助学生总结知识表格,引导学生树立“语言网络”的意识,这样,学生在面对任何一个语言现象的时候都能够将这个语言个体现象纳入到已有的知识储备的网络中。学生们不仅疏通了这一个文本当中接触的语言,而且还可以有一个“类”的概念,获得丰富的语感积累。
总之,文言知识的积累与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文言文的教学中都非常重要,教学中要力求兼顾“文”与“言”的交融。
编辑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