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中国”建设与当代大学生生态观教育

2016-11-19张倩倩

青年时代 2016年4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

张倩倩

摘要: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面对环境日益恶化及生态危机的迫切呼声,旨在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影响至关重要。针对大学生生态观方面的缺失,明确改善思路,重在生态观教育,以教育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关键词:美丽中国;大学生生态观;生态观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奠基

”美丽中国”代表着绿色的、生态的生活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重要生活保障。对于广大人民来说,”更优美的环境”如同丰衣足食、人身自由、知书达理、公平公道、安居乐业、和平和谐一样,不需要什么高深莫测的说教,当山川秀美、山清水秀离人们渐行渐远,甚至连呼吸安全都成为一种奢求的时候,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不难理解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极端重要性、不难理解无人能置身于美丽中国建设之外的道理。美丽中国建设是新时代的声音,在当今人与自然关系如此紧张的大背景之下,呼吁”建设美丽中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国富民强的重中之重。转变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应首先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福于民。

在伦理学领域,道德是改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人际关系建立和改善的重要标杆。建设”美丽中国”将道德关系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范畴,认为当下的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相对立的后果,应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的道德关系,坚决反对以自然为手段的不合理开发和使用,改变不合理的唯利论观念,注重以促进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在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平等共赢、和谐共生的道德关系,在和谐关系中逐渐改善生态危机的现状。因此,应做到关怀自然,理解自然,明晰自然的收获就是人类的收获。建设”美丽中国”即建立美丽生态,更是为人们建立美丽人生的舞台。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观现状

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为建设美丽中国尽心尽力的责任,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是责无旁贷。大学生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积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其言行代表着国家发展的整体后备力量的文明程度,并且在现实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标榜作用。观念决定行动,在生态建设的进程中,不容忽视大学生的基本生态观念,掌握大学生对生态建设的基本看法,明晰大学生存在的不合理生态文明观念,从而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措施转变生态理念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取向所在。

(1)生态知识相对匮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的一部分,也认识到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明白了进行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是缺乏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生态理论主要指的是区别于专业生态学知识、更为普通非专业人群所接受的常识性生态学知识。尽管是常识性知识,很多大学生依然了解的不清楚,比如有关生态保护的节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卫生日”等的日期和节日要求均不详,以及关于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也不清楚,还有类似废电池、白色垃圾的处理及消化也不甚解等,诸多现象表明,大学生虽然属于高等教育的接收者,却对基本生态保护知识却是一知半解,对生态系统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生态责任感薄弱。当代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言语上充分表明进行生态保护的决心,但同时,又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小瑕疵不会影响生态全局,无形之中造成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现象,对他人违反环境保护的做法也无心去劝阻,或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矛盾选择无视和逃避。由此看出,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较强的责任感,以人为主的思想观念指导着其日常行为,面对环境污染,只想到自我所受伤害,忽略了自我作为环境问题的制造者,这就导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淡薄,进行日常环境保护的责任感较弱,缺乏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

(3)知行转化能力较弱。绿色生态梦的实现需要人们脚踏实地去实践,将具有的生态保护理论知识转化为生态实践行动,切实做好生态保护的各项工作。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无法很好的进行实践活动。为了省事,随手丢弃垃圾;看到校园内的废弃物,绕开代替了捡起;出于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碗筷等。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在将理论付诸实践的环节是断裂的状态,没有很好的运用生态理论知识约束自我,没有真正的将所学只是转化为实践。这种仅仅停留在思想上的生态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逐渐改善较弱的知行转化能力。

三、“美丽中国”建设下大学生生态观教育路径

美丽中国的创建离不开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则需要依靠生态文明教育。正如前文所述,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在生态建设方面,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活动至关重要。因此,应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道德修养,倡导大学生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引导其积极投身于生态建设中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1)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课、基础课有机融合。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期赋予高校德育的历史重任。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实现开设生态文明公共必修课,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可能短时间实现,但将生态文明教育理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加强其与专业课知识的联系,是较为可取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使学生了解在与自然环境的摩擦中的是非善恶,正确调整个人言行。

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考虑,进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内容。第一,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思想的学习。儒家”天人合一”思想、道家”回归自然”思想,都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典思想,提倡崇尚自然,反对恶意征服自然和破坏自然本性,应以一颗关怀的心对待自然环境,使自然生态永续发展。第二,大学生生态观教育应与当下生态现状紧密结合。教育不可脱离生活实际,否则就是凌驾与实践上的空洞理论。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生态问题,深入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劣现状,才能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中的严峻危机,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也才能自觉地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主动关心生态问题,切实参与到生态建设中去。第三,加强大学生在法律层面的生态观知识。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发相关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旨在制止恶意破坏环境的违反分子。使大学生对生态方面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有助于大学生自觉遵守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做合格公民。

(2)生态文明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辉映。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大学生生态观教育中可以发挥独特的效用。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影响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因此,优良的校园文化生态建设将有助于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成效。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在潜移默化中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理念及生态建设的实践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得以有效吸收与”内化”,更好地推动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由自律逐步走向自觉。首先,应创建美丽的校园自然环境。绿色整洁的校园可以带给大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校园环境的热爱,从侧面对大学生进行生态保护引导教育。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以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应经常举办相应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资源,校园广播、宣传栏、校报、微信平台等平台,开展各项活动,如:生态文明主题演讲比赛、论文大赛、摄影大赛、画展、座谈会等等。利用多彩的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大学生沐浴在浓厚的生态氛围中学习和生活,使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植入大学生心中。

(3)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el Noddings)曾指出,学校注意到了生态问题,却对培养关心生态环境的人表现了忽视,使得生态环境教育走向抽象。旧生态观教育沦为生态知识的单纯灌输,这不仅是抽象的,更是值得担忧的。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与巩固,生态教育亦是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课外实践活动(譬如废物收集再利用等)作用并不明显,并不能使学生深刻认识生态与生活的关系之重。诺丁斯建议学生应有机会亲自参加一些实际具体的环境保护活动,以个人和政治两个层面。自我对生态环境的权利和义务真实体现,在这样的思考与探索中,加强对生态的认知。因此,社会中关于生态问题的讨论不能缺少学生的参与和声音,生态活动不能忽视学生实践,重视学生在生态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此外,应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观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利用实践检验知识,使知识和实践更好的合为一体,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保障美丽中国建设。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
主流报纸的科技传播品质应当保证
中西方生态问题对比视角下的美丽中国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的主战场在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