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函数模块教学的困难和应对策略研究
2016-11-19钟金妹
摘 要:作为数学知识内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函数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都有所体现。例如一个人的身高、年龄属于时间的函数;电话费、打车费是时间的函数;还有其他非常多样的函数样式,说明周围的函数现象比比皆是,只需要留心就能够注意到许多数学现象,也能充分体会函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函数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标准依然把函数作为初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函数可为学生后续的函数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可见,函数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系统对初中数学中的函数教学进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函数概念;数形合体;思维模式
一、初中函数模块教学的困难
当前无论是初中生学习或教师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造成初中函数模块教学的困境,包括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学生自身的原因以及教材编排等,这些困境无法突破,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干扰。要想彻底找到解决对策,应当先找出问题的原因。
1.函数知识的复杂性
函数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在初中函数教学中,函数的定义是首要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对于函数概念的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还有许多学生存在错误的认识以及理解困难。函数是一种变量数学,因此部分学生在理解上存在误区,对函数概念形成一种机械化记忆,对函数的辨识存在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变学生这种机械记忆和一知半解的状态,帮助他们展开迁移学习是一个难点。函数的教学过程往往需要运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来创设情境,但是教师往往对此不够重视,无法引导学生总结函数概念,深化理解。
函数知识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多样性。一般来说图象法、列表法、解析式法都能够表现函数。初中函数教学中,特别是教材中对于图象法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学生在图象法与解析式法方面的认知水平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这两种倾向非常重要。图象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候需要同时考虑多种方式,进行互相协调与转换,教师如何引导不同表达式成为一个关键
问题。
2.学生学习及思维习惯的困境
初中生在函数学习方面必须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形式逻辑思维过渡。当前初中生以形式思维逻辑为主,而辩证思维仍处于萌芽阶段,在学生辩证思维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的时期,思维水平停留于形式逻辑思维的范畴,对于事物的认识停留于静止的、形象的阶段。初中生由于在知识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一些理性问题的处理方面较困难。学习函数的过程中,运用数形结合的思辨思维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数形几乎都是分割的,理解函数的概念,必须构建一个情景,能够让函数有相对应的关系,并且得到具体、动态的反映。对于初中生来说,以其思维水平来理解函数这样抽象与复杂的概念,在认知上需要克服许多障碍。由于对函数的相关要素缺乏关联性,受制于思维发展水平,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将其进行关联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容易受到阻碍。
二、初中函数模块教学应对策略分析
1.加强函数概念的形成
教师利用经验来启发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函数来给函数学习带来乐趣,这是关键之处。学生从感性学习向理性学习的升华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是至关重要的,是函数学习的助推器。函数教学在新课标下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这也是最终目标,而不是对于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的机械记忆,函数更不是一种学习负担。在学生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函数实例,这也是教学最好的素材,能够降低学生认知的难度。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等都属于数学课堂的重要元素,是师生互动的基础与桥梁。既可以由学生来例举函数实例,然后师生共同探讨,能够针对学生在函数概念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加以弥补,并且有针对性地予以纠正。也可以由教师列举,但是教师列举的实例可能与学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超前性,让学生拥有一个能够自由发挥的想象空间,作为一个更加良好的教学平台,通过自由平等的交流来促进教学。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要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让他们更加接近函数的概念本质,形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
2.重视分解组合教学与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要进行分解教学。例如,对一次函数的定义,应当先从定义与名称之间的关系着手,然后对函数表示的两个变量关系加以区分;而函数认识的一个重要入口为解析式,一般初中教学都会对具体函数做出描述性定义,对其形式识别相对较容易。一次函数图象为一条直线,一次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根据不同的函数式所反映在坐标系中图象的位置有所不同,其中相同的一点是图象都代表着函数式中两个变量间的线性关系,在一个过程中,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呈一次函数变化规律。函数性质,是对具体函数图象进行总结。归纳得出,再运用于所有一次函数,都
符合。
3.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模式
首先,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与促进者,而不是学习的主导者。教师在实施新课标下不仅要传递知识,而且要逐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这是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核心任务,也是其应当具备的素质。传统的教师观念认为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而学生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但是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学习的体验,教师不再是灌输知识的源头,而是让学生逐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式的引路人。教师不能再因循守旧、按部就班教学,学生要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教师配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彦辉.数学探究课堂教学个案研究:兼谈教师的适应与挑战[J].学科教育,2004(2).
[2]刘元宗.数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2).
[3]李树臣,刘琳.新课改下数学教师应具备的新理念[J].山东教育,2003(29).
作者简介:钟金妹,女,畬族,出生年月:1970年11月,籍贯:福建浦城,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数学,职称:中学一级职务,教师,单位名称:福建南平浦城三中。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