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体育游戏
2016-11-19杨萍
杨萍
摘 要:体育游戏有效地统一了智力与体力,其特点是具有创造性、竞赛性、休闲性、新鲜感、娱乐性、趣味性、知识性,因此,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作用,以及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游戏;作用;应用
当前的初中生,大都热衷于节奏快、新鲜、动感的事物,而体育游戏的趣味性与竞争性特点与学生的需求相符合,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为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不但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而且非常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人生态度。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鉴于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特点,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优化传统意义上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例如,针对“贴铁人”的体育游戏,能够使一些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情绪消除,以游戏的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能够使学生切实爱上体育运动,且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课堂活动中去,这有利于学生体育学习和运动兴趣的激发,并且,在相互激励的影响下,有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树立,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2.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意识
体育游戏的应用,优化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要求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智慧,持续地创新,以赢得胜利。例如,针对体育课上的跑步训练,倘若实施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不断地跑步或者是长跑,会使学生感觉到没劲,而应用“老鹰抓小鸡”的体育游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因而能够推动学生不断地创新和激发自身的潜力,最终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观念
体育游戏的应用形式常常是团队式的,要求学生在团队的协作过程中进行游戏。为此,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进行交流与摩擦,进而促使学生持续地调整自身在团队当中的状态,进而跟团队的节奏相适应。如此一来,体育游戏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的凝聚力以及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这也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与成才。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的策略
1.做好体育游戏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通常都是为了辅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需要的游戏内容务必密切联系教材知识,以及兼顾学生的体能、心理、生理、性别、年龄等的差异性。如,在讲解之前,为了让学生迅速地融入体育运动的理想状态,借助较强趣味性的游戏进行。在讲解的过程中,为了更加有效地完成一些教学任务,选择密切联系教材的诱导性游戏,如,组织一系列对抗性或者是竞赛性的体育游戏。而在结束讲解之前,为了迅速地调节学生的情绪,恢复学生的体力,放松学生的肌肉,教师应该选用一些放松性的体育游戏。除此之外,准备好场地、器材等,进而顺利地完成游戏任务,实现理想的游戏效果。
2.合理地组织体育游戏
在选用适宜的体育游戏项目之后,能不能实现理想的效果,最为根本的是合理地组织游戏的整个过程。首先,教师应当对游戏的要求、规则、方法、过程、评判标准进行介绍,针对一些学生的提问,应当实时地回答。其次,教师应当领导组织好体育游戏。因为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体育游戏,不但能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应当实时地解释游戏過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推动游戏的正常进行。针对游戏过程中违反纪律和规则的学生,应当实时地教育与制止。最后,教师应当做好裁判。裁判的工作是确保体育游戏实现理想效果的关键方面,一般由教师担任裁判,倘若发现游戏中存在难度,那么就让学生辅助教师进行裁判,避免缺少裁判员而导致工作的失误,进而在确保准确、公正评判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3.全面地总结体育游戏过程
在体育游戏实现既定效果后,需要结束游戏。教师在结束游戏之后需要进行总结,以及公正地评判游戏的胜负情况。针对游戏小组注意安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意志坚强、应用战术和集体力量的学生,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讲评。教师的讲评需要少批评、多表扬,且激励学生完善不足之处以及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体育精神,并让参与游戏的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和受到思想上的启发。
总而言之,体育游戏凭借特殊的作用与显著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地应用与推广。并且,在将来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持续地探究、总结、创新,从而切实体现体育游戏的纽带功能,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傅文伟.落实“身”“心”双赢的农村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2]薛全忠.普通高中课外活动篮球俱乐部的实施建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3]张红新.中学生冲抢前场篮板球的意识培养与教学训练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