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技巧
2016-11-19井迎花
井迎花
摘 要:结合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探索,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技巧,包括科学组建合作小组、选择恰当合作时机、合理有效组织调控,进一步完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梳理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模式,有效缓解传统数学被动低效教学问题,启发数学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尝试探索行之有效数学教学模式,技巧先行,增强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一、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技巧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当前很多数学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往往是按照座位组合的,简单将前后左右划分为一组,难以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笔者认为,科学组建合作小组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原则、多样化座位安排原则、自主化小组命名原则、多元化小组评价原则。
2.选择恰当合作时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独应用的,是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归纳总结等有机结合的。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考虑教学目标、教学知识、学生情况等因素,有效体现小组合作学习优势,有效把握合作学习时机,结合教学要求,在探究實验问题、教学重难点、解答开放式知识、梳理总结等情况下,相机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领略学习价值。
3.合理有效组织调控
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要求,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观点,给学生预留足够合作时间,包括学生自学时间、小组成员发言时间、小组讨论时间、小组汇报时间等。教师还需要协调学困生和优等生的关系,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表观点,真正参与小组合作学习,重点指导和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困难。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好导航者工作,认真设计小组合作活动,恰当时候参与指导学生,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之《认识平行线》
案例: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平行线》。
1.认识平行与相交
[游戏情境]新课导入:我给学生发放两根木棒,假设为两条直线,让学生摆一摆,观察两条直线可以摆放出什么位置关系,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摆一摆,并画出两条直线位置关系。
[小组合作]初步感知平行和相交。小组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摆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生活情境教学探寻实例
[多媒体情境]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5张图片:高压电线架、黑板、五线谱、运动场跑道、秋千。
[问题情境]我给学生抛出问题:大家能从图片中找出平行、相交的实例吗?先让学生个体发表意见,然后再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1:五线谱上有平行线。
教师:五线谱中平行线是哪些?
教师追问:平行直线可以有几条?一条直线可以平行吗?
学生:不行。
结论:平行线至少包括两条直线。
[问题情境]大家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实例是平行和相交。
3.小组合作学习“在同一平面内”
我给学生展示“长方体”框架图。
[问题情境]大家判断长方体框架中不同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有的平行,有的相交,有的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问题情境]大家在判断长方体框架图后,认为两条直线有不平行、不相交,是什么原因导致呢?大家小组合作学习,利用长方体框架,认真观察长方体,小组交流学习,找出问题答案。然后,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讨论,逐步启发学生,明确:不在同一平面的直线,可能不平行、不相交。
结论:同一平面内,不平行两条直线必然相交。后续学习将进一步研究这一点。
4.学画平行线
[小组合作]合作学习画平行线。
[问题情境]大家能不能画一组平行线呢?
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可以看到学生有很多画法,如直尺画、作业本横线画、方格纸画等。(我给予学生不同的创新画法以鼓励和肯定)
[问题情境]大家画得都很好。如果现在老师给大家一条已知直线,大家可以画出相应平行线吗?
给学生足够思考时间,学生自主画图。(有的学生可以画出,有的学生难以画出)
教师引导:结合数学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学课本平行线画法。
给学生预留时间,让学生自学,并试着画平行线。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已知直线,绘画平行线方法。(一画+二靠+三移+四画)
[问题情境]检验平行线是否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交流探讨)
抛出问题,让学生认真思考:平面上两条直线之间位置关系有哪些?
通过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的验证,科学组建合作小组,选择恰当合作时机,合理有效地组织调控,把握小组合作学习技巧,可以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左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4):80.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