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异思维 创新作文

2016-11-19苗风芹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求异思维联想模仿

苗风芹

摘 要:就初中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些实践中的建议,着重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实践所得。同时也向一线老师提供了教学过程。

关键词:联想;求异思维;模仿;创新

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日新月异,新一轮课改的全面推广,意味着传统的应试教育将退出历史舞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必将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我立足于初中生的现状,从实际出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新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初中生的写作兴趣,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具体来说有这些方面:

一、联想与求异

开学第一次作文我就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雷同。很多学生的作文是同一种腔调、同一种模式,仔细询问,才知道小学老师让他们背过这类作文。

怎么办?于是我想到了以前的一个故事,也就是大家都悉知的“0”的故事,它到底像什么?

这时我突发奇想:我的学生会有何反应呢!于是在一节作文课上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并给他们讲了我看的故事,学生看后哄堂大笑,笑过之后,我很严肃地提出了要求:“学生,请大家睁大眼睛,自己说,它像什么?当然,答案可能多种。老师要说的是,每个同学选一个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答案。”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答案也多了起来,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又进一步启发:“大家都回答了它像什么,那能否围绕你刚才说的东西,口头编个小故事呢?”我又先做示范,列举了现代生活中多种多样、功能各异的锅,说明了它们的使用方法。之后,我给学生五分钟准备时间。时间一到,第一位学生站了起来,他讲的是“镜子小史”。我对他的表现大加赞赏,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接下来,学生畅所欲言。两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学生仍欲罢不能。

课下,我让学生把口头讲的内容整理成文。面对这样一篇篇还不成熟的文章,我树立了信心。它毕竟调动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作文向真实迈出了第一步:求异。

二、模仿与创新

创造始于模仿,这一点无须多言。而鼓励学生借鉴古今优秀作品,进行巧妙嫁接再创造的做法,还是受到学生习作的启发所致。那是学生在学习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装》后,课后要求学生续写课文。针对这种情况,我提出了一个要求:新。

我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甚至荒诞离奇也完全可以。要求学打破课文后面的局限,可以添加神话、传说等,把皇帝送到什么地方去,他还会怎么样,将会出什么洋相。结果,50名学生40多种结局,令人耳目一新。比如一學生写道:皇帝游行完毕,回宫一照镜子,大为恼火,一拳挥去,镜子碎了。看着碎在地上的镜子,皇帝眼前一亮,继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彻底打碎镜子的运动,同时责令骗子彻夜赶制新装,全国臣民每人一件,于是“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续写,令人拍案叫绝!

最后学生告诉我,他们的情节其实只是模仿了读过的一些童话故事作品,并将其巧妙地嫁接到皇帝身上。对此,我没有简单地归之为“抄袭”,而是将计就计,肯定并表扬了他们的这种大胆尝试,然后,又专门和他们仔细讨论如何在原作的前提下,合理地借鉴、巧妙地创新。这样的做法也是在变相地要求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作文也就成了学生大显身手的阵地。

三、发现与思考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于是,我就以“发现”为题,布置作文,要求学生睁大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去发现某些事物的变化,然后再想想:是什么促成了这一变化?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令我大吃一惊:大多数学生是从文具、灯饰、居家装潢、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方面看到社会在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也有一位学困生这样写道:在电视广告中,摩托车所占份额在减少,而汽车、手机的广告却异军突起,正在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由此可见科技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消费观也在大变。有一位学生注意到父亲事业成功时,新年电话不断,事业失败后电话随之销声匿迹。电话铃声的密与空,使他感到了人情的冷与暖。还有一位同学,从草坪上一块标语牌的倒下—树立—又倒下—甚至破坏,看到了普通百姓不知爱护草坪,环保意识有待增强。人们常说,要注意“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这次作文不正说明我们的中学生其实一直在关心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未来吗?以此为契机,我布置学生写“发现日记”:睁大眼睛看世界,开动脑子勤思考。诚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我们要记住,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一旦真正把文章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的日记就不再无话可说,对周围这个社会更多了一分关心,国家大事甚至世界大事也渐入他们关注的目光。

关于作文教学的理论,人们讲了很多,但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当学生面对作文本,乐意去思、去想、去写,并且努力要写出点新异的东西时,创新教育,就已不再是一句空谈。

参考文献:

陈海应.立求异思维,写创新作文[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0).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求异思维联想模仿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