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的放矢,灵活应对

2016-11-19李燕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提问艺术美术课堂分析

李燕

摘 要:对美术课堂提问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与目的进行了思考,针对当前美术课堂“有效”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有的放矢、灵活应对、提高美术课堂提问艺术进行了深入探析。

关键词:美术课堂;提问艺术;有效;分析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常用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问题,可谓激活学生思维的“助推器”。但是提问到底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与目的?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还是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笔者认为,提问如果被局限于这样的理解中,那么无疑是肤浅的、片面的。新课标背景下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打造”全新教学关系的一个途径;同时也是让学生走向自主探究的一种方法;更应该让学生深入认识、理解美术,从而能够建立起“大美术观”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美术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进行了深入探析。

一、要“问”得有趣

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注意,引发他们的兴趣,进而启发智慧。一些过于平淡或者专业化的问题,并不适用于中学生,教师应在提问时适当添加一些“有趣”的元素。如在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时,如果一开始就问学生“色彩搭配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这类毫无新意的问题,显然不会引起学生过多的关注和反响,即使有的学生能够回家,也无非就是文字化的复述而已。而如果上课时老师手里拿着一只放有果汁的白色塑料瓶,并感到很为难地向学生“求救”:“老师自己制作了一款非常好喝的果汁,但却推销不出去,他们都说我的包装太难看了,同学们,你们也认为这个包装很难看吗?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谁的点子好,可以优先尝到我独家秘制的好喝的果汁哟!”这么有趣的问题,一下子就让课堂沸腾了。学生集思广益、踊跃发言。这时教师让大家一边思考一边讨论:“想让你的包装色彩艳丽好看,吸引消费者,那么在设计包装以及色彩搭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学生思考与讨论的方向开始明确,会将思维重点放在色彩搭配上。而将“色彩搭配想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这个问题留在即将下课时再设问,学生就会轻松做答。

二、要“问”得简练

让问题具有“艺术性”,却并非要给问题冠以一些无所谓的“装饰”。有的教师认为问题问得复杂且多,才能够称之为完美。所以在提问时,经常无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引导学生认识单色版画时,有的教师粗略讲了印章原理之后,就展开了问题“攻势”:如果你想印一幅画,应该做什么?版画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和工具制作版画?制作方法是怎样的?一连串的问题对于从未接触过版画的中学生来说,就像“天书”一样,不但没有让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心理,反而产生了很大的反感。问题应简炼直接,直击知识的核心本质,这样的问题才能称之为艺术化的问题。如在学习面具设计时,完全没有必要拿出一个面具,先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在上课时,学生已经大概了解了面具的艺术特征以及产生背景之后,这样的问题就会显得多余。教师可以在简单地介绍中外面具的作品差异之后,让学生观看“马兰花”的视频片段,并让学生对剧中人物进行讨论,然后直接提问:“应该怎样设计符合人物特征的面具形象?比如,剧中的小兰,她那么善良美丽,所以在面具造型的选择上应该是偏圆形?还是尖形?或者方形?”我们常说,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在课堂教学中,问题简单直接却有效,这就充分彰显了教师的教学艺术与智慧。

三、要“问”得有新意

与过于专业和复杂的问题相比,过于陈旧的话题一样提不起学生的兴趣,而且也达不到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心理的目的。教师既要保证问题数量,同样也要提升问题的质量,要抓住中学生好奇且好学的心理,提一些个性化的具有新意的问题,让学生既感到新鲜,又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比如,在教学生设计海报时,教师可事先准备几张早期比较有名的海报,陈列于教室中,让学生先自己观摩,然后以此为话题:“同学们,你们现在看到的是中国早期的海报,那么你们谁知道,为什么要叫它‘海报吗?”其实,对于海报的形式学生并不陌生,对于其功能也多少有一些了解,但显然为什么要叫“海”报这个问题却没有深究过,所以对于这样有新意的问题,他们格外有兴趣。在教师的讲述中,学生知道了海报最早源于上海,而且上海当时习惯将戏剧演出稱之为“海”,从事戏剧演出的职业被人们称之为“下海”。它是具有宣传性的包含有一些演出信息的张贴物来作为吸引顾客的一种形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宣传功能,最后逐渐演变为一种平面设计的宣传广告。了解海报名称的来历,学生就理解了海报的功能,而怎样设计海报才能够“吸引顾客”,就成为他们思考的重点,这时教师因势导利,将海报的分类、特征给学生进行讲解,然后让他们用独属自己的语言与创意去设计一张海报,学生早已经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

所以,要让提问不再是“变相的讲述”,不再是过于专业的训练,不再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形式,就要注重提问的艺术,做到有的放矢、灵活应对,让问题真正成为开启学生智慧头脑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庄晓红.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2(5).

[2]张国权.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快乐成长[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5(Z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提问艺术美术课堂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探讨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