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2016-11-19叶光亮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教学内容

叶光亮

摘 要: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生去感知一些政治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对教材上所安排的知识进行对应的宣导讲解,并且学生在特定时间内对这类政治知识的理解实际上是十分有限的,显然这是因为传统的政治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阶段学生的政治学习要求,因此,生活化思维模式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由于政治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个人行为以及心理素质进行正确的引导,因此如果教师仅仅只是通过教材上的课程安排去要求学生学习这些理论,显然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中将一些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政治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政治教学的内容、手段、方法等产生积极的作用。

一、生活化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基本表现形式

1.教学理念生活化

政治知识一般都是理论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总结得出的,并且一些政治知识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案例找到对应的理论出处,所以在具体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主体思想相结合,并且教学中要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以及后续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政治教学必须与学生在该阶段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以及基本的兴趣爱好相契合。总之,政治教学要与学生个人主体意识形态尽可能贴近并符合其正常成长过程。

2.教学内容生活化

政治教学内容的设置首先必须与学生在该阶段可能会表现出来的基本行为状态相一致,而且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交流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且形成一定的思考结论,这样学生在政治学习中就可以体会到生活化的学习过程,简而言之,政治教学其实就是自身生活方式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并且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其思想和个人行为都比较活跃,因此学生如果可以将自身的心理状态和基本行为特征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交流,那么政治教学将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另外,政治教学内容还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对应,也就是说,政治知识是可以随时运用到具体的生活中的。比如,教师在讲解学生之间的相处时,一般都会告诉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需要秉承互相谅解、互相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同学之间的矛盾,这显然是十分有效的。再如,在讲解社会公德时,教师要求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做一个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的公民,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列举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及企业职工在同一岗位默默工作几十年的案例,这都可以起到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并且学生也不会觉得遥远,因此生活化思维在政治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3.教学手段生活化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而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粉笔将一些政治知识写到黑板上并不能鲜活地将对应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如果教师通过电脑将社会公德、互帮互助的案例通过视频短片等多种资源形式宣导给学生,其取得的效果显然比传统的教学要好得多。

4.教学方法生活化

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尽可能营造一些新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佳。同时,新的学习环境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具体知识与自身认知形式的契合度,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对应的理论。比如,在讲解储蓄观念时,教师可以讲几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储蓄的概念和基本的计算方法。老陈有10000元的结余资金,他可以将钱存入哪些机构?并且一年内获得的收益有多少?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些案例的设置不仅可以让学生基本了解到储蓄的益处,而且可以为学生今后的生活提供一些帮助。因此,政治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生活化同样十分重要。

二、政治教学生活化思维需要注意的要点

首先,生活化思维的选择必须与学生在該阶段的政治学习要求相匹配,并且符合学生的基本学习点;其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进行基本的互动交流,特别是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世,这样可以保证生活化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最后,生活化思维必须是教师经过精心挑选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教学理念的汇总,比如案例的选择、情节铺垫过程中与基本政治知识的结合方式都必须符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总体来看,在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中,生活化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以及基本理念等几个方面的全面生活化,并且这几个方面都要求生活化思维始终与学生的主体性思维方式和基本的行为规范紧密相连,只有这样,生活化思维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才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卢妙婷.中学政治教学中创新教育理念的运用分析[J].文史月刊,2012(S3).

[2]陶瑞云.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生活化”[J].才智,2014(26).

[3]刘彦文.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学现状研究与改革初探[J].学周刊,2014(11).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教学内容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