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6-11-19王晓东
王晓东
摘 要:英语一直都是每个阶段学生必学的课程之一,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新一轮的课改实施以后,英语教育也就成了很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从合作教学的概念、形式出发,分析合作教学在初中英語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实践中的教学建议,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关键词:合作学习;创新教学;学习效率;运用探究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也早就被引入,它有它的独特特点和优势,但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现在大多数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的生活都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却必须要学会相互合作,才能使自己的小组在班级中取得优秀的成绩。这样就会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合作学习中小组内成员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都各有差异。个人要想在小组中有一个好的表现就会不断地去努力,去应对组内的竞争。而每个小组要想在整个班级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找到一个可以使所有小组成员都能提升的方式。
(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英语学习质量
课堂教学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老师板书,学生认真笔记的时代,合作学习使得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各自可以有各自的观点和表现。尽管学生自己讨论的问题答案会有偏差,也许经过讨论仍不能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但是学生讨论过后再经老师的讲解就会对某个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提升了英语学习的质量。
二、合作学习中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究
(一)合作学习任务难以确定
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任务都适合分组合作来学习,尤其是英语的课堂教学。另外即便是分组合作学习也只能是合作学习结束了才能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相比较。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教学任务的分类,哪些是适合分组合作学习的,哪些又是不适应合作学习的,必须清楚地划分开。
(二)合作学习容易出现小组争吵,学习进度难以保证
由于合作学习中的组员有着成绩、能力、性格的差异,在学习讨论中常会出现意见不一,甚至经常出现彼此之间的争吵,整个课堂秩序就会受到影响,难以保证合作学习的最后效果,而且争吵会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目前的教学中,合作分组大都是异质分组,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各异,每个小组之间也存在差异,这样一来在合作学习中就很难保证学生的学习进度。常会出现某些学生跟不上,某几个小组跟不上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容易形成“小权威”
合作小组中的几个人因为性格、学习基础能力的不同,相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会在合作学习中形成“小权威”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就很难保证合作学习的平等进行,合作学习的优势也就很难发挥。所以教学中我们常见到优秀者积极表现,害羞懒惰者悄悄躲避的现象。
三、提高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做到合理分配
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划分教学任务,对于英语教学中知识技能性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探索性、拓展性和锻炼性的学习任务再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做到合理分配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避免学生之间的争吵,保证合作学习的课堂秩序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讲述,而是在维持好秩序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自由,避免学生之间非知识性的争吵。维持好课堂秩序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前提。
(三)协调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避免形成“小权威”
在英语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了解班级内学生的特点,在分组时做到优秀生和学习困难生的相互结合。在课堂进行的合作学习,老师在表扬优秀生的同时要尽可能地鼓励怯弱、害羞的学生多多发言表现,鼓励这部分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躲避。这样既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还能避免在小组中形成“小权威现象”。
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利用好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质量是我们当下进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利用现有条件避免合作学习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丁丽如.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有效帮扶初中英语学困生[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2011(11).
[2]李静.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陈树洪.改造我们的课堂[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