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进行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初探

2016-11-19赵莉莉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要求差异

赵莉莉

摘 要:通过对初高中历史课标的对比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比较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针对差异提出若干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对策,希望对初高中历史教学顺利过渡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要求;差异

一、高中历史教学与初中教学的差异

1.总体上,高中课标在文字表述上更加简约,但简约而不简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太简,学生学科能力得不到提升;太繁,学生消化不了,适得其反。因此,一线老师必须很好地把握课标要求的内涵外延,科学地进行教材的整合及相关材料的取舍,把控好所述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而初中的课标要求相对具体明确,教师可以遵照课标落实教学任务。例如,下面选取的这个知识点对比就很明显地说明这一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在能力要求方面初高中也存在差异。初中主要在于识记、理解,尤其是识记层面;而高中要求则更多在于理解和应用层面。

3.从教材编写体例上看,初中强调历史发展的脉络,更注重时序性,让学生对基本历史事实有总体的了解,简言之就是知道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而高中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分别将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以“模块+专题”的形式呈现,因此每本书都有一个核心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再按古今中外顺序整合相关历史内容。

二、针对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差异采取的几点对策

1.钻研课标,紧扣核心,整合教材内容,恰当取舍

新课改后“一纲多本”,教材不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一种课程资源,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并参照初中教材对高中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

比如,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课,内容多,理论性强,有很多政治学概念,既不好理解也非常枯燥。如何把这么多内容压缩成一课,如何把枯燥的政治概念变成有血有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经过多番思考,我做了如下处理:“光荣革命”(也就是英国代议制确立的背景)这一子目,由于学生初中已学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我以温故知新的形式较快地带过。“小密室的演变”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有很多政治专业术语和惯例,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填不同时期英国政府结构图加深学生对“国王权力被一步步架空”的理解;通过两个故事“不懂英语的国王”“小皮特”让学生了解英国政治两个惯例的形成;最后通过两个探究体验题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学生在初中已逐步掌握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如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等。但从历史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方面看,与高中仍有较大差距。高中新课改下的历史思维能力有:阅读和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能力;运用已知信息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进行一定培养。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材料,创设有梯度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教师适时点拨,以使学生分析、綜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例如,《罗马人的法律》一课,通过创设米卢家族的系列故事来引出相关知识。故事一:先祖的官司。讲述米卢的祖先马尔蒂尼的一起上诉结果败诉,设置问题“马尔蒂尼为什么会败诉?”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习惯法的特点、局限”这一知识点;接着通过《十二铜表法》的颁布,设问“再次起诉会不会胜诉,为什么?”让学生依据《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分析,无形中也就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故事二:情迷开罗。从主人翁米卢的遭遇中了解公民法的缺陷进而思考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必然的,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故事三:意大利人的骄傲。从米卢的后人搜集的材料中引导学生归纳罗马法的影响。

3.引导学生学习方法“蜕变”

很多新升入高一的学生往往沿用初中那套历史学习的老方法,认为机械记忆是历史学习的法宝:只要上课划重点,考前背重点就行了。考试时生搬硬套,用死记硬背的知识点去解答高中的历史习题,结果事倍功半,花了很多气力去记去背,成绩却少得可怜。久而久之,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因此进入高中,历史老师就应有意识地渗透如下一些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意识:(1)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在理解基本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的基础上活学活用,根据给定的情景材料作答。(2)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高中历史教师互相研讨

由于初高中历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初高中教师不应各自为战,应经常沟通、教研,互相听课,了解初高中学生不同需求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学情,调整各自的教学。具体做法:(1)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集体备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先由主讲老师划定备课内容,备课组其他老师针对此内容先单独备课,之后在集体研讨时发表个人的见解,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通过集体备课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课标精神,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合理进行教材的处理,明确哪些该讲、哪些少讲或不讲,提高教学有效性。(2)初高中老师定期开展示范观摩课,通过互相听课,了解初高中历史教学的异同点以及学生掌握的情况,以便针对学情调整各自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波.关于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思考[J].历史教学问题,2014(4).

[2]陈晓琴.对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外教育研究,2008(12).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要求差异
相似与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历史课外阅读
历史课外阅读
浅谈《物理初中—高中教材内容衔接用书》的作用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