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思考

2016-11-19魏含迪

新课程·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发展观实践观文化观

摘 要:了解与掌握英语国家文化有助于加深英语的运用,有助于强化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加强学生的世界意识。重视跨文化语言教育,有助于学生强化对语言文本的认知。并在这个基础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有效提升学生跨文化学习与语言运用实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文化和语言两者间发展关系着手,试着探寻隐匿于语言中的丰富文化内容,从而增强学生整体使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观;发展观;实践观

全面有效地提升英语教育质量与水平,是当前英语教育最为紧急的內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老师一定要正确了解文化交际教学是初中英语教育最为重要的部分,要对其给予很大关注。

一、理性认识文化,培养学生地道的文化观

文化和语言是没有办法分割的两个部分。文化是语言行使的核心内容,也是语言情感最为重要的展现。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教师以语言和文化为中心,让学生对文化产生感性认识,提升他们语言学习与运用的感悟。

以文化所具有的内涵特征和使用价值作为主要思路,增强与拓宽学生跨文化语言学习的观点,这是在不断深入了解英语国家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生活形式以及思维观点等前提下,培育学生的文化世界思维,从而给语言教育带来的一些重要保障。也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文化价值观点要得到一个合适的运用,这样才能有效地去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英语学习问题。理性认识文化,有助于学生养成多元化语言学习观点。

二、鉴别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发展观

在理性认知与文化内涵的前提下,掌握辨别运用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教学部分。这种对比使用可以提升语言使用技巧灵活性的前提下,体现表达者的整体文化素质。如果说跨文化学习是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部分,那么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化知识眼界与辨别发展实力是不可缺少。有了对比,才可以让学习更为透彻。

利用这种形式开展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提升使用成果。在跨文化学习中要加强培养学生鉴别发展素养,首先要让他们具有一个合理的语言文化学习态度,强化对文化发展改变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其次培育学生丰富的文化学习观点,激励学生利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形式了解和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习惯,从而累积自身语言的文化知识。最后要养成学生多元化思维,使用对比学习习惯,养成一个多元化观点,让他们在满足思想情感与社会体制中可以灵活地理解与使用。

学生在对比学习中,可以更加有效地感受文本价值,更加透彻地感受到人文背景。如,牛津初中英语中7a Unit 3 food的Reading—what we eat and how we live这个内容时,专门针对西方国家饮食习惯,以 “Whats about food”激励学生去获得相关资料,再把西方饮食和中国饮食这些内容做一个对比,让他们在懂得西方饮食基本习惯的前提下,和我国饮食文化做一个全面对比,并去思考:How to have ahealthy lifestyle?让他们懂得,不管饮食习惯怎样,这些都是人类在饮用食物上的一个发展和改变,展现了特殊风俗,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有机融合文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观

跨文化学习一定要在全面结合的前提下有效使用。新课程英语学习目标中规定学生在了解与掌握文化的前提下可以对文化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从而养成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和我们国家文化之间差别的敏感性和辨别能力,提升他们在跨文化沟通上的实力。这就需要学生在懂得国外文化的情况下不断加深对文化发展价值与人文性的了解,从而提升实际使用成效。

让文化添加到语言学习中来,展现相互之间的优势,有助于学生进行实际使用。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要依据学生自身情况与文化发展特征,自主强化中外文化学习,拓展知识范畴,激励他们在多元化学习与使用中更加关注知识的累积。在使用中,可以适当提议他们对文化中某一个特殊现状做一个详细表达,从而提升他们在语言学习上的实际使用能力。

四、教师要加强英语文化修养

学生在学习时,语言与文化输入大多都是依赖于英语课本、英语老师的指导等,所以,英语老师自身英语水平就显得特别重要。英语老师要提升文化素质的有效方式就是获得专业训练,学习英语文化专业课程,不断全面、有效地掌握与认识英语国家的发展历程、文化、习惯以及生活形式等。教师要给学生带来一些真实素材,让他们养成正确的文化观,让他们在学习英语时能够对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拓宽自己的眼界。所以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才可以满足文化交际教学最基本的需求。

总之,在新课程这一大环境下,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跨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与懂得英语国家和其他国家文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英语的认知与掌握,可以强化对本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世界意识,从而让他们更加精准地掌握语言。

参考文献:

[1]张瑗.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学分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

[2]赵杰.小议跨文化教学的原则[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2).

[3]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

作者简介:魏含迪,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方向)。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发展观实践观文化观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笑傲2017乃至未来 三观之外你还需要“发展观”
阐述及辨析阿玛蒂亚·森发展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基于发展观的电力企业党组织建设探讨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
论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