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科教学模式下,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新认识

2016-11-19唐学敏

亚太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师能力范围兴趣

唐学敏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能否学好某一学科,主要还是取决于其自身的内在动机强弱,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性的,是外在的。因此,判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就需要从学生对该学科所持有的兴趣以及被激发的动机来评价,而动机的强弱在于教师的影响。

关键词:范围;标准;兴趣;教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81-01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在教育界广为人知,同时也遭受很多教师同仁的诟病。该话最初出自于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其原意是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上多想办法、多动脑筋,只要教师用心从事于教育教学工作,方法总还是比困难多的。然而,这句话在今天的教育评价环境中,其本意已经渐渐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意思是将学生在某一学科的落后状态全部归咎于教师的无能。客观地说,这种评价是有失偏颇的,其评价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没有从整体上看待学生的改变。

为了评价“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句话的正误。下面,我们把要讨论的范围定在具有正常智力水平且学习内容是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分科知识的学生。那么对于这些学生,所谓“教的好”和“教不好”的评价,亦即进步与否的评价,就不能只看某一学科,更不能用一个学科的考试分数评价整个教师团队,这样的评价对那些教育效果显著的学科及其老师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客观的。

那么,单就某一学科而言,是否就可以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进行评价呢?换言之就是“在单一学科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种说法。我们认为即使是这种说法,其是否合适还要具体分析,其适用范围也是受到限制的。因为评价学生在某一学科是否进步,不能只关注其学科的考试分数的高低。对于学生的评价,除了这一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之外,还应该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反应有很多种形式,比如:有的感兴趣、愿意学,有的不感兴趣、不愿意学;有的学得快得分高,有的学得慢得分低;有的进步快,有的进步慢。鉴于不同学生在学习同一学科时尚且表现出如此多的差异,我们又怎么能只拿考试分数这一种标准一刀切地评价教师呢?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既如此,是否“在单一学科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一说法就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了呢?也不尽然,这还需要分以下四种情况看:

第一种情况,学生从心底里对本学科不感兴趣,教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均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用权威逼迫学生学习本学科内容,虽然学生大概也能在脑海里留下一鳞半爪的知识,但最终也不会改变其在这一学科不感兴趣、不愿意学的本质面貌,当然也不会改变其在考试分数的糟糕表现。此时用“在单一学科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一说法评价老师,是否合适呢?我们认为不合适。毕竟学生不是天才,他也会有不愿学也学不好的一些知识,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力,但并不是每种智力都拥有很高的优势。所以对于有些学生对某一学科不感兴趣的情况,我们就不能简单的用那句话来评价学科教师。

第二种情况,学生原来对本学科不感兴趣,现在经过教师多方教导之后开始对此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本学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被激活,就这一点成就来说,学生是进步的,教师是教得好的,是有能力的。类似这样的学生,我们教师需要更多的不仅仅是努力,还有等待。因为后进生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的,长久而不懈的付出终究会换来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就不能只因其考试分数尚未提高而忽视其内在学习动机的转变,也不能藉此评价教师教得不好。因为假以时日,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的兴趣和考试分数肯定会越来越高的。

第三种情况,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但是因为教师教学能力一般,方法有限,思想落后,导致学生在学习本学科知识时出现“吃不饱”的现象。更有甚者,教师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进而导致学生在考试分数上增长有限或者不增反减。学生因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渐渐失去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用“在单一学科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来评价教师才说的过去、站得住脚。

第四种情况,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教师也教得有声有色。此时,师生之间相得益彰、如鱼得水,教师乐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学生乐在“师者,传到授业解惑者也”。师生之间合作顺利,学生的学科成绩能保持较高水平,而且在学习之余还能有所创造。老师教的更加自信,学生的积极反应激发了教师的创造热情。这种师生双赢,共同发展的结果正是教育各方一致期望的结果。这种情况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正好相反,师生之间没有相互埋怨,反而是相互成就。

综合以上分析,就某一学科而言,学生若在本学科上不具有天赋,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学,那么无论学生的进步多少,都不可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来评价教师。学生若由不感兴趣在受教之后到感兴趣,由感兴趣到获得足够的发展,这就更不能简单的用陈老先生的那句话来评价了。只有在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但因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法、思想等原因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甚至淡化了学生的兴趣,这时用那句话来评价才是合适的,应当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如何评价双方的作用是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单位:安徽六安安城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能力范围兴趣
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研究
翻译条件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
幼儿舞蹈教育对教师能力的特殊要求研究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能力调查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