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新闻教学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2016-11-19宋妍
作者简介:宋妍,博士,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摘要:新闻实务课程建设是当下新闻教育改革的核心,这是由新闻学学科特征所决定的。新闻学是一门有行业背景的,兼具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本文认为当下可以借由教学改革之机,厘清新闻行业范围,审视行业现状,进行必要的前沿探索。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上,应该尊重“行业逻辑”,遵守“学科逻辑”,遵循新媒体时代的“技术逻辑”,立体化、多维化地设计新闻实务课程,以满足当下新闻学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学科逻辑;技术逻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01-02
同轰轰烈烈的传媒转型和媒介技术变革一道,应声而动的还有高等学府的新闻教育改革。围绕当下的新闻教学改革现状,本文旨在从以下几个方面厘清思路。
一、新闻实务教育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新闻行业背景对于新闻教育影响至关重要
在新闻学进入高等学府的历史中,中外业界名流都曾经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这种影响力一直贯穿到今天。新闻学从进入高等学府之日起,就同新闻职业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新闻学大学教育的缘起最主要的就是由于新闻业发展的要求。
学科的特殊性直接决定了新闻实务课程在教学中突出的核心地位,从目前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新闻实务课程都被公认为核心或主干课程,当下新闻教育改革围绕的中心也基本指向新闻实务课程建设。近年来的新闻教育改革,在课程设置上最主要的一个共识之处,就是紧密围绕媒介融合和数字新闻的发展,设计相关课程,同时整合原有的实务课程,并及时完善相关的实践平台。
(二)新闻学是兼具人文学科情怀的社会科学
作为社会科学,新闻学要求重视理性思维,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和解释新闻现象的特点与规律、揭示新闻活动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同时,新闻学还强调要“本着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来研究新闻现象、规范新闻活动、塑造新闻人才,关注具有人文色彩的诸多重要领域和问题,如新闻敏感、新闻价值、职业道德、新闻自由等,饱含人文之思。”①(田雷,2013)。这也反应了新闻学作为交叉学科的性质,新闻学既要求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又要求能够有工具理性的思维训练,掌握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厘清新闻职业范围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一)新闻实务课程追求与业界“无缝对接”的逻辑误区
新闻学教育向来有追求与业界“无缝对接”,培养“成手”的理念。对中国新闻教育理念影响深远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其创办人、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提出“从做中学”(hand-on)的教育模式,“即为了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新闻业,不仅要有教师授课、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还要去实践它”。(岳芹芹,2014)②中国的新闻教育理念同美国的理念高度相似。2012年9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将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义为“复合型”,新闻学专业的定位为培养基础型与应用型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即“一专多能”型的培养目标(2012)③。在这样的培养理念指导下,各省的教育部在考核新闻学的培养效果时,也会将就业的对口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
但是沉淀下来考核一下这样的理念,就会发现存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厘清,那就是新闻学教育所针对的行业到底是谁?如果新闻行业是丰富多彩并且各具特色的,甚至在当下整个行业仍在处在摸索和变化的状况,所谓的针对行业培养“成手”或者“无缝对接”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行业内部不同单位所需要的“成手”是各不相同的,甚至在操作理念上是存在悖离的(比如新闻报道与广告经营)。更为重要的是,在业界转型的探索期,业界对于何为“成手”,应该“对接”何种类型的人才,都无法明朗,新闻学教育就更无法以此为改革目标了。
新闻实务课程的设置,需要站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宏观视角上,来发现和解释新闻现象,当然也包括批判。太过执著于某一些具体细节、技术和手段的更新,反而更容易陷入“跟不上”业界的窠臼,新闻实务教育应该有全局思维和批判思维,了解业界并不意味是无缝链接业界,无缝链接是职业教育的理念,大学的教育应该更重视的是培养思维、训练方法,有批判意识,有适应变动的学习能力。
(二)厘清新闻实务的范围是打破“新闻无学”尴尬的契机
从目前来看,各高校在新闻教学课程设置上,都纷纷立足新媒体的发展,增设了一些相关课程,同时加强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没有明确,那就是新闻实务课程到底应该涉及哪些方面,厘清这个范围,不仅仅是新闻教育所必须的一个前提,同时在当下新闻业转型的过程中,也是在帮助新闻业厘清行业范围的一个过程。复旦大学学者黄旦也提出,当下如果不搞清楚新闻学到底是什么,就无从谈及“有学”还是“无学”的问题(黄旦,2014)。④根据当下的新闻生产现状,新闻行业依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蔡雯教授(2014,6)⑤在研究中提出,当前新闻行业在以下三个方面出现了人才短缺,这是一些全新的岗位,包括信息数据编辑、互动编辑和产品经理或市场拓展。这正印证了当前新闻教育涵盖范围不足的问题,这样的不足甚至可能业界也没有意识到。
从目前来看,新闻业至少忽视了四类人才的培养,其一,能够与主管新闻业的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协调沟通的宣传人才;其二,能够与客户建立深度联系的公关人才;第三,能够进行新闻产品包装、设计的内容推广人才;第四,能够追踪技术更新、进行基本数据挖掘,同时具备新闻敏感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新闻实务课程设计的具体路径
新闻学的实务课程设计,应该尊重“行业逻辑”,遵守“学科逻辑”,遵循新媒体时代的“技术逻辑”,立体化、多维化地设计新闻实务课程,以满足当下新闻学发展的需求。
(一)根据“行业逻辑”,采取立体思维设计课程
传统新闻实务课程的设计思维是线性的,一般而言大多数新闻院校一般根据新闻产品生产程序安排课程,分别设计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和新闻评论四大类型的课程,这是线性地复制了传统媒体的生产过程,这样的设课思路是符合大众传媒时代的技术特征的。
依据这样的设课思路,到了互联网时代,
伴随着媒体转型,新闻生产也从传统的线性模式转变为多渠道、立体式、多维化的生产模式。于是相对应着,新闻实务课程的设计逻辑也需要随之改变。新闻教育应该意识到新闻行业本身在人才求上的误区,富有前瞻性地为行业提供具有全面学科认知能力的人才。在现有的基础课程之外,至少还应致力于增强以下三种能力的培养,一新闻信息和客户信息挖掘能力;二新闻内容生产与呈现能力;三新闻产品营销与客户维护能力,才能基本满足当下新闻学学科变革的需要。
(二)遵守“学科逻辑”,提高科学研究和批判思维能力
新闻实务教学长久以来有“迷信”业界的倾向,缺乏必要的反思视角和批判性思维。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从学科的专业视角来考察,大学的科研和教学必须要提供批判性思维,提供反思、总结和梳理的空间。其实在新闻学界,这样的传统久而有之,只是未能达成共识。比如“公民新闻”、“精确新闻”、“公共新闻”等概念的提出都可以看做是学界对于业界动态的反思和考察。
大学里具有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环境,是非常适合针对行业最新动态进行试验的。目前很多学校都开设了工作坊和实验课,这样的课程完全可以针对业界的最新动态,进行开拓式的探索和实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反思的能力,这样也能够更好地反哺业界,使业界能够有一面“穿衣镜”。
(三)遵循“技术逻辑”,打通设课壁垒
在技术发展瞬息万变的今天,新闻业的转型与变革绝不仅仅是只着眼于解决技术的问题就可以应对的。技术的背后是思维的变革,是哲学思想的渗透,这样的渗透又是会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技术的发展有着它内在的哲学思想。
网络技术是回归人的技术,它是散点的、融合的和充满想象力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打破了行业的众多壁垒,建立起一个有着无限延展力的合作平台。新闻学的实务教学也应该是顺应技术逻辑,打破传统的人为的限制框架和课程壁垒,采取平台式、立体化的设计方法,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打通原有课程之间的融通脉络,在一个更为融合和广泛的平台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这也需要专任教师相应地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
所谓平台式思维,即根据课程的内容特征整合各门在逻辑上能够链接在一起课程,由具有不同专长的教师共同参与授课。比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融合报道”和“融合采编技术”这两门课程,就是采用平台式教学法,由任课教师和业内专家、学者共同负责授课,学生配合老师所讲进行实践锻炼。所谓立体式思维,即以课程为平台,为学生提供不断提高和创新的路径,打通理论间、理论与实践、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通道。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项目:本文是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JG15DB143,同时也是辽宁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15年年度立项课题成果,课题批准号:Y201504.
注解:
①田雷.融媒时代中国特色的新闻教育观.当代传播,2013.6.82-83.
②岳芹芹.媒介融合时代中国新闻教育的发展出路——美国密苏里新闻教育的启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4(14,4).10-14.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④黄旦.整体转型:关于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科建设的一点想法.新闻大学,128(6).23-28.
⑤蔡雯,翁之颢.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变化及其启示——基于传统媒体2013-2014年新媒体岗位招聘信息的研究.现代传播,215(6),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