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科技史教学的困境和出路

2016-11-19尹世杰

亚太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技史出路困境

作者简介:尹世杰(1989.9-),男,汉,吉林梨树人,硕士,吉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历史)。

摘要:目前,我国高中科技史教育存在困境和不足。原因是教师的知识体系不足,教学方法存在缺陷。为了解决该问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师学科素养、科技的人文主义、科技两面性、课堂教学策略、科技教学设计。目的是提高科技史教育水平,加强学生科学素养,使科技史课堂走出困境。

关键词:科技史;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047-01

信息时代科技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但如果科技利用不当,也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如何看待科技,对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对国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的主阵地,在历史教学中强化科技史,既可以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其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还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献身科学的伟大理想,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性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因此,在历史学科中,我们必须重视科技史教学。但如今的科技史教学却出现了两种不和谐音符,“一是只要求学生记忆相关的科技成就及重要性;二是对科技成就的具体内容展开阐释,几乎把历史课变为科学课,历史课失去了历史的味道。第一种做法是照本宣科,学生提不起兴趣,第二种做法使学生晕头转向,昏昏欲睡。两种做法都没有使科技史在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导致高中科技史教学方法不当、定位不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文理分科是最要的原因之一。因分科过早使文科专业毕业的老师,对某些科技知识了解不深,使其在课堂科技史教学无法深入。而文科学生本身对科技就知之不多,如果老师一味照本宣科,会让文科学生感到所学难以理解,而同样的内容,却使部分理科学生认为过于简略,兴趣索然。

为了改变上述教学现状,教师首先应从改变自身学科素养开始,主动加强对科技史的学习。科技史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的学科,教师应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去提高自己的相关科技知识。在自然科学方面,要对相关科技的原理、表现形式、作用范围、功能以及局限性等有所了解。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对相关科技的发展过程、影响以及科学家的个人才能与不懈努力,亦应有全面了解,以便讲述相关科技问题时能够轻车驾熟,游刃有余,由表及里,引人入胜。

其次,在科技史课堂中,教师不只是教材内容的简单译者,而且要有深入分析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处理教材时要了解“中学科技史的教学方向除了了解重大的科技成就外,更重要关注历史学科的教学特色,即更要关注学生的人文需求。”[2]在科技史的内容讲述时,应对科技发生背景、科学家艰苦创造精神入手,将科技史内容渗透人文主义因素,包括科学家探索过程中遭受的挫折、迷茫和痛苦,而后不懈坚持,最后有所成就。而科学家值得学习的地方不仅仅是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更重要是他们人格魅力,为了人类进步而献身真理、与黑暗势力作斗争。正因为高尚品德,才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第三,重视科技史教学,教师要理解科技的两面性,“既要看到科技发展的正面作用,又要看到它的负面影响;”[3]当今时代是科技时代,科技发展的快与慢,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发达程度。英国由一个蛮族的蕞尔小国,因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而发展成“日不落帝国”,后又被英德法诸国超越的发展史,足证明科技对国家兴衰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了解科技的弊端,核爆炸与泄露冲击着人类生存环境。试管婴儿和细胞工程技术对人类伦理道德发出挑战。因此权衡科技利与弊,有助于我们有效利用科技,才不会被科技所累。

第四,教师在具体讲述科技史时,针对不同的科技史内容运用不同的策略。中学历史科技史内容中有一些科技知识比较抽象,这让学生感到科技发明与他们距离遥远。在这一方面,教师可以举一些科学家与常人相同的地方、及发生在科学家上的趣事,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科学家亦有平凡之处,从而拉近了科学家与学生之间距离,以树立学生学习科技的信心。当科技史知识较浅时,教师要重视对科技产生“时代背景的分析”。[4]现在的科技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使学生们感到课本一些发明看起来似乎很平常,那是由于学生不了解发明所处的背景。因此,讲清楚科技所处的背景对科技的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西方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占统治时期,认为人生来“有罪”,来到人间为了“赎罪”。而在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下,绝大多数统治者认为科技发明是奇淫艺巧,研究科技知识为多数知识分子所不耻。因此在西方神学、东方封建思想的统治下,今天看上去一些浅显易懂的科技原理,在当时被接受都十分艰难。因此让同学了解科技所处的背景,能增强学生学习科技史的动力。

第五,教师在科技史的教学设计上,可尝试将多种方法用于课堂的“教”与“学”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随着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传播,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课堂中将科技史中重大科技问题如工业革命、能源短缺,气温上升等问题进行分组来讨论,也可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过程作为讨论题目,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国外技术封锁的情况下航天取得成就和不足,讨论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学习科技史、培养科学素养有时代责任感。同时,创建第二课堂,要“紧紧抓住教材,组织科技讲座、号召学生读科普书籍、组织科技创作和科技制作、开展科学考察、组织各种竞赛等活动,并用电化手段,创办历史科技小报,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和科技展览馆,让学生直观感受科技发生发展过程。利用多媒体演示有关科技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科技兴趣。

总之,科技史教学对学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有重要意义,它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座力,我们一定要针对科技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以提高科技史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科学素养,使我国具有资源丰富的科技后备军。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魏继萍.科技史教学方法浅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06:158-159.

[2]周波军.高中科技史教学需要人文主义导向——浅谈高中科技史教学的困境及基于人文主义内容选择为导向的对策.新课程·中学,2012.01:43.

[3]丁林兴.科技史复习之我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01:30-31.

[4]王晓军.科技史教学中的“三重”.成才之路,2014.34:100.

[5]李英.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科技教育的做法.松辽学刊,1998.03:98-100.

猜你喜欢

科技史出路困境
硝板上的文明——漫谈千年运城盐池科技史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科技史教学探究——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例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中国瓷器凝结的科技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