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行自塑教育的研究
2016-11-19王红梅
王红梅
摘 要: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断改革创新,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自塑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进行研究,分析自塑教育对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自塑教育
所谓自塑就是自我塑造,强调的是自我教育下受教育者人格与心智的完善与塑造过程。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正是充满趣味、幻想以及好奇心的年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意志力逐渐增强,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力,使得形成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所以,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格。过了这一阶段之后,就很难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力进行潜在的挖掘。本文针对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关注自塑切入点
肖家芸老师是自塑教育的发起者,其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等方面选择了合适的自塑切入点。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自塑教育的应用也应该如此,结合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来关注对自塑切入点的选择。比如,在小学五年级教学开展过程中,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表现自己,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思想也逐渐成熟。对待五年级的学生,就应该慢慢地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领悟真谛,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感动。教师可以将自塑教育的内容有效的融入教学主体内容中,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提升。
二、关注儿童自塑个性
新课改实施标准中,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改革创新,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切实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完成。所谓个性化发展,需要小学教师切实关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意识、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向。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对小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得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教学观念促使小学生形成自我个性,是自塑教育开展的直接体现。
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新课改实施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师生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桥梁,建立平等、尊重的对话关系,使得师生之间更加和谐。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探究,为适应新课改实施标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俯下身子,走进学生群中,建立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进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肩负着知识的传授者使命,还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创造力,使得学生真正融入知识的探索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潜能有信心,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使得学生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然后,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探索。
四、深度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潜在的“自塑因子”
按照知识构建主义理论观点,知识存在于主体之内,是经过主体自然通过加工、感知以及整合之后,在经过自己的创造才能获取得到。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进行形成的知识架构体系。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少了自塑因子的存在,就使得知识建构不够完善,或者根本不存在。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主题“有志竟成”时,在该组课文中有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有双目失明的阿炳,还有郑和以及司马迁。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找到对应的如下自塑因子:搜集了解更多的名人事迹,感受其深刻含义;挖掘文章内容中所隐含的科里亚的自塑教育成分,比如《海伦·凯勒》中,主人公具有面对困难仍然具有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二泉映月》中阿炳饱受疾病的折磨也无法泯灭他对音乐与光明的向往。
五、利用综合性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自塑素养
小学语文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生的自塑素养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安排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带领学生了解博物馆中藏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使得学生体会到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在博物馆的艺术熏陶下,也引起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不断探索历史文化背景下感触语文知识的魅力。结合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在体会、感悟以及探究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自塑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自塑教育开展的关键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塑教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培养小学生的个性,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杜强秀.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自我教育[J].教育革新,2013(2).
编辑 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