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分类思想 提升思维品质

2016-11-19黄福清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渗透分类意识

黄福清

[摘 要]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别于其他教学内容与方法,如何熟练掌握、准确应用分类思想,并非几课时的学习就能达成,必须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拥有的知识和水平进行教学,通过多次反复的思考和长时间的积累,使学生逐步感悟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思想.

[关键词] 分类;意识;渗透;方法

著名美国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认为“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总目标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可见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位置.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甚至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有很大的好处.

分类是初中数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 在初中各个阶段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分类问题,如数的分类、图形的分类、代数式的分类、函数的分类等. 在研究数学问题中,常常需要通过分类讨论解决问题,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共性的抽象过程. 在初中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逐步体会为什么要分类,如何分类,如何确定分类的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如何认识对象的性质,如何区别不同对象的不同性质. 笔者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各个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意识地渗透分类思想.

概念教学,及时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具有“隐蔽性”,需要教师为学生有意搭建桥梁,及时渗透,学生才有机会认识“庐山真面目”. 将分类讨论思想融入“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定理的形成过程中,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初步感悟分类讨论思想.

案例:在组织七年级下册第四章“认识三角形”的第2课时——“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教学时,根据学生已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关系定理等知识,我们可以设置以下题组,有目的地渗透分类讨论思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感悟分类讨论的思想.

题组A: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

1.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70°,那么该等腰三角形其余的两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2.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为70°,那么该等腰三角形其余的两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3.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度数为100°,那么该等腰三角形其余的两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题组B:等腰三角形的腰、底边.

1.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8 cm,底长为3 cm,那么它的周长为_____cm.

2.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 cm和3 cm,那么它的周长为______cm.

3. 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8 cm和5 cm,那么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cm.

学生交流合作完成以上两个题组后,知道等腰三角形的三条边有腰、底之分;同时,它的三个内角有顶角、底角之分,明确了什么情况下应该分类讨论,什么情况下只有一个结果. 这样不仅能很好地揭示等腰三角形概念的内涵,还将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分类讨论思想凸显出来,让学生感受分类的必要性,并完成合理的正迁移,从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创设动手操作情境,掌握分类

猜你喜欢

渗透分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