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片《布达佩斯大饭店》
2016-11-19寇艳艳
内容摘要: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执导的《布达佩斯大饭店》荣获多项奥斯卡奖项,备受瞩目。影片画面华丽绚烂,充满了童话色彩,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刻画,处处体现着幽默喜剧风格,然而主要人物古斯塔夫先生最终的结局却是悲情的。整部影片彰显的文明火焰与人性光辉令人难以忘却,正如古斯塔夫先生所说,“在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有些文明的微光存在,这就是人性”。
关键词:布达佩斯大饭店 古斯塔夫 喜剧 悲伤 人性
若问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哪部电影最受人瞩目,那一定非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的《布达佩斯大饭店》莫属。从这部影片可以感受到其一直持续的“童话题材”风格,无论是星光熠熠的演员阵容,还是流光溢彩的精致画面,都能让人留恋再三。
该影片的大部分情节发生在一战后和二战前的欧洲。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虚构的朱波罗卡国(Zubrowka),讲述了古斯塔夫先生(拉尔夫·费因斯饰演)作为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领航者,与最获其信任的年轻“门生”泽罗·穆斯塔法(托尼·雷沃罗利饰演)的历险之旅。他们共同经历了战争、越狱、谋杀、夺产,其亦师亦友的情感令人动容。《布达佩斯大饭店》更像是一种大杂烩,它包含了太多特点,如侦探、文艺、历史、文化等。在安德森大师的执导下,一切都在轻松愉快的铺陈中展开,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核心、令人欲罢不能的影片。简言之,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和一个很会讲故事的导演。
因而,本文将从故事所展现的幽默喜剧风格、悲情色彩与人性光辉等三个方面,浅析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重温这部经典之作。
一.幽默喜剧风格
虽然不能单纯地把《布达佩斯大饭店》归类为喜剧片,然而从影片的画面、情节、人物与对话等方面,观影者都可以深切感受到其幽默喜剧风格。
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梦幻般瑰丽的大饭店,拥有哥特式建筑风格,建立在高大连绵的雪山之上,犹如一个与世隔绝的童话世界。导演为其打造了最明艳的色彩和最欢快的节奏,结合色彩画面的基础呈现,注重工整的构图和相对整体的站立,不仅仅给人一种森严的感觉,同时也给人一种滑稽的感觉。影片的最后主要是结合黑白影像的设计,在浓郁色彩中,体现出一种戏谑幽默的特点。
故事的主线很简单,围绕着D夫人的遗产争夺,古斯塔夫先生陷入了一个阴谋,但随着情节的逐步展开,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却是一部有关越狱、逃亡的幽默喜剧。越狱的敲敲打打,蹑手蹑脚;雪道的速滑,时小时大,时近时远;索道上晃悠悠的缆车,冰雪塔楼的香水,破败大厅中微微倾斜的名画等等,无一不诉说着欢乐。在D夫人的遗产之争当中,凶恶的打手、正直的律师,各色人物轮番登场,在极尽夸张和黑色幽默的影片风格之下,所有这些人物和故事都如影片本身一样色彩斑斓,以至于在D夫人的儿子和古斯塔夫争夺那幅名画的过程中,这种玩笑感和喜剧色彩被发挥到了极致。
导演这种随意挥洒的幽默天分,也充分地展现在人物的刻画上。画面有种人自画中来的感觉,仿佛,翻开一页,你就能看到那个人,所有形态、话语、轮廓,都跃然于纸上,格外真切。古斯塔夫先生的话痨、泽罗的懵懂、阿加莎的纯洁、德米特里的邪恶、警察长的萌傻以及各大牌演员的夸张演绎也是点到即止,台词诙谐趣致。古斯塔夫先生是全酒店的关键人物,他迷人风趣,幽默话唠,人脉圈广。越狱成功,在逃亡路上的古斯塔夫意识到他现在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投奔:十字钥匙结社,一个成员遍布五湖四海的秘密兄弟会,会员由世界顶尖酒店工作人员组成。接到求助电话的成员有的在处理业务,有的在庆生,有的搬着家具,有的在人工呼吸,他们都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第一时间伸出了援手。这是全片编排最出色的桥段,而那句台词“你来替我”,更是将夸张搞笑的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悲情色彩
查理·卓别林说过:“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是喜剧。”《布达佩斯大饭店》,看似是一场光怪陆离的人间喜剧,实则内质充满了丝丝的悲伤。影片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却暗藏着一丝悲伤的意味,令人挥之不去。
或许从影片一开始就把这种伤感的基调渲染开来:偌大的饭店冷冷清清,饭店的拥有者泽罗孤零零的坐着,散发出忧郁孤独的气息。随着故事的一步步推进,经受过历史洗礼的大饭店和乐观迷人的古斯塔夫先生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虽然观影的过程整体来说是愉悦的,然而在你笑着的那一刻,又会有着难以名状的淡淡忧伤。
在影片结尾处,似乎一切都在向喜剧大团圆的方面发展:古斯塔夫经历一系列冒险和逃亡后最终能被拯救,零和阿尔沙能幸福地在一起。然而,情节急转直下,古斯塔夫在维护泽罗的尊严与地位时被枪杀,而泽罗即使继承了大笔财产,他的妻子阿加莎因一场非常普通的流感而去世了。最终,影片中只剩下孤身一人的泽罗,经营着早就被时代遗忘、荒凉惨淡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怀念着与亡妻共同生活的美好但却短暂的时光。影片就是这样冷峻地告诉着观众,世界的荒诞和命运的无常。正是在这样大悲大喜的切换当中,韦斯·安德森将凡此种种的人生体验浓缩在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当中,可以说是对人文精神的祭奠,还可以说是对美好易失的感慨,让人不禁一声叹息。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部喜剧,同时也是悲剧;喜剧的甜蜜欢乐与悲剧的忧伤哀愁奇妙地纠缠在一起,就好像是安德森这个偏执的完美主义者在诉说:世界是美好的,只是人类不识好歹。
三.人性光辉
这部色彩浓郁欲滴、充满戏谑幽默的喜剧最终以悲伤的黑白影像收尾。色彩转换的瞬间,透出的忧郁与伤感将人突然拽入整部影片彰显的文明火焰与人性光辉之中。它并不在乎谁是所谓的好人坏人,真正重要的,是人性的美好可以世代相传下去。
多年以后当年迈的泽罗身处略显荒凉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时,总能想起他与古斯塔夫先生经历的冒险,想起他与阿加莎的爱情。泽罗历经各种悲剧,失去了所有的至亲,但是他却没有愤世嫉俗,这是泽罗很重要的另一面,我们从中也刚好看到了人性中的那一面。拥有大笔遗产,泽罗本可以悠哉的享受生活,但他最终盘下了“布达佩斯大饭店”,让这座庄重而奢华的“文明之所”得以继续存在,也是让“文明”得以延续的标志。他所经历的,看上去显得荒诞,却很真实,皆因这两个字——人性
古斯塔夫先生貌似严苟,但热情、乐观且有魅力,正是由于他对一位老妇人的关爱,引发了后面的一系列故事。D夫人,她已经风烛残年魅力不在,能获得这份感情一定是心怀感激的。所以在她即将离世之际,将家里最名贵的一幅画留给了古斯塔夫先生,这就是人性,心存感激。
含冤入狱的古斯塔夫先生给人送粥,善意的给脸上有疤的大个子粥里放点盐,主动和狱友分享蛋糕,正是古斯塔夫那种闪耀着人性光辉与人友善的行为,为影片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当古斯塔夫先生越狱,行踪暴露,危急时刻,大个子救了他。由此可见,即使是有罪之人也是有人性的,他们身上的人性光辉从没有黯淡,因为人性光辉依然笼罩着他们。正如古斯塔夫先生所说“在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有些文明的微光存在,这就是人性”。为此,古斯塔夫先生两次在列车上维护泽罗,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四.结束语
整部电影,像是一个精美的童话,充满着童趣与优雅格调,但不是所有的童话都充满了欢声笑容。影片中寓言化的色彩,复古的电影氛围,总能带给观众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又会动容于各种人物身上所闪耀着的人性光辉。
古斯塔夫先生是个完美主义绅士,他与小门童泽罗之间亦师亦友的情感让人感概万千。命悬一线的时候,绅士不会畏惧,吟诵悲慨的颂歌,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与丑陋,这该是导演韦斯·安德森向观众传达的信念之一吧!诚然,结局是伤感的,但并没有影响圆满收场,一个苦孩子得到爱情、拥有大饭店与价值连城的画。从中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参考文献
[1]Sandy Schaefer,蔡云.《布达佩斯大饭店》:记忆里的“贵族欧洲”,再见[J].英语沙龙(锋尚版),2015(4).
[2]刘焱可.《布达佩斯大饭店》:一场华丽而冒险的童话游戏[J].电影评介,2015(13).
[3]范晨光.《布达佩斯大饭店》中古斯塔夫性格色彩的视觉化[J].艺术科技,2015(10).
[4]刘凯.从视觉设计角度解析《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色彩美学[J].电影评介,2015(11).
[5]蒋芳蕊.浅析《布达佩斯大饭店》的艺术风格与主题[J].电影评介,2015(15).
(作者介绍:寇艳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