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沧浪亭记》看苏舜钦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2016-11-19华艳霄刘周

文学教育 2016年4期

华艳霄 刘周

内容摘要:姑苏城内的沧浪亭是北宋文人苏舜钦的私家花园,其所创作的名篇《沧浪亭记》被完好地保存在了沧浪亭内的石碑之上。这篇文章向世人昭示了一代文人苏舜钦矛盾的内心世界。本文从《沧浪亭记》来探讨苏舜钦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理。

关键词:《沧浪亭记》 苏舜钦 出世与入世 矛盾心理

姑苏城内的沧浪亭是北宋文人苏舜钦的私家花园,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亭园中秀丽幽雅的景色使得历代文人都为之留下了笔墨。苏子美作为园林的第一位主人,当然也不会吝惜于他的文辞才赋,其所创作的名篇《沧浪亭记》被完好地保存在了沧浪亭内的石碑之上。这篇文章向世人昭示了一代文人苏舜钦矛盾的内心世界。

一.强烈的出世心理

对于封建制度下的文人政客们来说,出世还是入世一直是一个很矛盾纠结的人生大问题。很多时候,他们对于官场上的尔诈我虞感到深深的厌弃,并且极力想要逃离这不安分的氛围,去追求他们心中所向往的那一份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天地。所以,文人心中强烈的出世心理便由此产生。当然,苏舜钦也不例外。

(一)仕途惨淡的失落

苏子美第一次来到沧浪亭,其时刚刚遭遇了仕途的不顺,他对于自己的前程生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人们往往在受到沉重的打击之后,便习惯性地会选择去逃避,以此来寻求短时间内心灵上的安稳。在政治文化方面,致使他选择隐居生活的,便有以下几点原因。

1、朝堂的风云变幻

苏舜钦所在的时期正值北宋时期朝堂风云变化之际,内部党争接连不断。“在其位,谋其职”,子美身居官位,处于这斗争的大漩涡之中,不可避免地沦为了他人争斗结果中的一个牺牲品。虽然在《沧浪亭记》中子美只说了一句“予以罪废,无所归”,简单的话语并没有道明自己“罪废”的深层原因。但是子美经此一事,深刻体会到了朝堂之上的污浊之气,虽然自己也想报效家国,但着实无法与他们共事一地。可道明其被废原因。

官场上的不得意,使子美的的心思、眼界由政治转向了自然。“现实总不那么理想,生活经常是事与愿违。……皇帝并不那么英明,仕途也并不那么顺利。……不过是官场、利禄、宦海浮沉、上下倾轧。”(出处)面对如此种种黑暗浑浊,子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与前朝众多文人墨客一般,隐于一方,去追求自己心中的一块净土。

2.历代的隐士文化

谈到隐士,不得不提的便是魏晋风骨,“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这一时期的文人对于入朝做官没有前人般的热忱,他们更加倾向于过闲居生活,邀上两三好友,饮酒赋诗作乐。为我们所熟知的“竹林七贤”便是这类文人的代表。相较于功名利禄,他们更乐于游于江湖。

历代的文人都不一而同地热衷于隐居生活,我们想,这无意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苏舜钦。前尘历史都为他熟知,参照历史,他做出了他的选择。沧浪亭“旁无民居,左右皆林木相亏蔽”的僻静正合了苏舜钦退隐的心意。在这里,再也没有朝堂之上繁琐的事情来打扰他,他只要做个闲人,享受“时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则洒然忘其归。觞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的清闲生活。

(二)清雅环境的感染

在沧浪亭还未成为有主之园之前,其内部秀丽的景色就得到了苏舜钦的赏识,并在第一眼便让他为之沉醉。政治上的挫败让他对生活产生了无望,面对这灵动的山山水水,不自觉得便让苏舜钦晦暗的心情明朗起来,使他在内心深处生出了一种归隐之思。

1.景不醉人人自醉

一切美的事物,都会深受人们的喜爱,对于沧浪亭内的那些纯天然的美好景色,每一个人都会沉浸在那种超脱俗世的安宁之中。“前竹后水,水之阳又竹,无穷极。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这便是苏舜钦笔下沧浪亭中的美景之一。

“竹”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子美在此处特别提出,自有他的深意吧。竹代表的是清高、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合污的高雅之士的象征,所有这些种种都与苏舜钦本身的气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在人生的低谷,子美看见与自己如此相似之景,不由得生出一份惺惺相惜之感。我想,这也是沧浪亭吸引子美的原因之一吧,在这里,他找到了一种深深的归属之感。也无怪乎他“爱而徘徊,遂以钱四万得之”,最后将这里作为他隐居生活的处所。

2.及时行乐道家语

冯友兰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讲到“道家者流盖出于隐者。”由此可见,道学家们提倡的是出世之道,引导人们脱离尘世欲望,走向自然。北宋时期本来就是民族融合的时期,主要的思想主流是佛教和道教。所以,笔者认为,苏舜钦选择退隐山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佛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就如同子美自己在《沧浪亭记》中所说的那样:“予既废而获斯境,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因之复能乎内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闵万古。”这一句话冲淡了他对于官场得失的在意,为自己寻到了内心的解脱,超越了自我。他不愿像有些前人一般因不得志而早早殒命,他看透了人世的沧桑,找到了主宰自我的方法——远离官场,不求名利,追求自然,珍惜当下。这不正与佛家所倡导的无欲无求和道家所提倡的无为思想不谋而合吗?

二.隐晦的入世思想

很多时候,文人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他们飘然洒脱的一面,但是他们内心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在苏舜钦的《沧浪亭记》中,我们能感受到的是作者对于平淡安宁生活的渴望,但是究其背后,是隐隐约约显现出的是他的入世思想,隐逸只是他暂时退避的一种手段。

(一)铮铮的文人傲骨

苏舜钦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入朝为官的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苏舜钦前期的诗文“指陈时弊,直截痛快,略无隐讳”,他的满腔抱负可见一斑。但是面对王拱辰的陷害,他深感无力,一来是对君王的失望,二来是对朝堂的失望。文人要有文人的气节。虽然子美通过《沧浪亭记》唤出了他强烈的隐逸情怀,但是深究其中,却依旧能够看出他对于朝堂的渴望,只是强烈的自尊心使得他宁愿隐于此,也不愿明说。

《沧浪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就佐证了这一点:“返思向之汩汩荣辱之场,日与锱铢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子美认为,名利场上,每天与细小的利害得失计较,同游沧浪亭的情趣相比较,实在是太庸俗了。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子美对自己的鞭策,告诫自己曾经就是因为这些,最后自己才沦落到了这种地步。其实,子美的内心深处还是不能完全地忘怀官场。

子美被贬苏州之时,正值壮年,在创作《沧浪亭记》的同时,子美还写作了《水调歌头·沧浪亭》,其中有一句话表现出了他强烈的入世思想,“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所以笔者认为,作者不在《沧浪亭记》中就作说明,是文人的傲骨情怀止住了他的文辞。

(二)“隐”中求“显”

子美政治上失意,饱受王拱辰诬陷,在沧浪亭记一文中又有强烈的寄情于山水,从此远离官场的意图。然而仔细阅读推敲,不难发现,子美的文字中透露出隐中求显的思想。

在文章一开始,苏舜钦提到:“土居皆褊狭,不能出气,思得高爽虚僻之地,以舒所怀,不可得也。”重点就在“以抒所怀”,可见作者来此不过只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快与伤感。在《沧浪亭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殇而浩歌,踞而仰啸,野老不至,鱼鸟共乐。意思是或把酒赋歌,或仰天长啸,即使是隐士也不来这里,只有鱼鸟同乐。由此可见,苏舜钦并没有将自己与隐士归为一类。在他看来,所谓的寄情于山水,不过只是政治失意后的一种精神寄托,一旦有了合适的契机。自己还是会入仕为官的。

子美将亭取名为沧浪亭,看似简单,实则内涵丰富。沧浪一词,取义于先秦民歌《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思就是说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同时它也激励人们要有不断的进取精神。所谓隐,只是无奈之举。亭名中暗含自己不甘于隐居于山林,仍想要出仕的思想。换个角度想,宋代时期的文人,从小深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以入仕为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为目标。子美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即使官场有些失意,受到奸人诬陷,怎么会轻言放弃呢。由此看出,寄情于山水只是暂时的,作者内心更加希望能够得到朝廷重用,入朝为官,实现自己人生抱负。

总而言之,苏舜钦是个颇具君子气节的人物,我们不得不赞叹于他的才华,《沧浪亭记》书写的是沧浪亭宜人的美景,但是更为深刻的,是苏子美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自己的那一种彷徨纠结的情感要素。究竟是出世还是入世,对于他来说,是难以抉择的存在。作为后来人,我们只能在他留下的这些作品中间去慢慢了解,渐渐体会。

参考文献

[1]周义敢,周雷编:《苏舜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8年。

[2]苏舜钦著,傅平骧,胡问涛校注:《苏舜钦编年校注》,巴蜀书社,1991年3月。

[3]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4]李泽厚著:《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6月。

(作者介绍:华艳霄,刘周,常熟理工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