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寒山诗中狗的意象

2016-11-19郝中宁

文学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寒山意象诗歌

内容摘要:寒山绰号“诗僧”,其诗不羁格律、内容多样,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支奇葩。他的七首诗歌中引入了“狗”这一动物意象,或是借以阐述佛经禅理,或是以其讽刺世态炎凉,或是用来抒发政治思想,均有其独特寓意。

关键词:寒山 狗 意象

在古诗词中,狗是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动物意象。在很多诗中,狗是田园生活、自然风景的一部分,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刘禹锡《插田歌》),“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狗一向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古诗中还有狗与主人亲密接触的场景,甚是动人,如“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杜甫《草堂》),“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钱起《送元评事归山居》)。有的古歌中,还把狗写作忠诚的象征,如“此行无弟子,白犬自相随”(贾岛《送道者》),“荒径已风急,独行唯犬随”(梅尧臣《田人夜归》)。那么,在“诗僧”寒山看来,狗依然如以上诗词中那么可爱吗?答案是否定的。

一.寒山诗歌“以狗说禅”

人们习惯称寒山为“诗僧”,其实这个称呼欠妥。寒山本人似儒非儒,似僧非僧,似道非道,或者说三者兼而有之。寒山早期的的世俗诗和咏怀诗和唐朝普通的士大夫无异,主要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和治国理想和民本思想。可以看出其从小就接受儒家的思想教育。如“国以人为本,犹如树因地”,讲的就是国家要以人为本;“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是寒山苦口婆心的告诉人们知识能改变命运,此时的寒山像孔子一样扮演着一个民众导师的形象。

而寒山在隐居天台山的时候,同时接受了道家、佛家两种文化思潮的影响,或许因为天台山既是道教圣地,又是佛教圣地。三十多年的隐居生活,与道士、僧众长时间的接触,耳濡目染也好,谈经论道也好,潜心修悟也好,道家、佛家的思想逐渐根植于寒山心中。这一时期的诗歌也记载了他在宗教领域内的心路历程。在隐居的前期,寒山一直倾向于道教的契机,不甘于人生有限的困惑,如“手笔太纵横”一诗。寒山诗歌的后期渐渐偏向禅理诗。如“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此诗就是寒山宣扬前世不修,来世修福的佛门观念的诗歌。再如“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就是一首意境悠长的禅悟诗。

但就是这样一位心性空灵、参悟禅理的寒山子,在其诗歌之中却出现了大量动物意象,以狗为多。寒山现存世三百一十一首诗歌中,七首诗带有“狗”字,可谓对狗情有独钟。在这些诗中,寒山“以狗说禅”,阐述佛经禅理。

先来请看这首《人生一百年》:

人生一百年,佛说十二部。慈悲如野鹿,瞋忿似家狗。

家狗趁不去,野鹿常好走。欲伏猕猴心,须听狮子吼。

此处的瞋忿家狗,出自于佛经之中。诗意出自《大般涅槃经》卷一五:“又如家犬,不畏于心;山林野鹿,见人怖走。瞋忿而去,如守家狗;慈心易失,如彼野鹿。是故此心,难课调伏。是以义故,不名大慈。”所谓大慈大悲,佛经中早已默认狗是一个瞋忿难去的动物,并且功能性在于守家。《大智度论》卷二七有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拨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而狗,则就是一个大悲的动物。代表着愤怒、凶恶。瞋狗,则将这种丑恶增进了一分,因为“瞋”本身就为佛教“三毒”之一。寒山此诗是禅诗无疑,所说,所宣扬的也是佛教理念。“狗”在这里是一个贬义的意象。

然后再来看这首《侬家暂下山》:

侬家暂下山,入到城隍里。逢见一群女,端正容貌美。

头戴蜀样花,燕脂涂粉腻。金钏镂银朵,罗衣绯红紫。

朱颜类神仙,香带氛氲气。时人皆顾盼,痴爱染心意。

谓言世无双,魂影随他去。狗咬枯骨头,虚自舐唇齿。

不解返思量,与畜何曾异。今成白发婆,老陋若精魅。

无始由狗心,不超解脱地。

此诗之中以狗来劝人戒除淫欲。“狗咬枯骨头”二句实际上是用来形容淫欲之事,乃佛书习用之喻,如《杂宝藏经》卷八《佛弟难陀为佛所逼出家得道缘》:“淫欲之事,如狗啃枯骨,涎唾共合,谓为有味,唇齿破尽,不知足。”在《正法念处经》中有云:“彼诸凡夫,若见知识,若见妇女,心则生贪。譬如狗咬离骨之肉,涎汁和合,望得其髓。”等等这些经文说的已经十分明显了。经书中在对狗心的描述十分之多,此处只举一例。而下文的狗心也是承上文,指的是贪欲。可见此处的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用来骂人的词语了,还代表着奸淫、贪欲和丑恶。在寒山的诗歌中如此,在佛经中亦是如此。

二.寒山诗歌“以狗喻世”

寒山诗中,有的狗并非指具体的哪只狗,狗只是一个符号、一种寓意,以狗来比喻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这些寓意中同样贬义的成分居多。

首先看这首《我在村中住》:

我在村中住,众推无比方。昨日到城下,却被狗形相。

或嫌袴太窄,或说衫少长。挛却鹞子眼,雀儿舞堂堂。

我们能托测这应该是寒山早期的一首诗歌,此处应说明,寒山的诗歌大多数都是刻在石壁之上,因此其诗歌的编年十分难考证,只能从字里行间来揣测诗歌的创作时间。这一首诗从首句就能推测出此时的寒山并不是隐居在天台山,而是居住在一个小村落中。讲的是寒山进城,却被别人说成是狗。此处的“狗”是骂人之语,是一个贬义词汇。显然放在此处,一是自嘲其自己的穷困潦倒,二十来讥讽世人。

再来看这首《蹭蹬诸贫士》:

蹭蹬诸贫士,饥寒成至极。闲居好作诗,札札用心力。

贱他言孰采,劝君休叹息。题安糊饼上,乞狗也不吃。

对于“乞狗也不吃”,类似是“不食嗟来之食”的意思。作者写此来形容自身之高洁。而我认为这种解释最为贴切,《景德传灯录》一《振洲普化禅诗》:“或将就人耳边振之,或扑其背,有过顾者,即展手云:“乞我一钱。”寒山诗之乞狗,正作去声用,谓予狗也。我们有句老话,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此处的意思和“题安糊饼上,乞狗也不吃。”恰好相反。此处“乞狗”中的狗看似是一个遗世独立的志士形象,实则地位仍旧低下。寒山潜意识的将狗的地位拉低,和乞丐同位。

三.寒山诗歌“以狗言理”

寒山诗中,还巧妙地将狗融入到经典的政治故事之中,颇具政治哲理。

先看这首《赫赫谁垆肆》:

赫赫谁垆肆,其酒甚浓厚。可怜高幡帜,极目平升斗。

何意讶不售,其家多猛狗。童子欲来沽,狗咬便是走。

此处寒山所讲的是耳熟能详宋人卖酒的故事。有狗在,别人就不敢买酒,狗依旧作为一种看宅护院的动物,人们却不敢接近。此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的一句:“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承之王,大臣为猛狗......”狗则变成一个政治故事中有代表性的意象。依旧代表的是瞋忿丑恶,人们都十分惧怕的对象。但是狗的功能依旧是保护主人,看护财产。其令人恐惧就在于此,面对有伤主人的事情,它会不顾一切的伤人。

再看这首《我见百十狗》:

我见百十狗,个个毛狰狞。卧者渠自卧,行者渠自行。

投之一块骨,相与啀喍争。良由为骨少,狗多分不平。

此诗中狗的是具体的、生动的狗,但其形象则更为不堪,诸多形容词将狗描写的甚是可怖。“啀喍”二字就是写狗凶猛的面目,在《妙法莲华经·譬喻品》中有云:“由是群狗竞来搏挫,饥羸幛惶,处处求食,斗争据掣,啀喍嗥吠。”《摩苛迦叶经》:“譬如有狗,前至他家,见后狗来,心生瞋恙,啀喍吠之。”慧琳在《一切经音义》卷七九中有云:“啀喍,上音崖。按经义啀喍,张口露齿嗔怒,作啮人之貌也。”可见就一个“啀喍”就已经将狗露齿相的斗貌写出。此诗其实还是一个政治小故事。按项楚先生的分析,这首诗立意出自于《战国策·秦策》,天下之国联合而欲攻秦,借用狗争骨头的故事,来让盟军不战而退。寒山的这首诗,或许是触景生情写的一首诗歌,但其中蕴含了自己政治主张。

接下来看这首《贫驴欠一尺》:

贫驴欠一尺,富狗剩三寸。若分贫不平,中半富与困。

始取驴饱足,却令狗饥顿。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闷。

这首诗则是寒山的一首“财经诗”,宣扬的是绝对平均主义行不通、不可行。在《寒山子诗集管解》中有云:“此篇意谓有二尺之食,中分之,而一尺与驴,一尺与狗。狗富而饱,故七寸而与三寸;驴食而饥,故食一尺,而且言一尺不足。若二尺共与驴,则又无七寸可以吃,而令狗饥顿也。我不能奈之也已矣。”此诗是寒山诗歌中少有的“狗”的意象不是那么丑恶的,而仅仅是在宣扬一种政治和经济上的主张,并没有借用“狗”传统上的丑恶意象来进行讽喻或者是借喻。而且后来白居易的《齐物二首》等诗人和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这首诗以狗言理,类似于寓言。

总上所述,寒山的“狗诗”可分为三种类别,一是禅悟诗,运用宗教和佛理进行说教的诗歌,其中狗的意象为凶恶、丑陋;二是用来讽刺世态炎凉的讽喻诗,诗歌中的狗是抽象的狗,以贬义居多。三是用来抒发政治情感和观点的诗,这里的狗的意象或是中性,或是凶猛。

(注:寒山诗没有题目,文中题目系作者添加)

参考文献

1.项楚:《寒山诗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

(作者介绍:郝中宁,武汉大学文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寒山意象诗歌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七月诗歌
寒山即景
来自林间的风
寒山
Poet’s Peak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