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信息技术评价活动
2016-11-19陈锋
陈锋
[摘 要]越来越多的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借助过程性评价手段,客观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如果缺乏评价的方法和平台,将事倍功半。基于此,主要研讨选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与过程性评价结合的活动,反思评价的若干问题,挖掘网络教学平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让评价成为激发学生潜能的利器。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 过程性评价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10127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仅将“测验+作品”作为学业成绩,有着过多的缺陷,比如测验考试内容大多是知识偏于记忆,可操作性不强;命题多纠结于规范技能,难以评价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思考等。我们应该改变评价就是为了给学生排位的思想,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促使新的学习方式成为现实,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选用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符合现代化教育以“学”为中心的规律;二是能有效与现实课堂管理相结合,降低课堂组织难度。通用网络课程管理平台在设计时假定学习者主要来自互联网,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课堂组织是松散的,所以在课堂管理方面的功能并不完善,分班评价尤为困难,实际的信息技术课堂,师生、生生之间已能面对面地充分交流,只是缺乏有效的整理记录。
LearnSite是国内一个信息技术平台开源项目,能实现教师在线备课、上课、学案学习及作品展示及评价等功能。目前LearnSite比较明显的缺陷是在线互动环境设计不足、诊断性评价模块功能较为简单。Moodle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开源平台,功能模块非常丰富。但劣势在于没有分班管理的概念,在课堂上的组织难度比较大。经过比较,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区别使用,我们选择以LearnSite为主,充分发挥其课堂组织性强的特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容量,辅助课堂教学,同时以Moodle平台为辅,构建一些松散型、讨论型课程,用Moodle强大的测验模块进行诊断性评价,避免形成性评价的片面性和表象性。
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信息技术评价实践
在设计评价和选用评价方式时,要考虑期望通过评价得到什么。只有了解评价的作用,才能尽可能地将评价与预期结果直接联系在一起。一般来说,过程性评价的主要作用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完成教学目标。
我们可以采用标准化测试、学生自评、上机操作考核、电子档案袋或观察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这些方法由于评价作用的侧重点不同,操作手段也会随之不同。那么网络平台是怎么帮助完成评价的呢?
LearnSite教学平台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分为“备课”“上课”“评价”环节。学生在网站上进行签到,学案学习,活动参与,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提交作品;结合自评和互评功能,学生可以点评作品的优缺点、投票选出优秀作品;教师可以给学生作品打分。通过积分等级机制,淡化分数竞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评价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Moodle可以辅助完成诊断性评价,且有强大的组卷功能,还有多样化的检测方式。
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我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更有效、更有组织性,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制定评价量规应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可以引入学生意见,与学生一起完成调整和修改。
2.教师的评价要有导向作用,教师要及时参与评价,否则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往往流于形式或让学生产生自我怀疑。此外,教师评价要全面,一般从三方面考虑:①作品评价;②互动评价;③课堂纪律、学习热情。
3.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自评可以使学生在下一步学习中快速进入角色,在反思中促进学习。互评支持小组互评和同伴互评,善于利用小组互评,让组长发挥监督和协调作用,学生相互学习,积累经验,共同提高。
4.在开放式的网络教学中,个别学生会不自觉地谈论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因此在使用网络平台时,一定要引导这部分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做好网络健康与道德教育,维护课堂学习秩序。
5.一味鼓励学生个性发挥,只做无关痛痒的点评,学生将会缺乏前进的动力,因此诊断性评价应同样贯穿教学过程。
新课程让教学评价发生了变化,评价形式从纸笔测验到重视事实性评价,从一次性的总结评价转变为档案袋等方式对学习定期取样;解释评价结果时,从单一归因到多维度归因;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从只强调教师评价到注重自评、互评相结合,适当引入其他评价主体;等等。教学评价方式的变化,要求教师尽快适应。实践证明,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实施教学评价,大大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和效果,也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由于管理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学生还很难在课余参与评价。因此,学生评价会占课堂一部分时间,有时并不能及时参与。同时,大量的评价功课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们会坚持尝试并探索到更优的方法。
(特约编辑 安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