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二手图书市场状况调查与问题分析
2016-11-19王新
王新
摘 要:二手图书市场是全国高校校园的普遍现象。通过对新疆高校二手图书市场进行细致调查,在描述二手图书市场现状的基础上,对二手图书市场发展进行利弊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参考。
关键词:新疆高校 二手图书市场 现状调查 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a)-0093-02
高校校园是丰富一所城市文化氛围的园地。通常在暑期放假和秋季开学两个时段,高校校园内往往会出现出售各类二手图书的书摊,这是全国大多数高校校园普遍存在的现象。笔者以“新疆高校二手图书市场状况调查与问题分析”为调研主题,对新疆高校校园内的二手图书市场进行细致调查,调研范围包括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在描述新疆高校二手图书市场的现状基础上,对二手图书市场发展进行利弊分析,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供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参考。
1 新疆高校二手图书市场现状
在二手图书市场调查过程中,笔者关注如下问题,即二手书摊、旧书店销售的都是什么书籍?销售者从哪些地方收集到这些书籍?销售者是什么人?光顾二手书市场的大学生都买什么书?大学生为什么以及如何将用过的书籍卖给旧书经营者?这些图书、教材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1.1 二手图书来源与买卖时间
校园二手图书的来源范围比较广泛。许多在校大学生认为,教科书用过一个学期后就没有太大利用价值,不如卖掉,既节省了空间,又可以获得一点收益。还有一部分旧教材来源于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一般是在每一届毕业生离校时,为减少搬运负担,把一部分旧教材卖掉。
大学校园二手图书买卖存在一个明显的时间段。书商收购旧书、旧教材的高峰期是4~6月。这个时间段是大学四年级学生毕业前夕。笔者了解到,在每年收书高峰期前,书商们亲自或雇人提前到校园里打听,毕业生集中在哪几栋公寓楼里,各公寓都住着哪些专业的学生。收购高峰期,书贩们就可以快捷有效地工作。大学校园销售旧书、旧教材的高峰期是每年的8~9月,也就是通常大学开学时间,这时大学生们都需要购置新学期教材。
1.2 校园二手图书种类及版权问题
目前,新疆高校校园内二手图书市场销售的图书、教材种类繁多,内容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大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第一类是应对各类资格考试的辅导用书。一般比较常见的有注册会计师考试资格用书、国家司法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各类国家公务员资格考试用书、计算机等级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资格用书、旅游导游资格考试用书、教师资格证考试辅导用书、报关报检员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等。
第二类是大学公共课程的教材。目前教材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人文社会科学的教材有的一版用了六七年还在使用。自然科学稍快一些,但也要三四年才更新一版。通过二手书摊或书店可以满足学生对教材的需要。
第三类是文学、励志、时尚、娱乐、动漫、游戏类图书。这类书中有很多都没有收藏价值,例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之类,看过一遍就不再想看,放在宿舍又要占用很多空间。很多人买了这类书,看完之后就卖掉。此类书刊中有的涉及黄色、暴力内容,有的甚至是禁书。
另需说明,笔者发现,旧书摊上盗版书比例较高。出售盗版图书不仅侵犯了出版社的版权,而且还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是对知识的不尊重,但愿意购买盗版图书的同学竟然占半数以上。当笔者询问其购买盗版图书的原因时,他们几乎都说,因为盗版图书的价格便宜。一般来说,二手书出售价格是原价的1/3左右,部分教材甚至可以达到1/4。
1.3 校园二手图书的价格及销售地点
二手图书市场的经营者收购旧书、旧教材往往都很廉价。笔者了解到,书商在收购旧书时,将其像收购废旧物品一样,按公斤来计量收购,购价很低;在销售时却不是按公斤来出售,一般以书的标价为基础进行打折出售(原价的1/4~1/3之间)。在买进、卖出两个交易环节中,二手图书交易存在着非常大的利润空间。
笔者赴新疆各大学校园调查了解到,有的大学有固定的二手图书教材经营场所。在新疆大学本部的学校大门对面(胜利路666号)就开设了一家专门经营二手图书的书店,有正规店面,挂牌经营,且有营业执照。笔者经过北京时发现,在清华大学校园也开设有专门经营二手图书的书店。但是,新疆有的高校二手图书市场没有固定场所,更没有正规的管理体制。这导致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更好地保护,而且也不利于市场管理。
2 新疆高校二手图书市场的利弊分析
二手图书教材市场已经在新疆各大高校及其周边普遍存在。从笔者调查的结果看,卖书、买书的同学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在各大学有近60%的同学使用过二手教材。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利字当头。经过笔者就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高校二手图书市场有以下3个方面的利弊。
2.1 学生之利
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二手图书的特定消费主体。大学校园二手图书市场得以存在的主要原因是:二手书对大学生有利。
第一,买专业教材是因为专业课都是单班课,而且专业课老师是本院教师,没有课本说不过去,再者应对专业课考试要好好学习。选修课一般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且选修课教材不好借,买二手书比较划算。
第二,绝大部分学生都想考过英语四级、六级,但是大学英语老师是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授课,大学讲授的是大学英语教程,而英语四级、六级的学习都靠学生自己学习完成考试,所以,决心通过英语四级、六级考试的同学只能自己买资料学习,二手资料是合理选择。
第三,理科类课程难懂,上课听不懂,有教材可以课后学习。一个版本的理工类教材能经久不衰一直延续,原因在于教材主的理论知识是经过论证的,经得住实践考验。文科则不同,考前攻读通过考试还是相对简单的,所以,各校都存在着“理工科挂科高于文科”的情况,甚至有部分知名高校以挂科作为治学严谨的标志[1]。文科学习的良好状态是学生自己体会出来学科的一些精髓,看课本实在是“味同嚼蜡”,没有什么热情,买新教材有些不值,所以,二手书市场文科教材比较多。理工科教材学完之后,学生一般会保留,时间越长就越珍贵,恰恰与文科教材相反。
2.2 商贩之利
有市场获利空间,精明的小商贩岂能放过?“旺季”一到,从早到晚,在校园立个“回收旧书”的牌子,来来往往的学生或老师就会把自己不用的二手书卖给他们。书商满载而归,回头再整理分类将其放到二手书市场。
此外,好多二手书摊卖教师专用书,上面甚至有课堂笔记等资料的复印稿。二手书店里面就出售复习资料,这些资料对同学很受用。出售复习资料助长了二手书买卖,因为新书没有旧书和复习资料便宜。就此而言,与其说是二手书商助长了学生不买新书的趋势,还不如说是复习资料给二手书市场发展增加了许多获利空间.
2.3 不利之“利”
笔者发现,每年一到毕业季节,学校各个角落就会有很多收购二手书籍的信息。如果没有人买,学生们通常会把书扔掉或者当作废品卖掉。看见半新的书籍和废纸混在一起,资源浪费之巨,让人心痛。大量图书被当作废品处理,只有书商从巨大的浪费中获利。
笔者认为,学生随意处理教科书的原因有二:第一,用过的教材一般不再使用。大学学习不像中学,一学期讲授完的课程考完,学生只要考试合格,一般下一个学期就不再使用。第二,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很多只是旧版本的删改版或调整版,教材内容变化不大,这样就导致教材可以重复实用。
3 规范校园二手图书市场的建议
经过为时两个假期的调查,笔者认为,二手图书市场需要规范,这里涉及如何规范,规范哪些问题,由谁来规范等问题。
3.1 查禁不良书籍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约10%的被调查者表示,偶尔在校园或校园附近的二手图书、教材市场中发现暴力、色情等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口头访问中,约2%的学生坦言,曾在二手图书、教材市场中购买过不良书籍,包括有关暴力、色情书籍,实际发现者和阅读者会超过10%。
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如高校相关科室(校园教材科、校园安全、保卫科)、公安机关、文化管理机关,对现存二手图书市场中的不良书籍应予以严查,但不应取缔高校校园二手图书市场。后者既不合理,也不切实际。因为校园里的一些家庭本来不富裕的同学需要二手教材。
3.2 规范二手图书经营主体
很难对二手图书、教材的价格予以直接干预,毕竟大学生们不会出很高价格来购买一本达不到自身要求的旧书。但反观二手图书市场的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行为,这种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呢?目前我国法律还未有这方面的规定。笔者认为,高校二手图书市场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应该由工商部门审核批准,并向其颁发营业执照,使其合法化,进而纳入法律调整范围,使经营者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3.3 引导学生利用旧书市场
笔者走访的各大高校期间发现,二手图书、教材市场的买卖交易期不同程度地长于学校教务科发放新书的时段,有些高校老师教学进度已过了两三章,学生仍存在没有教科书的情况。根据新疆高校自身的情况,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学生购书时间由其自行安排。不同与初高中阶段,大学老师授课往往以教材为大框架,针对重要知识点及理论思想进行讲授。因此学生课堂上利用教材的机会相对灵活,使得学生在买书问题可以拖延。第二,新疆各大高校,虽没有像内地高校实行学生完全自主选课,但各高校的经典课程、基础特色课程及实用性较强的实践课程进行了全校选课。这些课程的教材往往供不应求。学生购买二手教材的情况较多。
虽说大学教学应以引导和激发为主,但考虑到新疆各大高校的教学体例、教学形式、学生学习积极性,教材对于进行课程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及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督促,提醒学生及时购买教材。而对于供不应求的热门教材,学校教材科以及二手书店应提早做好准备,增大储备。
3.4 倡导教材的可持续使用
对一些经济困难的同学来说,大学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足以令他们压力重重,此外还有书费。与学费、住宿费不同的是,书费并不是必须,书费支出较为灵活。如果有学生确实无财力购买新教材,他们也借不到教材,为了不“裸听”,就不得不购买二手书。
笔者建议,采取如下措施,解决贫困生用书问题:第一,学生社团应多组织免费捐书、赠书活动,鼓励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将不用的书籍捐献给贫困生。第二,学校团委,联合会,生活部等机构也应合理采用助学方法,包括向一些贫困生免费发放使用过的教材。第三,学校及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合理限度内针对一些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降低书价或其他优惠政策的保障。第四,学校还可设立专门的二手图书、教材回购处,将收购的书籍低价或无偿转给贫困生。第五,高校也可以凭借校园的先天优势,支持学生创业,兴办二手书店,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二手书店就是成功范例[2]。在申请创业者较多的情况下,可采取招标的形式,让拟经营者提交类似于《“绿色书屋”二手书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3]一样的申报书,择优选择经营者。上述措施既可以提高学校和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关怀程度,又可以缓解贫困家庭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杨频萍.高校“挂科榜”风靡网络 理工科挂科高于文科[N].新华日报,2015-01-08.
[2] 校园二手书:我的书最干净![EB/OL]. [2014-07-02]http://www.uplier.com/xqfs/3755.html.
[3] “绿色书屋”二手书市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EB/OL].[2015-01-12]http://wenku.baidu.com/view/4bd34b7c31b765ce050814c2.html?re=view.